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帝制时代的终结?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3-24
手机版

  自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以皇帝、郡县体制、官僚政治为基本特征的中央集权的帝制体系一直是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基本政治制度框架。

  除了汉、唐、清这样出现大一统繁荣强盛局面的历史时期,其他时代,包括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多政权割据的时期,帝制体系也是各个政权的基本政治框架。在帝制时代的漫长岁月里,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内聚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到了18世纪,它在长期独具特色的发展演变中,已经展开一种帝制体制框架下农商繁荣、有限开放的基本社会面貌,孕育着社会形态演变的新的可能性。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导致了中国帝制时代的终结。

  第一个因素是16世纪以来逐渐波及全球的世界资本主义浪潮。欧洲率先发生的资本主义与人类文明史上以往任何一种体系不同,它具有一种特殊的经济和政治扩张力,通过海外殖民、贸易、征服、先进的科技等等,把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国家、社会、文化、文明共同体都笼罩在自己的强大影响下,使它们被动地去适应全球资本主义的现实。

  对于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说来,被动地在短时间内适应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意味着全面改造自己先前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精神,无论这种改造可能带来多少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它首先要造成一种巨大的社会震荡。

  

  对于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说来,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全面殖民地化,也可能意味着在被肢解的况下分别走上不同程度西方化的道路,还可能意味着通过长期的调适在保持文明共同体的前提下走上自己的发展道路。

  后来的历史表明,中国走上了这里所说的第三条道路。就当时说来,无论哪种可能性成为现实,现有的帝制体系都要遭受直接的猛烈冲击。

  

  第二个因素是清王朝本身的腐朽没落。如前所述,清朝经历了康雍乾时期的繁荣之后,与此前所有王朝一样,国家体系内部的属朽因素积淀到了使整个国家体系的功能严重退化的程度。社会矛盾深化,孕育着内部的反抗与冲突。

  在王朝衰落期遭遇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战,19世纪中叶的中国并没有展现出大共同体整体调适的有效性,反而是在腐朽势力的掌控下,把文化传统中陈腐落后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丧权辱国,一步步走近殖民地化的边缘。

  

  然而,由于中华文明并没有丧失文化生命力和社会认同,社会各个阶层在共同危机面前萌发起改革图存的意识。在帝制体系之内,出现了追求自强的士大夫改革主张和在政府掌控下引进西方事物的洋务运动。

  这些运动虽然伴随无数弊端,但还是促进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也使政府、军队、教育制度有所更新。

  在社会的底层,爆发了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民间社会改革运动。这场运动的组织者把西方的基督教加以改造,作为组织下层民众追求社会平等的思想工具,同时又继承了帝制的政治组织框架,欲取清朝而代之。

  

  这样的组合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冲突,没有得到中国社会主流群体的广泛认可,在清朝和正在崛起中的地方官绅实力派的联合打击下失败。太平天国自己的诉求未能实现,但是却对清朝统治构成了致命的冲击,同时为官绅实力派的政治崛起乃至军事实力积累提供了机缘。

  在各种改革自强努力的过程中,中国的绅、商、知识阶层逐渐发生嬗变,形成了通过改造现行国家体制来实现社会改造,进而实现民族自强的共同取向。

  

  其中,康有为代表的比较保守的派别,主张放弃专制君主制,在立宪君主制框架内实行从上到下的改革。这条道路必须获得清朝皇室的直接支持,结果遭到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上层政治反对派的镇压。

  孙中山代表的民主共和派,主张推翻腐朽的清朝帝制政府,建立共和政体,然后推行社会改造,实现民族自强。这条道路,把深度腐朽的清朝统治阶层与已经不符合世界大势的帝制体系一并扬弃,恰与中国亟需的深刻社会变革趋势一致,日益深入人心。

  

  1911年10月,驻扎在武昌的清朝新军发动推翻清朝的起义,全国迅即响应,各种政治社会力量一起,埋葬了清朝,也结束了中国的帝制时代。

  中华文明从此走上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举报/反馈

上一篇:以信息化手段为抓手 全覆盖推进平时考核走深走实
下一篇:董春雷:扎根一线成“全懂师傅”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