71年高岗妻子申请进图书馆工作,主席反对:调教育部,决策很高明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3-12
手机版

  众所周知曾经为革命事业牺牲的英雄烈士们,都被厚葬在北京的八宝山,因此八宝山每年在清明等时节会举办为烈士献花、纪念的活动。

  但与之同在北京的还有一处万安公墓,这里作为北京最早的公墓之一,也沉眠了许多对国家有着贡献的领导人和英雄级人物。

  所以这里也常常会举行纪念活动,但这其中也有一位特殊的存在。

  在千玺年后,墓园的管理人总会在墓园中见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被几个子女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

  

  期间她会献上鲜花,偶尔会带上一瓶酒,待在墓前一站就是好久。而老人这一坚持就是好多年。

  事后有人认出老人正是初代育才学校的校长李力群,她带出来的学生几乎做到了代代“桃李满天下”。

  那么她祭拜的究竟是谁?她与墓中的人又是何关系?

  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过往?

  

  高岗出生于陕西省横山县一处贫穷的小山村,虽然贫苦出身,但是父母却给予了他最大的爱护。在山村里长大的高岗自由自在,喜欢在山野间穿梭奔跑。

  直到有一天,在村口看到村子里地主的家中传来郎朗的读书声,启发了高岗想要念书的理想。

  从那时候起高岗经常来地主家“凿壁偷光”,凭借着过人的才智,高岗在1922年考上了县里的高级小学。

  同时在县里也受到了青年热血学生的影响,于是效仿青年学生,成立自治学会,并担任主席。但因为数次集结反帝爱国运动,最终被学校开除学籍。

  

  但高岗并不在意这种小事,他志不在这小小的县城,此后开启了走南闯北的人生。

  没过几年便在西北找到组织,加入了共产党,接受了更为系统的教育后,高岗在组织的授益下,自发的带领部队,在西北对国民党发动了起义运动。

  他领导着部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每一次部队在他的指导下都像一条灵活的鱼,逗的敌人找不到方向,自己还能全身而退。

  这样灵巧的作战方案让组织领导一致认同高岗是个可造之材,敢想敢干,但缺点就是没什么规则概念,过于淘气。

  为了鼓励高岗,1932年1月,高岗成为了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队委书记。

  

  “高岗啊,你虽然成为了书记,但是要时刻记得以身作则,千万不要无视党的内部规章,这是违反纪律……”

  领导的嘱咐并没有让高岗放在心上,他左耳进右耳出,第二天便领着游击队在没有领导的批准下,突击敌人。

  虽然把敌人打的狼狈逃窜,但高岗此次胜仗是没有组织指示下的擅自行动,因此并没有给高岗记功。

  这让年轻气盛的高岗很不服:“打都打了,还会秋后算账啊?”

  高岗的语气让领导很不满:“你这次是打胜仗了,那如果失败了呢?破坏了我们的战略部署呢?不是要记你的过,而是要你长长记性,不要总是一意孤行,擅自决定,组织有组织的考量,别因为你个人行动破坏组织的考量。”

  

  高岗挠挠头,此时他才明白自己在作战方针上犯了错误。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后来他逐渐明白组织纪律的重要性,但在私下活动的时候,他的性格依旧散漫。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进行了战略转移。高岗随着队伍经历了长征后,因为过人的才能和深刻的实践理论,帮助延安建立了根据地。

  同时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参议长,这份殊荣是对高岗能力与贡献的肯定。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高岗成为了陕甘宁地区的中央局书记。在他的指挥和领导下,游击队结合人民的力量取得了各种大小战役的胜利,对西北地区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高岗年纪并不大,但毛主席非常欣赏高岗的才华,二人都是无拘无束的性格,时常私底下在一起谈天说地。

  此时毛主席也注意到高岗的态度有些轻浮,同时对组织纪律也有不屑一顾之嫌,毛主席不免皱起眉提醒了他一句:

  “你的态度需要注意,如果总是无视组织规则,以后要闯大祸。记住,我们共产党人不能把个人情绪置于纪律之前。”

  尽管毛主席好心提醒,但高岗还是不屑一顾的撇撇嘴。

  

  后来高岗因为屡获战功,组织要给他记一次大功。佩戴着功勋章的高岗兴高采烈的走在街上,迎面走来的老乡们都纷纷前来道贺。

  高岗便停在原地与乡亲们亲热的交谈,正聊的开心时,高岗恰好看到了他的朋友经过,于是高岗冲朋友开了一句玩笑。

  但这句玩笑在当时的场合十分不恰当,被反映到组织后,组织经过慎重的考虑,最终决定取消高岗的勋功章。

  勋功章还没有在手里捂热乎,就要还回中央,这让高岗非常委屈。于是来到毛主席家中诉苦:

  “我就是开了一句玩笑,干嘛这么死板。”

  

  “这不是死板,这是纪律,你的一句玩笑很有可能带来很大的影响,作为共产党,作为干部,你要以身作则,不能这么散漫。”

