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高分读物《读懂孩子,才能教好孩子》,揭秘实情更好的抓住机遇!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3-26
手机版

  今日推荐:《读懂孩子,才能教好孩子(套装共4册)》 作者:小笠原惠;矶崎乐;邱淳孝;李晓晴;安德鲁·艾森;琳达·恩格勒。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读懂孩子心理:陪孩子走过小学和初中

  7.不要轻易扬起你的巴掌

  通常而言,孩子爱反抗是因为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只能通过“反抗”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当孩子突然爱反抗时,我们要及时和孩子沟通,用心倾听孩子的诉求,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和尊重,一味进行打骂教育,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我们班的“叛逆少年”小志,特别爱反抗,而且是以各种方式来反抗。督促他学习时他会跟老师顶嘴,在家里妈妈让他快点起床去上学他就故意拖延,妈妈提醒他玩电脑的时间过长他就用力摔鼠标。最初,爸爸看到小志这样特别生气,有好几次都忍不住要打小志,但都被制止住了。可时间长了,小志反抗的次数多了,妈妈也特别生气,有一次忍不住扬起了巴掌。小志并不害怕,小脸一扬,妈妈见不打似乎也下不来台阶,就一巴掌下去了。见小志的眼里噙着眼泪,妈妈心里充满了自责。

  无独有偶,我还收到过这样一封来信:

  在我们班上,大部分同学都被父母打过,我也是其中之一。我特别羡慕那些没有被父母打过的同学,尤其是在每次我没考好,父母打我的时候。

  在一次的数学考试中,我只考了65分,老师要求家长签字。为了不挨打,我回到家后欺骗了爸爸,对他说:“这次考试全班同学考的分数都不高,老师也说及格了就可以。”爸爸相信了,没有打我。

  但好日子不长,不久后的家长会后,爸爸回来就狠狠地揍了我一顿,说撒谎的孩子必须要打。我很希望爸爸妈妈可以在考试之后和我一起分析试卷,给我讲解不太懂的题目,但是他们永远只看重我的分数。

  后来,我成了“爱反抗”的孩子,爸爸妈妈让我做什么事我都会有意无意地反抗他们,既然得不到他们的爱和理解,我就反抗到底。可是有时候看着爸爸妈妈操劳的身影,我的心里又很难受,我该怎么办呢?

  近年来,“虎妈”、“狼爸”频现,铁腕教子的教育方式再次引起争议。很多家长知道打孩子不对,可是当孩子就是爱反抗的时候,到底该不该打呢?如果打了,孩子会不会因此更爱反抗,直接离家出走?如果不打,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在古时候“不打不成器”的传统教育理念培养出了千千万万个人才,《史记》中就有过明确记载。有些家长觉得通过打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孩子从家庭步入到社会,如果不通过强制手段让孩子认同某些规则,孩子日后很可能会适应不了社会环境,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的主张是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事,都不要打孩子。孩子爱反抗一定有孩子的原因,在没弄清楚原因之前就因为生气而打了孩子,且不提你心疼与否,对孩子的伤害也非常大,这种伤害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会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家长们在盛怒之下的出手往往掌握不好轻重,一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扇耳光会造成鼻腔出血、牙齿脱落和听觉神经损伤,打屁股会发生因皮下瘀血所致的肾创伤,如果伤到坐骨神经还会影响到脊椎的健康,直接或间接损伤脑干。就算是避开这两个常被伤害的部位下手也有可能会发生骨折、流血甚至休克的情况。

  除了身体上的伤害,同时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孩子视父母为最亲密的人,当被他们打时,孩子的心理会非常恐惧。大多数被打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降低对父母的信任度,如果伤害过大,还可能会丧失信任他人的能力,更可能因此而无法在日后的工作团队中提出自己的意见,缺失团队合作精神。

  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心理辅导,孩子被打时产生的愤怒心理将会伴随他们一生,一旦进入青春期,很容易进化为逆反心理。

  女孩子尤其打不得,小时候常挨打的女孩成年后往往性观念开放,在婚恋方面也倾向找脾气暴躁的“大男子”主义的配偶,这就是人生的怪圈之一,也是父母送给孩子的坏礼物之一。当父母不尊重女儿的身体时,女儿也会在潜意识里轻视自己的身体,如果经常被父亲打,则直接为日后婚姻的不幸埋下伏笔。

  孩子都很善于模仿,如果父母选择“以暴制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很可能在学校或其他环境中模仿父母的“暴力”行径,比如对同学大叫大嚷或干脆动手解决问题等。

  可见,爸爸妈妈的打骂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是非常多的,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请不要轻易扬起巴掌。

  当孩子反抗,控制不住情绪时,家长可以采用暂停的方式,比如对孩子说:“这件事以后再说,我们都要冷静思考一下。”或者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并且告诉孩子一定要让他这么做的理由,同时和孩子一起商量,设定思考和履行的时限,不要马上让孩子认同我们。

  另外,很多家长想对爱反抗的孩子动手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孩子挑战了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意图通过打孩子让孩子服从。研究表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多半都是由于父母和孩子“较劲”,家长和孩子之间难免会有代沟,但放下身段平等地与孩子沟通才是好的解决办法之一。

