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性的沦丧还是环境的影响 |《人与情境》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3-21
手机版

  原标题:是人性的沦丧还是环境的影响 |《人与情境》

  作者 | 西瓜

  八卦是我们的天性。

  大批吃瓜群众活跃在各个网络平台上,与此同时,我们又常会怀疑——“这瓜保熟吗?”

  (图源网络,侵删)

  我们看惯了各种反转、反转再反转的剧情。然而,未知全貌的我们,总是忍不住迅速做出判断、发表评论。

  有个人瘫倒在路边,看上去痛苦不堪,不断地咳嗽、呻吟,经过的路人看到了这个人,却径直离开了……

  作为旁观者,你对这个离开的人有何感想?

  罗斯和尼斯贝特 (Ross & Nisbett) 想要提醒我们:面对社会事件时,尤其是当事人的言行在暗示着一种异常的个人特征时,我们最好停下来仔细思考一下,问自己三个问题:

  “行动的当下环境有哪些细节?”

  “行动者是如何解释这种情境的?”

  “行动者所处的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者社会体系是什么?”

  无论是评判他人,还是认知自我,个体往往容易“妄下结论”。这三个问题起到了三个减速带的作用,一道道放缓我们思考的速度,也正对应着本书反复强调的三个内容——情境主义、主观解释和紧张系统。这三个内容被书本作者视为社会心理学的三大基石。

  渠道因素

  讨论社会心理学中的情境主义,不得不提库尔特·勒温 (Kurt Lewin)。他看到了行为背后社会情境 (immediate social situation) 的重要性,并指出,社会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个人特质与偏好。

  (图源网络,侵删)

  勒温情境主义还强调渠道因素 (channel factors)——微小但关键的行为促进或阻碍因素的作用。从渠道因素的视角来看,如果社会政策制定者能够创造让行为更容易发生的情境,这将大大增加人们行动改变的可能性。比如,如果在说服性交流后,再明确学生的时间和去校医院的路线,注射疫苗的比率将从3%上升为28%[1]。换言之,想要真正改变人们的行为,光改变人们的态度可能是不够的,还得考虑到“人们行动,是因为渠道便利”。

  人是“盲从”的?

  作者在书中用较大篇幅介绍了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包括谢里夫的从众实验、阿希从众范式、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等。这些经典研究揭示:人非常容易受他人态度、行为的影响。但驱使我们从众、甚至服从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

  传统观念认为,人是依靠群体合作生存的,意见分歧则难以团结大家的力量,由此,我们偏向在群体中与他人一致,形成共识。与此同时,囿于自身视角的局限,我们也更乐于采纳多数人或权威的看法。

  除了以上解释,作者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从行动者的角度出发,关注行动者自身对情境的理解。作者认为,人不是“盲目”从众的,他们设计实验,探究人们愿意提出异议的边界条件[2]。结果发现,从众还是提出异议,取决于能否找到当下情境的合理解释,而非完全出自人们的本性。

  之前经典研究设计的情境剥夺了人们对周遭发生一切的合理解释。为什么同伴一致说出明显错误的答案(认为左边的线段和A、B一样长)?为什么实验者完全忽视学生痛苦的哭喊,不容置疑地发布继续电击的指令?

  阿希实验范式的实验材料

  人们仿佛被困在一个迷宫中,找不到解释的出口。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认为,很少有人能采取果断的行动或独立自主,而是变得非常依赖众人,以及那些冷静而自信地发布命令的人。但如果给谜团开一个口子,给予人们合理推测的可能,比如将同伴的异常行为理解为对高回报的冒险尝试,此时人们将更可能提出异议。

  人是意义动物

  之前的经典研究通过操控微妙的实验情境,剥夺了人们对情境的合理解释的可能,促使人们表现出异常行为。但完全通过操纵情境就能控制人吗?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可能会给出坚定的肯定回答。同样的情境刺激,动物们会做出类似的反应。但是,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们会思考、赋予所处环境不同的意义。

  如果一切都没有意义,就把一切放在一个贝果上

  (图源《瞬息全宇宙》,侵删)

  情绪归因理论认为,情绪唤醒的决定因素不是生理唤醒本身,而是认知解释。尽管都被电击,但如果给参与者吃声称能让人兴奋的药(实际是安慰剂糖丸),他们会将生理反应归结为兴奋药,并认为感受到的疼痛更轻,对电击的耐受度超出了疼痛阈限的四倍[3]。

  然而,特别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尽管认知过程如此重要,但它往往不受意识的监控。由此,我们的判断和行为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人们犯下不易觉察的错误。

  根深蒂固的特质主义者?

