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英语踢出主科,无异于是在剥夺普通人的逆袭机会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3-13
手机版

  任何的观点都应该有更现实、更直接且更有普遍性的依据作为支撑,而不是仅靠几个“可能”就武断得出结论。

  关于英语,没有这方面天赋的我也跟很多人一样一直很是头疼,对其也是深恶痛绝。

  

  但我还是坚持认为尤其是在新教育、新高考模式下,英语不能轻易被踢出高考,甚至降低其权重也不可取。

  伴随“双减”而来的是很多地区的中考考查难度降低,如果暂时还没感觉到也没关系,因为这是必然的趋势——中考的难度对义务教育阶段减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除非放弃“双减”,否则中考变得比之前“容易”是必然的。

  

  但高考则恰恰相反。

  相信很多人在这段时间也已经看到过很多地区高三统考成绩的统计了吧?

  那些许久没太关注过高中阶段学习的人,有没有对某些科目的平均分之低感到意外?

  尤其是数学,很多平常在学校轻松100+、110+、120+甚至130+的学生,最终却只考了个三五十分……

  

  这其实很符合很多人的期待——高考是筛选真正的人才考试。

  过去我们很多人容易关注“组合”的选择,但现在我们会发现,现实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语数英这三门最大头、最重要、最核心科目。

  “的语文者的高考”这个口号在数学变得更难的情况下是不是已经很少再听到了?

  那么英语呢?

  

  英语以及语文已经成为了“最容易”得高分的科目。

  这种情况下再呼吁取消英语或者降低英语权重,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样到底对谁更有利了。

  真的如很多人所想的,英语学习最费时间,然后削弱英语就会跟其他科目学习争取到更多时间吗?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其实我们还要考虑一个“效率”的问题——同等时间学英语和高中数学、物理等科目,对大多数人而言,后者提分的难度会更大!

  因为英语学习几乎是不受年龄、年级限制的,但其他科目尤其是理科科目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可能太快的,且这些科目对大多数人而言,即便是按部就班学也是难学得很好的。

  我们常说的“英语”和真正的英语其实不是一回事儿,前者基本上指的是“应试英语”,而后者则是一种语言。

  

  到了高中再看“英语”的时候,时间、精力等问题使得更多人只能更关注“应试”,但我们都应该知道,它终究还是一门语言。

  固然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让孩子早早学习英语,使得这些孩子比其他普通家庭以及贫困家庭的孩子早早获得英语学习上的优势。

  但“语言”的本质却决定了这门课的学习几乎是没有门槛的。

  

  就好比语文的字词积累量、阅读量,这跟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几乎是没关系的,但它们却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语文成绩(应试语文)。

  英语也是如此。

  你上不去辅导班没关系、你没有语言环境也没关系,但找点单词、看点英文、大声朗读、锻炼听说等等有多高的门槛?

  

  而且它还是一门几乎没有年龄限制的科目——例如一个研究生阶段的单词和一个小学单词,就像一个生僻字和一个常见字一样,对一个孩子而言,接受起来真的相差很大吗?

  无论你学的是哑巴英语还是中国式英语都没关系,因为最终进行“应试英语”学习的时候,你都能很容易驾驭。

  

  英语学习是最不吃天赋的,学不好只有一个原因,而且是我们其实都知道的——因为懒。

  太多人被高昂的英语辅导费给吓着了,甚至认为学好英语跟金钱投入的多少至关重要。

  没错,在某些方面的训练上的确如此,尤其是在听、说这些方面。

  

  但我们好好想想,同时也可以去看看各种各样的英语课(侧重应试的)、英语学习方法,如果只是解决应试需要,对金钱的需求真的很高吗?

  只要你稍微勤奋且有点毅力,单词、固定搭配以及一些常见的语法等掌握真的需要大量金钱加持才能学好吗?

  比较语文、数学、物理等等其他科目,同样都是成绩不好,大家认为哪一门课需要投入的会比英语少?