  我家楼上住了一位大学教授,这位先生教育孩子很有一套,他不主张打孩子,但必要的时候也会打,而且打得很有水平。

  一次,他家孩子偷偷拿走了我的手表,他知道后很生气,决定要打孩子一顿。在打之前,他和孩子说:“儿子,因为你今天偷拿了邻居的东西,所以爸爸要履行教育你的责任,决定打你了。你想让爸爸打两下屁股还是打一下手心呢?”孩子想了想,选择了打一下手心。

  同样是打,这位大学教授的打就很有效果,在这之后,他家孩子再没有偷过东西。对这种打孩子还要与孩子商量的教育方式,他解释道:“第一,我告诉了孩子打他的原因;第二,我在打孩子之前告诉了孩子,没有吓到他;第三,让孩子自己选择责罚方式令他有控制局面的感觉,不会伤害孩子的尊严。孩子在挨打之后,我引导孩子树立好思想好品德时他多半会反思进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作为家长,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反抗,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当然,也要用科学的方式“打”孩子,因为科学的“打”也是教育孩子的方法之一,如果你觉得不得不打孩子的时候,先想想你“打”的分寸在哪里。

  8.“我有缺点,你不准学”

  古人有云“责人宽,责己严”。家长做得有礼有节,孩子就会有模有样。做到用七分的注意力来“责己”,用三分的注意力去“责子”,才是明智的父母。这种教育方式效果最好,效率最高,引起孩子反弹的概率也最小。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自我教育”,教育专家的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我有一个朋友春娇,某天在与我吃饭的时候一直闷闷不乐,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在生宝贝女儿艾艾的气。午饭前,她看到自己女儿最近学习挺辛苦的,就想跟孩子聊一聊,问问她最近都在忙些什么。谁知道艾艾一开始还会搭腔,后来被问得烦了,直接冲她发脾气:“你又不是警察,问那么多干什么!”

  春娇也很生气:“我这是关心你,把你养这么大,你这什么态度?”

  艾艾撇撇嘴说:“你自己不是都这么跟我爸说话吗?我这么说怎么啦?”

  春娇火气更旺:“我能这么跟你爸说话,你就是不能这么跟妈妈说话!”

  艾艾不服气:“跟人说话还有两个标准啊,这是什么规矩啊?”这下,春娇可真的气着了,连饭都没吃就回自己屋里了。

  她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女儿小小年纪就敢这么跟我说话,我整天忙来忙去的还不是为了她?跟她爸爸大声说话也是心里委屈,这个不知好歹的孩子,亏我这么疼她!”

  春娇跟我说着说着就掉下眼泪。等冷静下来,春娇认真思索了艾艾的话,想着是不是自己平常逞强跋扈的样子影响到了女儿。她一边觉得孩子伤了自己的心,一边又对自己平日里的言行感到后悔。

  后来,我找了一个机会问艾艾这件事,艾艾还觉得很奇怪,说:“妈妈也真是的,我就说了她两句她就这么生气。她平常不都这么跟别人说话的么?妈妈对爸爸总是没有好脸色,一点小事就发脾气。”

  为人父母要知道,孩子的言行就是你的一面镜子,因为你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对自己和对孩子,使用双重标准,是养不好孩子的。

  我小时候就发生过一件事情,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我妈妈突然对我说,“你眼睛不舒服吗?”我回答没有,她就教训我说,“那你不要总是挤眉弄眼的好不好?”

  我当时就反驳她说,“你为什么不以身作则呢?”——我挤眼睛这个毛病就是从她身上学来的。妈妈当时就发怒了,大吼说:“大人怎么样你就可以怎么样吗?你是小孩子!”

  因为那天我妈妈发了很大的火,所以这件事在我记忆中印象深刻。

  在教育孩子方面,“以身作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还是有很多家长做不到。在孩子的心理成长阶段,模仿是一个最基本的成长方式。这就要求做父母的尤其要树立好榜样,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导向。自己都做不好,却要求孩子做对,这是一种十分不合理的现象。按道理来说,若知道自己的某种做法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你就不应该去做。既然做了,就不应该怕孩子学。但有些家长的态度却是:我可以,你不可以。

  外国有句谚语:“人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就跟看不见自己的鼻子一样。”这不仅仅是认知水平的问题,还是习惯问题。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而对别人的缺点敏感有加。这也是人性的弱点之一。的确,教育别人比教育自己容易。因此,我们经常见到家长睁着自己一双警觉的眼睛,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来找寻自家孩子身上的缺点,却对自己的毛病毫无察觉。

  有些家长会强词夺理:“我知道我有缺点,但就是因为这样,我才要让孩子别犯我的缺点,不然他怎么会比我强呢?”这听起来似乎挺合理的。比如:我是一个爱骂人的,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又改不了,于是就严令禁止孩子骂人。或许这样会有一定效果,但最后却会适得其反。

  这种“我有缺点,你不准学”的教育模式,即便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功,也要付出重大的代价。这会降低你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也会丧失家长的好榜样作用。做家长的,在孩子心里失去分量,还谈什么家庭教育?你要让孩子学好的,固然是隐藏着你也想改造自己的美好想法。但这种方式无疑是一种逃避,是对自身责任的推卸。

