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配置好宏观政策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3-27
手机版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配置好宏观政策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宏观政策、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型城镇化、高等教育系统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高培勇: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配置好宏观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表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要贯穿于经济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宏观政策配置也不例外。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恰当地配置好宏观政策,回答好三个互为关联的涉及宏观政策配置的基本问题。一是宏观政策配置需要做成本效益分析。有关宏观政策的抉择应当做成本效益分析,把所有相关的成本和效益计算清楚。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地评估政策得失,以此为基础,确定该做什么、该做到什么程度。二是宏观政策配置需要设成本底线。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要在着力做好宏观调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守护好财政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一方面,要确保2023年第一季度财政政策力度同2022年第四季度衔接,不大起大落;另一方面,要跳出当期看长远,从最坏处着眼,为应对未来的突发事件和可能的困难预留足够的财政空间。三是宏观政策配置不能包打天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交织,解决问题既要靠政策安排,又要靠制度变革。宏观政策不是万应灵药。面对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要坚持改革行动和政策安排并重,以改革为主。

  摘编自《经济日报》

  【赖德胜:抓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三个着力点】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全总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智库专家赖德胜认为,要抓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三个着力点。第一,要坚持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统筹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又要继续发挥好制造业对于稳扩就业的基本盘作用。第二,要坚持把提高就业质量摆在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于劳动力市场的适配性。在确保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就业质量,推动形成就业量质协调发展的局面。第三,坚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要切实提高培养质量,将就业工作置于办学中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政府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和强化政策措施,简化就业手续和落户手续,为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去西部地区就业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要扩大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鼓励并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

  摘编自《工人日报》

  【张可云:以新型城镇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张可云表示,要深入理解、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以新型城镇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首先,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让新型城镇化释放更大发展动能,要确保城镇格局同经济发展动力格局相匹配,充分释放投资需求潜力和创新创造潜力;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景,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推动生产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创新,持续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供需协调匹配,激发城镇消费活力。其次,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是以满足人民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城镇化,同中国式现代化在根本目标和发展方向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要继续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推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最后,新型城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社会治理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李立国:以改革创新推进高等教育系统转型升级】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认为,要以改革创新助推高等教育系统转型与功能再造。当前,亟须通过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方式与治理模式改革,构建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因此,要从学术主体到创新主体,让高等教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与实现创新驱动的先行者。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大学要主动服务国家的创新战略,承担起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任务。要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融入,让高等教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者。高校要遵循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规律,主动进入区域经济产业链,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完善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和类型,以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优势学科集群,推动自身体系及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相契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从有限互动到高效联动,让高等教育成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助推者。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和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来临,要求教育服务供给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高等教育体系建构与布局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要从自身发展到体系完善,使高等教育成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引领者。要围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优质均衡的基础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等方面,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光明网记者 王晓秋整理)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配置好宏观政策

上一篇:10个亿!通州这个安置房,即将装修!周边配套商场、轨交车站
下一篇:杭州官宣:事关招生,下周启动!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