  

  事实上只要克服了心理障碍,和这些科目相比,英语反而是最容易不靠外部资源而更多只靠自己就能快速且大幅提高的科目。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上投入大量的资源,其实本质上只不过是让这些孩子多了一些学习英语的时间投入。

  其核心是时间的投入,而不是金钱的投入!

  

  普通孩子只要肯努力,也许他们的口语未必“地道”,但他们的考试成绩一定不会差,这门课会成为他们的优势学科。

  但如果是学数学、物理这样的科目,普通孩子一旦遇到了困难,靠自己往往是靠不住的,而彼时英语的优势也没了,那么他们得吃多少资源才能逆袭?

  这还只是个人,其实地域上的经济、师资等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是很多人都会提到的一个如果中、高考不考英语的解决办法。

  言外之意就是“人才们”根据自己的发展、专业需要再学英语。

  

  其实在这背后有的人可能打的算盘是这样的——那些人才们肯定不会到了大学再学英语,而是一定会提前学的,那么他们就一定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又不考,所以就给了我们超过他们的机会……

  恕我直言,除非你压根就没打算上大学,否则你真的以为十几年都没学好的一门课,到了大学就能学好了?

  怕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的大学有多么的卷吧?

  

  别人已经可以专注专业的时候你却在补英语,还是说觉得上个大学混毕业就行了?

  “学历歧视”“学校歧视”的问题多么的严重、多么的普遍,大学生就业压力之大有目共睹且未来也看不到太好解决办法的情况下,英语必然是很多优质企业的筛选条件之一。

  这个时候又不谈“选拔真正的人才”了吗?

  

  真正的人才会畏惧英语学习吗?

  那些没考高分的人,难道是因为学英语学得才没考好吗?那么他们的英语是不是超级好呢?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留给投机的人。

  从最早的“翻译机”到现在的AI,很多人坚信人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学习已经变得不再重要。

  试问这些AI是通过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学习而获得的这些能力吗?

  

  事实上这恰恰说明很多人对“英语”的认识完全还是停留在“应试英语”上,根本就没有把它当成是一种语言。

  就跟我们的汉语一样,以后的人都不需要学习、说话以及组织语言了,直接用AI替代就行?

  有没有想过那些被很多人拿来当理由的产品、技术背后站着的是怎样的一群人?

  有没有想过这些产品、技术以及未来更多的产品和技术的诞生还需要更多的这样的人?

  

  既然很多人都已经确信了英语是“人才”需要学,那么还坚持说不用学的人到底是何动机?

  是怕“人才”太多了吗?

  还是觉得爱谁当人才谁当,反正自己不去当,最终直接用这些人才发明的东西就行?

  别闹了,大家不都在说“国家选拔人才”吗?

  

  所以主体要搞清楚,掌握英语到一定水平是现阶段国家对人才的一个硬性衡量标准,而不是你是否想成为人才所决定的。

  取消是不现实的,降低权重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要是计入总成绩,像这种最容易得高分的且也有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科目是必须全力以赴拿下的。

  真正能够给学生减负、减轻学习英语学习负担的也不是减少课时,恰恰相反的是应该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语言英语”学习,而不是“应试英语”学习。

  

  课时减少但考试还是应试,怎能起到减负的作用?

  确保足够量的课时,培养优质的师资、健全教材以及培养体系,让孩子们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中去学习这门语言,而不是过多依赖于背背背、考考考这样的模式才是真正的减负。

  

  一些机构或者双语学校、国际学校的英语学习尤其是低年级段的英语学习,为什么会让很多孩子喜欢?

  去应试化回归语言学习才是关键。

  有人觉得英语不重要就呼吁取消或者降低权重,那么有人天生就是“纯文”是不是也应该呼吁取消数理化?

  

  不要被别有用心或者压根没想通此种关节的人误导了。

  当英语退出主科地位之后,这就意味着普通人学英语的成本将变得更高,就意味着普通人想要获得、进入更好领域发展的机会将变得更难!

  举报/反馈

上一篇:吴军:人一不算小账,格局就大了
下一篇:原创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白岩松: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