  作为父母,要想给自己的孩子做出好榜样,三件事是缺一不可的:

  第一件事就是要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多站在第三者的立场,观察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的缺点,尽最大可能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不是让你要一刻不停地自我检查,也不是让你成为没有缺点的圣人。若有缺点,坦诚地对孩子说明,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不完美的。这不是丢人的事情,因为,孩子永远以父母为第一任老师,别让你的言行不一影响到孩子。

  第二件事就是以同等标准对待孩子和自己。父母要客观地对待自己,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别把挑剔的眼光放在孩子身上,抱怨孩子的不争气。若你热爱生活,能给孩子提供的也是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动力。反之,若你自己身上都没有这种上进的正能量,却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和这个学、与那个比,孩子心里自然就会产生“凭什么你能这样,我就不能呢?”的想法。就如艾艾一样,她心里会想:“妈妈自己都这样,轮到我怎么就不行了?”

  第三件事相当重要,那就是经常与孩子谈心。孩子的心是很敏感的,他们有着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或许可能不成熟,但不论如何都是他们的想法,他们在用自己的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来感知这个世界,审视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与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很多父母自认为很爱孩子,却很少与孩子谈心,以至于根本不清楚自己在孩子心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想想看,与孩子缺乏交流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相当于父母在自说自话呢?

  9.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你的孩子?

  网络是一种十分便利的交流媒介,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化社会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在家庭教育中,你也要适时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更多的网络知识。一个知识落伍的家长是很难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权威的。你可以不利用网络,但是有必要对网络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跟孩子有共同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走出不良网瘾的漩涡。

  我有一个“问题学生”小亚,年纪虽然不大,却是一个已经有3年网龄的“小网民”了。小亚接触网络的时候只有7岁,一接触,他就与网络一见钟情,被网络那神秘而博大的世界迷住了。小亚的父母见自家的孩子那么喜欢上网,就在他的房间给他安了一台电脑。刚刚开始的时候,小亚只会用电脑来玩一些小游戏。每天下午放学,在爸妈没回来之前先坐在电脑前玩一会。等爸爸妈妈一回来,就赶紧关电脑,开始写作业。之后,小亚认的字多了起来,就开始到各个网站浏览,还用缓慢的打字速度和各种各样的陌生人聊天。

  从此,小亚就再也没有心思学习了,而是忙着在网上交朋友。时间一长,小亚上课的时候也经常无精打采,注意力无法集中,成绩自然下降了。老师发现了这种情况,反映给了小亚的爸妈。小亚的爸妈开始严禁小亚上网。但是小亚一旦离开了网络就变得什么都做不下去。即便是坐在书桌前学习,精神也很恍惚,眼前的书本一个字他也看不进去。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来向我控诉“网络害了我的孩子”,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一直是我们咨询师的焦点和重点。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国内和国外的青少年网络环境。

  在国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少有像中国这么繁荣的网吧行业。国外有网瘾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0~30岁,而中国有网瘾的人群却集中在15~20岁。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并不集中,各个方面都有涉及,而中国有80%~90%的网瘾人群集中在网络游戏。国外很少见到因为网络成瘾而出现的极端的社会事件,而国内因为网瘾出现的极端例子却并不少见。

  这种国内外网瘾现象的对比提醒我们,想要改变孩子的网瘾,不得不先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你的孩子?

  心理学上认为,伙伴的缺失——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发展品格的缺失,才是网瘾问题的源头。据调查表明,现代孩子的抑郁感和孤独感,与网络的重度使用有很大的关系。经常玩暴力网络游戏的孩子可能比较有攻击性,对苦难的感知程度也会比较低。经常使用网络与陌生人聊天的孩子很难将现实世界与虚拟的世界区别开来。而这一切的混乱性和复杂性,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的影响都是可以预见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小网民”才格外需要父母的关注。

  人是社会性动物,同样需要有社会化的生活来排解孤独。对孩子来说,摆脱孤独的方式无非就两种:一种是跟伙伴玩耍。然而在现今的生活条件之下,这样的机会日益减少。还有一种就是在网络上寻求社会和同伴的存在。网络最吸引孩子的地方在于,他们所需要的社会化人格,可以从其中获取,这也是孩子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人的精神价值目标。这种精神营养原本应该由学校教育来提供,却因为现今以升学为主导的应试教育体系而丧失。于是,孩子内心中某部分被压抑住的人性,就不得不寻找另外的出口。这个管道就是网络。可以这么说,是我们社会给孩子提供的社会化机会过少,才让网络乘虚而入,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代替品。

  然而,在网络上寻求社会人格的发展只会是暂时的,也是不真实的。从长远来看,长期沉迷于网络的孩子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在最灿烂的黄金时间,心灵出现一个空白期。像这样被网络喂养长大的孩子,在不得不去面对现实社会的时候,需要从头开始摸索,完成社会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孩子的网瘾与成年人还有所区别。成年人沉浸在网络中的时候,会不断地有工作压力、家庭责任等等将我们拉回现实,网络很难真正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骨血。但是对孩子来说,它却是摆脱孤独的药品,是服久了会上瘾的药品。