  基本归因错误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即在归因时,低估情境的力量,高估个人特质的影响。作者认为,人们是“根深蒂固的特质主义者”,专业的心理学家可能也是如此。作者想要提醒我们,不要忽略个体身处的情境,以及他是如何解释当下情境的。情境不仅局限在周遭可见的范围,还涉及这个人生活的大背景,即民族文化——我们对社会事件的主观体验和意义建构的重要来源。

  日常经验里,我们习惯给身边人贴上各种标签,用“妈宝男”、“拜金女”等标签来概括一个人。同时,我们也热衷做各种测试,比如之前火热的MBTI,以此来将自己归为某一类来认知自我。人格心理学家也在不断寻找人格的独特影响,但是几十年的研究以来,未曾出现一个“经典”的特质主义实证研究,其影响力能与证明情境主义的阿希范式、服从实验等相等同。

  (图源网络,侵删)

  经验告诉我们,身处东亚集体主义文化的人们更少关注自我,而更多关注家庭和其他内群体成员。似乎在东方,情境因素在决定行为方面可能确实比西方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认知世界时更多关注事物周围的情境而非其本身特征。与这种经验认识一致的是,琼·米勒 (1984) 的研究发现[4],身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的印度人更倾向于用情境因素来解释事件。也就是说,印度人更不容易犯基本归因错误。

  某种程度上,“根深蒂固的特质主义”,也是对人类群体特质的定义,但这样的论断是有情境限定的,而且是一种“Weird”的情境,即西方的 (western)、高教育水平的 (educated)、工业化的 (industrialized)、富裕的 (rich)、民主的 (democratic)。因为过去大部分的研究结果,正来自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近年来,心理学也在自我反思,人们逐渐意识到:尽管美国文化本身具有多样性,但就其个人主义规范、价值观和实践而言,它还是只反应了一个连续体的其中一端。

  总结

  日常经验告诉我们,“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似乎不管周遭环境如何,这个人的秉性决定了一切。

  选择bagel还是googly eyes的人格特质也可以被改变

  (图源网络,侵删)

  确实,每个人各具特色,在相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的行为倾向。但不容忽略的是,情境的差异可能是精妙而微小的,一些我们忽略的渠道因素往往是行为转变的关键。此外,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其与外在情境的互动,形成了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

  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我,无论是看到问题还是看到希望,或许可以先不忙着批判“人性的弱点”或歌颂“人性的光辉”,可以先慢下来思考开篇的三个问题。

  “

  专栏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读性:★★★

  科学严谨性:★★★★★

  个体特质的影响可能远不如我们设想的那么大,而我们很容易忽略情境对行为强大且微妙的控制作用。如果想更好地了解周遭环境对你我的影响,《人与情境》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给予回答。启发我们从微小的改变出发,反思行为改变的可能性。宏观上,带我们领略社会、文化的复杂性,结合个体身处的大背景,更贴切地剖析自我和他人。

  赠书活动

  你是不是特质主义者?习惯地将问题归结于自己或是他人性格上的缺陷?忽略了情境的影响?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吧,截至 2022年3月22日(周三)中午12:00,大学堂编辑部会在 留言点赞数最高的前8条评论中,选出最棒的 3条评论,每位评论者可以获赠由 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的《人与情境》一书。

  参考文献:

  [1]Leventhal, H., Singer, R., & Jones, S. (1965). Effects of fear and specificity of recommendation upon attitudes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1), 20.

  [2]Ross, L., Bierbrauer, G., & Hoffman, S. (1976). The role of attribution processes in conformity and dissent: Revisiting the Asch situ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1(2), 148.

  [3]Nisbett, R. E., & Schachter, S. (1966). Cognitive manipulation of pai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3), 227-236.

  [4]Miller, J. G. (1984).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day social explan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5), 961.

  作者 | 西瓜

  编辑 | Tada3

  美编 | Zene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欲擒故纵 | NTR | 男子汉 | 择偶 | 分手

  心理绘画 | 心理人 | MBTI | 心理咨询

  家暴 | 出柜 | 吵架 | 童年 | 生育

  同性恋 | 抑郁症 | 性教育

  责任编辑:

上一篇:【同步辅导】部编版语文一-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知识点归纳!
下一篇:湖北省考:鄂州进面分数线!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