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打孩子和讲道理都失效时……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3-25
手机版

  

  UM心理咨询能力训练中心

  本栏目为每周《读者提问》(原UM问答),由付丽娟老师及UM咨询师们回答读者提问的内容编写而成。

  第十一期:

  第十二期:

  第十三期:

  本期内容来自UM心理新入驻实习咨询师:庞珂珂、林发蓉、李绮雯。

  

  读者提问:二三岁的孩子需要立规矩,同时又不能打,不能骂,作为妈妈经常会有无力感,孩子会感知到母亲的无力甚至有时候的懦弱,故意唱反调。如何有力量同时又不伤害孩子的情况下立规矩?

  林发蓉:

  看到你的问题我会想到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在做很多儿童青少年咨询时,父母常常不能理解孩子身上出现的情况,很担心这些是严重问题。但其实,如果我们能多了解一些孩子所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就会发现很多父母以为的问题其实是当前年龄段孩子发展的正常需求或正常现象,比如青春期的叛逆等等。

  我想你或许是一个很敏锐,带孩子很用心的妈妈,感觉到了二三岁孩子变得不像以前那样听话和好哄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两三岁其实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也被称为人生“第一反抗期”。

  首先孩子到了两三岁,他们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头脑中可以出现表象、想象和初级思维能力了。什么意思呢?就是有这个能力之前,孩子看到妈妈之后会很快忘掉妈妈;有这个能力之后,看不到妈妈也可以回忆起妈妈,所以可能两三岁时孩子更爱哭更不好哄了。

  其次,两三岁时孩子的自我意识也更进一步发展了,父母们发现孩子不再说“宝宝”开始说“我”,也会发现孩子开始会说“不”,开始会说“这是我的”等等。

  也就是说孩子发展成长得本事更大了,有自己的小主意了,还可以开始和父母搞点小对抗了。如果我们知道这是孩子在这个时期正常的发展现象,我们或许就会少很多焦虑,而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让养育更轻松一些。

  第二个方面,就是养育孩子的操作层面。

  首先,对于两三岁孩子的认知水平来说,说教和讲道理都是无效的。在孩子不能理解“道理”的阶段,父母讲道理就会时常受挫,反复讲孩子不能理解的道理,也很可能会变成一种控制。这时可以讲故事,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交流,另外最起作用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其次,似乎对孩子立规矩这个事上,有让你感到比较困难的地方,这或许涉及你对“立规矩”的认知和情绪感受的部分,也就是这个部分的困难感受,或许也和你的个人议题有关。孩子的反应、对规矩的对抗以及在立规矩这件事里的挫败感也许激活了你的某些议题,可以通过自我觉察或心理咨询来探索和成长。

  当我们知道这一部分的“无力”、“懦弱”是怎么回事,并且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时候,我们或许就能做到“温和而坚定地”为孩子立规矩了。

  庞珂珂:

  我想对于“妈妈”你而言,每每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感觉最艰难、最无助的时候,也正是对“母亲”功能最强烈地呼唤的时刻。

  你强烈地渴望自己当时是坚定而温和的母亲,同时又因为现实中遭遇到的挫败而体验到失望、愤怒甚至是羞愧。

  我想这些复杂而激烈的情绪体验对你来说是难以耐受和消化的,或许也会成为难忘和珍贵的经验,毕竟成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的功课。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科胡特曾有句充满诗意的名言: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这句话将对待孩子的边界和深情讲得十分通透。但是,我想也许和许多的道理一样,知道未必可以做到,毕竟从“知道”到“做到”还有一大段体验之路要走,而情绪正是我们心灵的信使和向导,指引着我们向内探索。

  当你深感无力、甚至懦弱,觉得孩子都变得像个“小恶魔”一般在故意唱反调的时候,可能当时你会觉得自己无力待在一个稳定而平和的母亲的位置上,建立起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屏障”。

  或许在那一刻你也强烈的看到了自己内心里那个曾感觉被忽略的,未曾获得满足的小女孩,你不忍心再次让“她”失望,你期望现在的自己是可以满足孩子愿望的理想的妈妈;

  又或许你作为孩子时所体验到的“规矩”只是用来满足父母的,而你感到的是被控制、被强迫,你对此是充满愤怒的;又或许你曾感受到的“力量”不是用来维护温和而稳定的父母功能的,而是会对弱小的孩子造成伤害的,而你似乎用尽了全力想要抑制打骂孩子的冲动,因而再无力量去稳定自己,建立和执行规矩。

  在母亲位置上的挫败体验或许难以涵容和消化,但也可以成为自我寻求成长和发展的契机,激发内在成长的动力,一切源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它。

  

  读者提问:明明不饿,却还是会控制不住吃东西,经常把自己吃撑。吃的时候总有一种要补偿自己的感觉,这个问题很困扰我,因为我有强烈的身材焦虑,请问我能如何理解自己这个困扰?

  李绮雯:??

  感觉在你的内在积累了很多包含身材焦虑还有其他各种让你难受的情绪情感,无法疏解,也没人能够理解。

  吃东西是我们最原初的缓解焦虑、获得美好感受的方式,所以可以暂时让你从难受里得到补偿。

  如果能理解吃东西是为了缓解焦虑,那么要想缓解当前的处境,更重要的是去看看你的吃是在缓解什么焦虑。????????????????????

  你的问题里谈到了“补偿”,也谈到控制不住和吃撑,似乎内在有一个空洞的部分需要用食物去填满。食物在象征层面代表了乳汁、营养、好的体验与爱。那么不断朝身体内部填充食物的行为,也许是因为匮乏或空缺引起的自我哺育。???????????????????????????????

  同时,你对身材也有焦虑,却恰好采取了吃东西的方式来补偿自己,形成了一个焦虑的闭环,这背后的动力也值得探索。

  对这个问题或许能有很多解释,但在有限的问答里很难深入探讨,如果仅从问题本身来看,想要打破它,或者说缓解它,有两个事情可以做。

  一个是理解自己内在的情绪情感,让它们能够诉说,能够流动起来。这一点指向的是吃东西行为背后是在补偿什么,去看见这个焦虑大概是什么,对自己的情绪有觉察。每一次不饿但特别想吃东西的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是想补偿什么,是外在发生了什么激活了内在空洞的体验。????????????????

  另个一是慢慢建立其他的疏解情绪的方式,包括运动、其他的兴趣爱好,正念冥想,这是帮助自己打破焦虑的闭环。也许那些焦虑一时半会处理不掉,但可以尝试别的方式把它们分散开,降低焦虑的浓度,让自己不会那么痛苦。?????

  如果要深入处理这个议题,也可以试试看心理咨询。

  编辑:李雅蕾

  【近期好课一览】(点击蓝字了解详情)

  婴儿观察:

  咨询师必修课:

上一篇:“从化无弱视区”儿童眼健康筛查项目启动,情况严重可转诊中山眼科中心
下一篇:水稻科学灌溉:提高产量与节水的关键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