  很多来访的父母,很喜欢用消极的方式来告诉孩子——我禁止你上网,却很少用积极的方式——有其他的事比网络更能填补你心灵的空白。针对网瘾,或许你也是采取堵死、管死的方法,却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在禁止孩子接触网络之后,他又该从何处获得心灵补品?只要孩子的存在感没有得到肯定,孤独感没有找到出口,网络对于孩子的诱惑力就是永远存在的。真正想要一劳永逸,其实背后的理念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不会感觉到孤独。

  让孩子不孤独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及时与孩子沟通。据调查,中国有6成的父母“无法理解孩子”。调查的父母当中,只有3成左右表示“我和孩子沟通得很好”,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求助于父母的比例也比较高。因此,要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及时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及时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不感到孤独。

  我们还要注意平时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尽量采取平等的态度,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如果总是用高人一等的强势态度,很容易让孩子宁可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交流,也不愿与我们分享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

  10.有的孩子为什么“说不得”?

  如果有条件的话,让孩子经常接触一些比他更优秀的人,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样一来,不用你跟他说,他就会承认自己身上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对自己“其实没有那么优秀”的事实心服口服。若你仅仅只是教他在口头上保持谦虚,甚至是说一些贬低自己的话,这样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娜娜是个聪明又能干的孩子,在我的亲子关系班里她担任着班长的职务,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她也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但是最近娜娜的妈妈却跟我说,她发现了娜娜的一个问题:孩子可能是听多了别人对她的表扬,开始自以为是,听不得别人讲她一点不好。

  某天晚上,妈妈照例检查娜娜的作业,发现娜娜的学习有些退步,有些很简单的问题都做错了。妈妈拿着作业本对娜娜说:“宝贝,你看这些问题都很简单,不应该错的怎么也做错了呢?是不是你做作业的时候不专心了?”

  娜娜立刻板起了小脸:“妈妈,我们班有哪个同学是不犯错的呢?我犯的错算少的了,你还不满意啊!”妈妈有点伤心,孩子大了,也有自尊心了,可能讲话得斟酌字句了。

  第二天晚上,妈妈检查娜娜作业的时候,又发现了几处不该出现的错误。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对娜娜说:“宝贝,你看,这个问题我昨天给你指出来了,怎么又错了呢?是不是有点马虎啊?”

  娜娜一脸不耐烦地对妈妈说:“你还有完没完,别整天就盯着我的缺点和问题好不好!”妈妈刚刚张嘴准备严厉批评孩子两句,但想想还是算了,可能孩子这两天心情不好。

  谁知,娜娜日后反复出现这个情况,就是听不得别人说她一点不好。只要是批评的话一句都不想听,要么就是表现出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她的妈妈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我,让我和娜娜好好谈谈。

  孩子听不得别人对他的批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经常被批评,听多了就造成逆反的心理,用拒绝批评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还有一种就是经常被表扬,造成了习惯性自我肯定,再也无法听进去批评。这两种类型的孩子都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自我。娜娜就属于后者。

  在我跟娜娜谈心的过程中,娜娜对我说:“我从小就很聪明,别的小孩还不会说话,我就已经能认得字了。很早我就开始背诗唱歌,在学校老师也没少让同学们跟我学习。哪次班里的活动少得了我去拿奖呢?我妈妈也真是的,总是挑我的毛病,就是看我不顺眼,烦死了。谁不会犯错啊,我这点小错值得她大惊小怪吗?”

  或许我们会觉得娜娜这样的孩子是过度自负、太有自尊心,其实这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事实上,不允许别人批评自己的孩子日益膨胀的并非自尊心,而是虚荣心。而且他们的自信心也不是提高了,相反是降低了。想想我们自己,害怕别人的批评,不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吗?时间一长,这种听不得别人批评的孩子,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常有些小缺点的孩子比出众的孩子更容易教育,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超现实的期望值。而那些一直很优秀,所谓的优等生,因为只想要听别人的表扬,往往会出现脱离实际想法的自我期待。他们不太容易承认真实的有缺点的自己,也不太能承担生活中的挫折。长期生活在云端的人,一旦跌落到地面,要爬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这样的孩子一旦遭遇到失败,变得怨天尤人的概率就会增加很多。那么,如果你家里也有听不得一点批评的孩子,又该如何做呢?

  首先,千万不要以极端的方式,去过分批评或者赞扬孩子。父母要保持一颗理智冷静的心,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你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在长期的表扬之下,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是难免的,但隐藏在骄傲之下的真实心理是自卑,所以你没有必要再去泼孩子的冷水。克服孩子的这种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为孩子的这种表面上自我感觉良好也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而是在父母和其他人的长期影响中造成的。一旦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就单方面地指责孩子的不是,觉得这是孩子性格上的缺点,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其次,对待这样的孩子不要经常表扬,也不要轻易批评,要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去教育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家长可以跟学校的老师沟通一下,只有在真正值得表扬孩子的时候再提出表扬,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不要总把称赞的话挂在嘴边。当孩子在你面前表现得很狂妄的时候,也不要当众奚落孩子,让孩子下不了台。当孩子因为失败而沮丧的时候,父母要适时地鼓励孩子。但前提是让孩子承认自己失败的现实,不要以安慰的形式来掩饰孩子失败的事实。