  毛主席语重心长的宽慰着高岗,但高岗还是敷衍的点点头。

  毛主席似乎看出高岗依旧解不开心结,于是说道:“如果想不通,我跟组织申请一下,你可以先去陕北公学那里讲讲党建,好好整理自己的思想。”

  高岗眼见事态不可挽回,最终只能点头同意。但高岗没有想到,在学校里他竟然有了意外收获。

  

  延安时期,每天都有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涌来,因为人民心里清楚,只有延安的共产党才能真正的救中国。

  这其中不乏知识青年,李力群便是其中一位。

  出身县长之家的李力群,一家都是知识精英。因此李力群开蒙很早,望着烟火狼藉的中国,虽然是女孩子,但年纪尚轻的李力群很早就有了救国救民的志向。

  从师范大学毕业之后李力群苦于没有组织,像没头的苍蝇四处碰壁。

  

  一天,家中的二叔悄悄将李力群拉到角落里问道:“你是不是很想找出路?”

  李力群点了点头。

  “找出路你找你爸爸,把你安排到不就行了吗?”

  “我不去那里,”李力群义正严词的说道:“那里都是官僚主义,我要救国救民,不是鱼肉百姓!”

  这句话让二叔眼前一亮,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了李力群:

  “孩子,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想救国,就去延安,拿着我的介绍信,他们会收下你的。”

  李力群看到这封信,傻了眼了,她万万没想到自家的二叔竟然还是一名共产党!这让李力群欣喜异常,收好介绍信,即刻跋山涉水的奔赴延安。

  

  在延安的中央领导看着曾经的富家小姐,不畏艰难险阻投奔延安,也十分感动。

  而李力群擦着脸上的灰尘大声提出请求:“我想上前线打鬼子!”

  面对奶声奶气的李力群,一旁的高岗“噗嗤”笑出声。

  “你笑什么?”李力群见到高岗嘲笑自己,忍不住恼羞成怒。

  高岗抽着烟,慢悠悠的说道:“你能不能扛得住枪?懂不懂理论?”

  “我,我……”李力群不知道如何回答。

  “所以,还是先好好上课吧。”

  高岗把烟头摁灭,悠然自得的离开了。这让李力群感觉她被轻视了,于是瞪着高岗的背影不服气的暗下决定,以后一定学好,让他们都刮目相看。

  

  可是没想到第二天来到学校,教她党建课的老师便是轻视自己的高岗。李力群想到昨天还与他顶嘴,更加羞赧。

  而高岗也似乎要存心为难李力群,时常点她发言,李力群愈发的不服,暗地里更为刻苦的学习。两个人一来二去间,竟然擦出了火花。

  “但是高岗有妻子了,我劝你慎重。”

  李力群同学的告诫让她茫然无措,她并不知道高岗还有妻子。于是开始慢慢疏远了高岗,高岗似乎也察觉到李力群的心事,在一个傍晚,他等着李力群放学,拦住了她。

  “你想干嘛?”

  李力群没好气的问道,一向自由散漫的高岗第一次无措的搓着衣角说道:“没什么,就是想带你去毛润之家中吃饭。”

  

  一听是毛主席,李力群来了精神。她一早就读过毛主席的思想著作,很早就想拜访这位领袖,于是她迫不及待的与高岗来到毛主席家中,没想到毛主席早已准备好了饭菜,热情的招呼她。

  席中毛主席不断的给李力群夹菜,并且说道:“高岗和我说,你在学校学习读书很刻苦,精神可嘉,以后工作与生活都要和高岗一起,好好的,不要闹情绪。”

  本来见到领袖便紧张的李力群,听到这句话差点噎住。什么叫生活和学习一起?难道她和高岗的事现在就定下来了?可是高岗还有妻子啊!

  李力群看到高岗正冲着自己微笑,她的脸“唰”的红了起来,把碗一撂便跑了出去。

  高岗见状急忙追了出来,这让李力群更委屈了:“你们怎么擅自决定我的事!”

  “可是……你不喜欢我吗?”

  “你有妻子了啊!”李力群委屈的抹着眼泪:“而且都没跟我商量就定下来,我感觉自己不被尊重。”

  

  “不是这样的!”

  高岗慌忙解释:“我是有过一位妻子,她叫杨芝芳,现在也在延安生活。可我们是包办婚姻,都不爱彼此,所以很早就离婚了。”

  挂着泪痕的李力群这才抬起头望着高岗:“真的吗?”