  11.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却又让他飞翔

  心理研究人员认为:成功与个人梦想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也与我们是否坚信可以实现梦想的信念强弱相关。因此,想让你的孩子脱颖而出,就需要有目标、有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挫折,会有困难,这都是孩子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时,你一定要鼓励孩子坚持到底,不要轻言放弃。要让孩子明白: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步之遥。

  先来给大家说一个调查:

  有一群从哈佛大学毕业的天之骄子,他们意气风发,在学历、家境和智力方面都卓越无比。在要跨出校门之前,哈佛对这些人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他们之中,有近3成的人没有目标,6成比例的人目标很模糊,只有1成的人,有比较清楚的短期目标,而具备清晰而长期目标的人,仅仅占总数的3%。

  25年之后,哈佛大学对这群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的目标在人生中占有重要位置:就是这3%的人,在25年之中朝着自己的目标,认定一个方向不断前进,在各行各业中成为顶尖人士;而占了1成的,有短期目标的人,他们也在不断地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的短期目标,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可以归属于社会中上层;人数最多的,在毕业的时候目标模糊的6成人,他们平稳地工作和生活,没有温饱问题,但也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处于社会的中下层;而剩下的3成没有目标的人,尽管是高等学府出身,但过得并不如意,并且还在时常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能给自己机会”的“不公平”的世界。

  不用我详细解释,大家应该都能看出来一些门道: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有明确目标的。哈佛的毕业生,具备过人的才能,才能顺利毕业。即便是这样的人,在缺乏目标的情况下,都会和成功的机会失之交臂,更何况是普通人。

  以一个简单的数学例子来说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如果你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以相同的速度前进,别人的孩子看到明确的目标,就能朝着那个目标直线往前;而你的孩子没有目标,就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一样,绕行前行,这速度可不就得慢下来了么。

  有些家长可能迫不及待地举手示意:喂,目标从哪里来?这不是给孩子安排人生么?非也非也。目标,来自孩子的想象。想象力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动力,它偷偷藏在每个人的身体内,对孩子来说是不可限量的“潜力源”。我见过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这也是想象,但这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想象。当然,这种想象不能说有错,如果可以摒弃父母强加于孩子的“成分”,这种想象的积极作用,会给孩子提供一个成长的目标。

  我要说的是,想象是对未来的“首要发现”,它能让孩子看见美妙的事物,对呈现在远处的美景憧憬有加,激励孩子不断前进。

  但是,有很多爸爸妈妈,认为孩子年纪还小,不可能为自己做好人生规划,孩子的生活应该由父母来导航掌舵,所以硬生生地扼杀了孩子的目标。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你亲手剪短了孩子的翅膀,却又要求他去飞翔。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阻碍我们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在孩子身上也是这样,因此帮助孩子确定一个适合的目标是十分关键的。但是,我说的帮助孩子确立目标,不是让你去“包办”孩子的人生,而是让孩子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发现自己的特殊才能或者某种爱好,哪怕它在你眼中看起来“很不起眼”。你应该了解,不一定要让孩子树立科学家、物理学家之类的远大目标才有意义。才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孩子的兴趣和才能在哪里,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要适合孩子,让孩子喜欢。你要让孩子当自己人生的“司机”,让他自己决定下一站要停靠在哪个地方。

  那么,在孩子“开车”的过程中,你可以给孩子提供什么帮助呢?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你要引导孩子将兴趣和学习结合起来。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常常会在上面花上很多时间而不自知。你要做的,就是观察孩子的行为,关注孩子喜欢的事物,引导孩子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作为目标。比如,你家的孩子,生来就喜欢唱歌跳舞,你可以鼓励孩子朝表演家的方向努力。再巧妙地让孩子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学习,促成他的改变;再比如,有些男孩喜欢玩电脑,这时候你就可以让他在“探索”电脑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并且告知孩子,只有学好英文,才可以把电脑玩得“酷酷无比”。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状元,是说人在每个行业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真的要达到状元的顶端。所以别让孩子将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把目标定得太高,反而不好实现,这不是跟没目标一样嘛。孩子“看得着摸不着”,可不得郁闷受打击吗?

  对孩子来说,他们对很多东西有兴趣,但往往缺乏耐性。一个需要10年、8年才能完成的目标,很容易让他们觉得“唉,好远哟”。他们只有在生活经历的累积之下,才会真正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别让孩子的目标定得太远。或许在实现近期目标的过程中,孩子自己会发现值得他追求一生的目标。

  我们都知道,目标的实现要以计划为前提。父母能够为孩子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尝试着做一份实现目标的计划,每天花一定的时间,来为实现目标做准备。在孩子制定完目标之后,鼓励他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目标。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孩子确立决心,避免半途而废。

  12.恐学未必是恐惧学习本身

  “恐学症”是一种需要家长重视的儿童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身心。某些无法被理解,内心痛苦的孩子甚至会采取某些过激的行为来逃避现实。对于此类有“恐学症”的孩子,不要给予他们过多的心理压力,要让孩子了解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知识,有不足的地方是正常的,同时请心理医生进行辅助咨询和治疗。

  我的工作室里曾经来过一对父子访客,儿子浩然学习成绩优秀。出于对他的看重,老师对浩然的要求也比较高,浩然也就因此更加努力,不容许自己出一丁点的差错。要上学之前,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自己的书包和作业……慢慢地,浩然父母发现儿子得了一种“怪病”,每天早上出门前总上厕所,磨磨蹭蹭的就是不想出门。但去医院检查却没发现浩然有任何肠胃方面的疾病。有时候临到考试,浩然就会产生“末日来临”的感觉,一到考场,又坐立不安地想上厕所。奇怪的是,只要一离开学校,浩然的这些问题就消失不见了,前后判若两人。

  “医生也看了,查也查了,可一点用都没有,才想到要给他做心理咨询。”孩子爸爸这么说:“浩然就是不想去学校,找各种理由,我和他妈妈怎么劝说都没用……”

  像浩然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患上了一种名为“上学恐惧症”的心理疾病。在开学前后,我接到的求助电话中,最多的就是“开学恐惧症”的学生。这种现象多集中在性格内向的学生,并且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孩子到底为什么如此恐惧学校?

  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首先是心理压力比较大,表现为在学习方面的压力,或者在人际交往上的压力。有些孩子为了可以不用去学校,假装不舒服,不是头疼就是肚子疼;有一些孩子有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不愿意跟同学交往;有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担心去学校之后总是要面对老师和同学“鄙视”的眼光;还有一些孩子则是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因为缺乏和老师之间的沟通而讨厌或恐惧上学。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6~12岁这个年龄段,是一个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时期。小学生正属于这个时期,他们的社会任务就是学习。而小学生的挫折大多来自于学习,他们害怕学习成绩不好。如果孩子在学习中不断取得成绩,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承认和奖励,就会变得越来越勤奋。

  孩子不愿意去上学,父母也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有些时候你的某些想法和做法,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影响,比如,有些父母给孩子很大的学习压力,孩子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除了在学校学习,就是在家里学习,因此去学校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高兴的事,越来越恐惧去学校,逐渐产生厌学或者恐学情绪。

  也有的是父母太过溺爱孩子,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严重的依赖情绪,一分钟都不想离开父母的身边。要去学校,面对的是不会事事迁就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孩子当然不愿意去了。此类的原因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是,你一定要谨慎对待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避免因为你的原因而让孩子产生恐学心理。

  “上学恐惧症”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孩子毕竟年纪小,容易出现一些情绪上的障碍,但是因为自身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调整心理问题,因此家长必须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对父母来说,应该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学校生活。

  给孩子制定一张与学校生活同步的“时间表”,让孩子调整好自己的时差,杜绝因为睡懒觉而导致的厌学症。

  不管孩子是要上幼儿园,小学,还是初中,在上学之前,你都要给孩子做好上学的心理准备。比如,可以带孩子参观一下即将入学的学校,带孩子买学习用品,让孩子知道大概的学习内容等等。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在入学之前一定要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

  可以将孩子即将上学的事当成家里的重大事件来看,与孩子一起憧憬上学的快乐,带孩子去看看学校里其他小朋友开心上课和活动的模样。还可以让孩子与已经上学的孩子交朋友,让对方告诉孩子学校里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等等。这样,孩子就会对学校产生好的印象,以至于在入学之后,不至于感觉到恐惧。

  对于严重恐惧上学的孩子,可以带其去求助心理医生,咨询相关事宜,尽早给孩子心理辅导,让孩子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得到及时的舒缓,保证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孩子恐学,厌学,不管是由什么引起的,父母都不要轻易埋怨和责备孩子,更不要采取打骂和惩罚的手段。只有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合理地引导孩子,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脱离“恐学症”。

  Part2

  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入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学前,孩子的接触面比较狭窄,在家庭生活中享受着父母的关爱;上学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孩子不得不一个人处理各种问题,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孩子的成长心理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变化。从儿童心理的角度看,孩子的心理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家长和老师要着重注意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

  学龄前的孩子,其心理还处于一个过渡期:一方面学龄前的心理特点还有保留,另一方面,环境的变化让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性格各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渡期,如果家长和老师不注意合理地引导,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因此,家长和老师要从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特点出发,充分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变化,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予以适当的引导,以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1.“我不是完美小孩,你们也不是完美的父母”

  专家介绍,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二、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三、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四、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苦难、适应环境;五、具有较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允允的周末比平常还忙:上钢琴班、英语班、跆拳道班……允允的爸爸每件事都要求他做到最好。学业上要求允允成绩优异,得第一名;生活上要求允允循规蹈矩,如棉被要叠得整齐、坐姿要端正、写字要工整……允允的爸爸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个360度的完美小孩,不允许他有一点瑕疵。但事与愿违,他越是要求允允完美,允允出现的问题就越多,不是做数学题时马虎,就是上课出神,甚至还瞒着爸爸偷偷翘课……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但你们从来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所以我们必须互相容忍,辛苦且坚强地活下去。”这句话出自几米的漫画《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很多做父母的人都抱怨自己的小孩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没有想过孩子的这些问题是哪里来的,坏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孩子是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或者坏习惯,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真实展现。

  生活中像允允的爸爸一样的父母有很多,他们努力地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条件,希望把孩子打磨成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殊不知,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有些瑕疵和错误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孩子的可爱之处。在父母完美主义要求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做事认真,成绩优异,是父母的骄傲,但是进入青春期后,长期形成的完美习惯就会变本加厉,导致强迫症。