  高岗认真的点点头:“如果你不喜欢我,那么,咱们还是做回朋友,但如果你愿意嫁给我,我婚后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

  一向不羁做派的高岗忽然这么认真,反倒让李力群有些害羞。夕阳浸染下的余晖,照的李力群的脸愈发羞红,想到高岗对她的生活和学习一向照顾,虽然平日里经常和他斗嘴,但也很开心,或许可以试试。

  最终,19岁的李力群嫁给了高岗。但婚后没有甜蜜几年,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高岗又有了新的任务。

  

  为了抢占先机,共产党决定改组东北局,林彪接任彭真成为东北局书记,高岗担任副书记。

  因为高岗在延安有建立根据地的经验,所以此次前去东北,高岗背负了毛主席的重托。故而他先抵达东北,李力群带着孩子从小道出发前往东北。

  两人刚一见面,李力群却指着高岗一脸胡茬的狼狈模样哈哈大笑起来:“你看看你自己吧,再不收拾一下,孩子们都要害怕了。”

  高岗摸着胡茬也兀自笑起来,而李力群却笑道:“不用担心我和孩子,我会好好支持你的工作的。”

  成为母亲的李力群,其实一早就考虑过既然没有办法上前线打鬼子了,那么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大后方的工作呢?

  

  随着东北在逐步解放,大量的革命后代也留在了根据地。面对这些孩子们,李力群心中有了一个想法,而此时组织部部长张闻天找到了李力群,他说道:“你看,这么多孩子,得要给他们成立一个学校。”

  李力群立刻猜到了张闻天的想法,她抿唇一笑说道:“成立学校是好事,但是得有老师吧。”

  张闻天刚想开口,李力群却直接说道:“我是师范学校毕业的,虽然没教过几天书,但是我应该能帮上忙。”

  “哎呀,这可太好了!”张闻天激动的站起来,握住李力群的手开心的说道:“起初我还担心你不愿承下来,现在就放心了。”

  1949年,育才学校开始招收学生,李力群便成为了这所学校的第一个老师。不仅兢兢业业的教授孩子们知识,同时也尽心尽力照顾他们的生活。

  

  知道孩子们需要营养,李力群便主动联系内蒙古的牛奶厂,为孩子们送来牛奶;知道东北冬天难熬,于是李力群联合其他老师,对着煤油灯将俘获的冬衣,连夜加工为孩子们赶制出来,让孩子们暖暖和和的过春节。

  孩子们收到冬衣后,开心的围绕在李力群周围,亲切的喊她“李妈妈”。

  得知妻子在后方如此体贴,高岗也十分安心,跟随着大部队在前线冲锋陷阵,不仅打退了敌人,还剿灭了8万多名土匪,终于迎来了东北的全线解放。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东北局的核心领导们也随之来到北京。李力群带着孩子们一同前往北京,此时高岗被任命为中央人民计划委员会主席。

  

  身居高位的高岗一开始还有一些惶恐,但随着他的努力,全国逐渐恢复了经济,高岗又开始自视甚高起来,经常联系中央的朋友聚集在一起漫无边际的聊天。

  最后竟然将话题扯到中央领导人身上,开始不满他们的立场和政策,竟然堂而皇之的抱怨起来。

  这些话说得越多,对高岗越不利。但高岗依旧无视组织的警告,破坏了党内的团结,在毛主席尽力保证高岗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最终在中央领导的讨论下,决定对高岗实施内部处理,进行批评,让他自我检讨过后,进行降职处理。

  高岗非常不满这个决定:“我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说几句话都不行?凭什么?”

  一向高傲的高岗觉得颜面尽失,情绪上头,于是他冲动的做出了自杀的行动。这让中央非常愤怒,认为高岗的行动很恶劣,先暂停他所有的职务。

  

  而高岗更不堪忍受,第二次做出自杀行径,这一次没来得及挽救高岗的性命,高岗的生命就此终结。

  毛主席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痛心,虽然高岗的行为对党中央有着非常负面的影响,但毛主席还是决定厚葬高岗。

  而高岗的遗孀李力群更是痛不欲生,她万万没想到丈夫以这种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因此李力群写信自我检讨后,想要搬离中南海,但毛主席却让他们安心生活,以后会好好照顾李力群和他们的孩子。

  

  而这种照顾一直持续到1971年,李力群心里依旧过意不去,想要申请去图书馆工作。毛主席知道后坚决拒绝了,并对李力群劝慰道:

  “你依旧在教育部门工作,你们都是有影响力的人,不要过多的将错误揽在自己身上,你的孩子以后入学也不会受到影响,放心。”

  毛主席这番话才让李力群心中的石头彻底放下来,随后李力群被安排到国务院教科组进行工作。后来李力群也代表着高岗,出席各大活动。

  尽管如此,但李力群知道丈夫的错误,因此每年她都会选择低调出行。

  

  即便如此,国家也不会亏待任何对人民、对社会有贡献之人。

  我们始终贯彻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犯了错付出相应的代价后,也要承认功绩和贡献。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思维,以就事论事的态度,公正的对待每一件事,才能将我们的社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举报/反馈

上一篇:未成年人性侵案中教职工作案比例较高 代表建议公安等部门定期检查
下一篇:小型suv中的"三好学生" 空间够宽敞/表现很优秀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