  在我接触过的孩子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孩子做作业稍有涂改,就全部撕掉重写;有的孩子做题速度越来越慢,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检查,甚至考试时做不完题目……

  可见,过于追求完美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句成语叫“瑕不掩瑜”,意思说只要是美玉,有些瑕疵也不妨碍它的美丽。要求孩子各方面都做到完美,对父母和孩子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完美主义等于瘫痪,苛求完美只能造成残缺。”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父母们不必苛求完美。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懂得:人生宛若一支球队,最优秀的球队也会丢分,最差劲的球队也有过辉煌的时刻,我们追求的目的,就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教育家苏霍姆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中提出:所有的人在拿结婚证书前必须学习家长教育学,否则不发结婚证书。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科学训练的父母,正如一个没有领到驾驶执照的司机一样,如果匆匆上路,必定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一个健全、完善的社会应该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让家长去获得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

  现在很多学校设立了“家长学校”,但对家长来讲,在孩子入学后接受这种教育实际上已经晚了。因为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开始从事家庭教育。如果爸爸妈妈们从孩子出生时就已经懂得教育理论,有教育的理性和自觉,就会对孩子的教育应对自如,获得良好的效果。

  如果父母仅靠自己摸索、尝试,等到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意识到要科学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了。印度圣雄甘地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但是却不是一个好父亲。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孩子,在儿子童年,他忙于自己的事业,等意识到要好好教育儿子的时候,儿子已经长大并彻底学坏,为此他终生悔恨。

  所以说,父母主动及早地掌握全面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培养自己的素养是十分重要的。一味地抱怨孩子不够完美、问题多多,做父母这门职业注定要以失败告终。

  2.家长失信,多是因为孩子的学习而起

  中国有句古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一定要做到一言九鼎,言而有信。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父母们,一诺千金不仅仅是简单地兑现某个行为,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信用意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格,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4年级学生阿峰的爸爸来找我,与我探讨孩子写作业拖延的毛病。每天放学回家,阿峰一放下书包就开始写作业,看起来写得非常认真,但是让他爸爸感到不解的是,明明作业不多也不难,却几个小时都写不完,常常忙到深夜。阿峰爸爸的叙述让我也感到很迷惑,我建议他把孩子带来与我交流一下,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通过与阿峰聊天,我发现问题还是出在大人身上,最初孩子写作业并不慢,父母也同意他写完作业可以看一会电视或打游戏,但是当阿峰高兴地说:“耶!写完作业可以玩啦!”

  爸爸却说:“这么快就写完了,太好了,我再给你出几道题。”

  这样鞭打快牛,孩子就明白了:早写完了没用,写得越慢就越好。于是,阿峰就养成了写作业拖延的坏习惯。

  卢梭说过一句话:为人师长、父母者,只要有一次向孩子说谎穿帮,就有可能使全部教育成果毁于一旦。

  确实,当家长失信于孩子的时候,其后果是难以估量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诺特总结了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家长失信”即赫然在列。

  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为了给孩子设置一个奋斗的目标,会向孩子承诺,如果达到目标之后,将给予某种奖励。然而,对父母来说,这种承诺往往是漫不经心的口头承诺,而孩子们却往往以最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当他们达到了目标之后,家长却言而无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的积极性因此而受到挫伤。

  曾经有青少年研究中心做过一个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与期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3.8%的小学生和43.6%的中学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满父母说话不算数。这说明中小学生对父母缺乏诚信的行为非常反感。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特点之二,就是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人行事的方式、方法,无不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种榜样的力量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我们很难想象,当父母屡屡言而无信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将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思想中,也同样蕴含着诚信家教的思想。

  孔子门下有一名弟子叫曾子。根据历史典籍的记载,一次,曾子的妻子出门,她的儿子闹着要跟随,曾子的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着,回来母亲杀猪给你吃。”

  母亲本是随口一说,孩子却信以为真。当曾子的妻子回到家中时,发现曾子磨刀霍霍,正准备杀猪,就连忙劝阻说:“我说杀猪是哄孩子的。”曾子说:“小孩子判断与思考能力,一切都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给予的正确教导,假如现在欺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父母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父母。”

  这个小故事,正是著名的“曾子杀猪”典故,其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就在于在我们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存在着对诚信教育的深刻认识。

  如此看来,家长做好“示范”作用其实是挺难的。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还小,就经常向孩子开“空头支票”,认为孩子很快就会忘记,殊不知,这无形中已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了“爸妈说话不算数”的印象。一旦形成,他就有可能效仿父母,随意承诺,失信于人。

  所以说,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令自己感到为难时,不可轻易答应,家长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即要把握一个度,随口答应的缓兵之计万万使不得。

  话又说回来,孩子总是会对父母有所要求,父母也免不了对孩子有所许诺。适当许诺是必要的,但是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无限制地满足其要求,这样的教育方法虽然在短期内有作用,但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会造成很大弊端。因此,家长在选择激励方式的时候,不妨多给孩子一些精神鼓励。

  3.忽视孩子优点的父母该“培训”了

  理想的父母,应该把孩子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放在首位。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由此可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现在人们生活相对富足,让孩子身体健康已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倒是儿童的心理健康更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

  五年级的阿宏放学后,气呼呼地来到外婆家,说:“今天我不回家了!”外婆问:“为什么?”他说:“爸爸不喜欢我,妈妈也不喜欢我,我不回去了!”外婆对阿宏的妈妈说,“孩子需要表扬。”

  阿宏妈妈不以为然:“这孩子有什么可表扬的?优点很少,缺点一堆!”话虽是这么说,回到家里,换一种眼光看孩子,妈妈觉得阿宏也并非一无是处。虽然他成绩不太好,但是独立能力很强,每天都把自己的书本、文具、衣物收拾得整整齐齐,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

  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及时指出来,是好父母的基本功。能发现孩子6~10个优点的父母,是优秀的父母;能发现孩子1~5个优点的父母,可以说是合格的父母;如果父母连孩子的一个优点都没发现,就该“培训”了。

  孩子年纪还小,不能对自己有相对客观的评价,需要透过成年人的肯定来认识自己。他们需要父母的欣赏和表扬,就像花儿需要阳光一样。

  可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十分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他们不明白自己的表扬和鼓励会对孩子有多大的激励作用。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非常在意大人的表扬的。

  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成年人),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要,大大超过被别人否定的心理需要,这就是为什么父母对孩子要坚持表扬为主、激励为主的原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激起他们非常强烈的情感,给予他们很大的希望。当孩子遇到挫折,对自己失望时,父母的鼓励尤其重要,一句“你可以的”会让孩子重新振作起来。只有充满自信的孩子,才能在生活中不畏挫折和压力。

  教育专家不断地提醒我们,孩子是在周围环境的肯定或者否定评价中,认识自己、寻找方向的,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评价非常重要。肯定性评价会使孩子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产生更加努力的激励作用;而否定性评价会使孩子心中不悦,一方面可能反思问题,努力改正,另一方面也可能减弱自信,产生自卑心理。这就看教育者如何使用肯定和否定评价了。

  教育专家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初中,随着年级升高,孩子听到的表扬逐渐减少,有的孩子到初中几乎与表扬“绝缘”了。而批评的情况恰恰相反,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由少到多,批评就越来越厉害,有的孩子甚至经常受到“狂轰滥炸”式的批评。

  分析其中原因,大概有三点:其一,孩子学习难度增大了,一些孩子的成绩不如低年级时好,而家长的眼睛是时刻盯着分数的,自然会批评孩子成绩不佳;第二,离小学毕业越来越近,家长脑子里已经开始“倒计时”,设想着孩子进入初中会是什么情况。家长自身的压力增加了,对孩子就更加“恨铁不成钢”,批评得越是厉害;第三,孩子自我意识发展快,眼界打开,知识增加,许多事情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想自己做主。于是就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了,家长想保持权威,当然对孩子更严格,“批”字当头。

  说了这么多,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到底应该怎样表扬孩子才算正确呢?

  首先,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就像阿宏的妈妈一样,不能只是盯着学业成绩一个方面。孩子的性格、生活习惯、劳动表现、交际能力等等,都是评价孩子的因素。家长的视野宽了,就不难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

  第二,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孩子。只要大人有心,就会发现孩子有进步。可能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可能某些知识有了增加,可能一次考试进步了,可能在文艺、体育方面获得了好成绩……关键是要拿孩子的现在比过去,今天比昨天,哪怕发现一点小进步,也应及时肯定。不应该因为进步太小,看着不起眼,或者父母的标准太高,就把孩子点滴的进步忽略过去。

  当然,关于表扬,父母也应该注意尺度,要中肯、适度,不能夸大其词,要有分析地表扬,不能太笼统,让孩子清楚表扬的是哪一点,为什么要表扬他,以免孩子滋生骄傲情绪。

  4.“罗森塔尔效应”带给父母的反思

  很多家庭出现的教育问题都与父母的观念有关。比如说,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学业成绩好就可以了,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安排满满的,订好日程表。可是,衡量现代儿童快乐的标准之一,是看这个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有多少。凡是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孩子就极可能有问题,这个家庭教育也就容易出问题。

  我发现我的小学员詹詹,每次来上课都无精打采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很快做出反应,总是一种强打精神、闭眼就能睡着的状态。

  后来,我去找詹詹的家长谈话了解情况,原来詹詹的父亲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孩子报了六种课程的补习班,争分夺秒地学习。詹詹父亲还利用出差的机会去考察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教育詹詹从小就立志考到斯坦福大学去。在父亲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态下,詹詹就像个小陀螺一样,每天不停地旋转在学校和补习班之间,学业成绩稍不理想,就会被爸爸训斥一顿。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完成的。这个实验产生的结果,就是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或者叫作期待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所以要鼓励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信,父母的期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

  不过,心理学家特别要指出的是,“罗森塔效应”可以是正向的,但也可以是负向的。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给予不同程度的期望,这种教育期望直接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行为,但是,并不是有期望就一定会有收获。父母的期望要建立在孩子的承受能力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高,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如果这种压力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那就会给孩子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只会让父母和孩子都痛苦。

  举报/反馈

上一篇:高中语文成绩差怎么才能提高?推荐五个核心学法!
下一篇:2023年水石儿童图书奖公布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