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深圳市中小学科普学分制光明区试点开启首次试运行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3-28
手机版

  

  

  

  

  

  绿树环绕、春意盎然中,位于光明区光明街道迳口社区的时尚生态谷数千平米生态农业大棚中,迸发出一片片欢腾声。

  来自光明区楼村小学的5、6年级全体学生正在这里进行幼苗移植栽培、营养沙拉制作、鱼菜共生装置制作等科学探究与体验活动,几个小时不一的样体验之后,大家露出灿烂的笑容,品尝到自己“辛苦”劳作的丰硕成果。

  3月23日下午,深圳市中小学科普教育学分制光明区试点在时尚生态谷开启首次试运行。

  现场,楼村小学的孩子们通过修习基地课程、获取科普学分的形式圆满完成了本次试运行工作。

  深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四级调研员徐芳,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陈志远、副部长刘月葵,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创客教育基地负责人毋丹丹、科学教研员童海云,光明区教育局副局长高伟波,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院长彭红玉、信息与科创教学研究部副主任何斌等出席活动并参与了整个试运行过程。

  有益——光明科普教育学分制落地,理想照进现实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政策支持下,科普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积极参与,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贡献了重要力量,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了很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早在2019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便提出“要在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实行科普教育学分制度,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据介绍,科普教育实施对象为5到8年级学生。科普教育学分制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如科学实验、科技类社团活动、科技节活动、科普进校园活动、课题研究、科技竞赛活动等。其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校外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与校内科技创新教育有机结合的模式,满足中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如何贯彻落实《条例》,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在光明区教育局的积极申请下,科普教育学分制试点工作率先落户光明。

  2021年12月5日,在深圳学生创客节(2021)暨第37届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会场,深圳市中小学科普教育学分制光明区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协会为光明区教育局、光明区科技创新局颁发了试点牌匾。

  至此,光明区也成为全国首个科普教育学分制试点区。

  此后,光明区在市教育局、市科协的指导下,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科普学分认定办法、校外科普资源点认定办法、经费管理办法、光明区试点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融合信息技术建设方便、快捷的大数据管理平台,确保市科普学分制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心怀梦想,步履铿锵。

  光明科学城有着得天独厚的科普教育资源,如:深圳湾实验室、量子研究院、大科学装置、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中集智园航天科普基地、卫光生物、华侨城光明小镇、大顶岭森林公园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企业等。

  一直以来,光明区围绕“高质量、高颜值”主题,借助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区位优势和优质资源,积极推进市科普学分制在光明区试点,希望通过科普教育,培育科技创新教育的沃土,发现更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为他们的创新成长之路搭建更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计划的实施在基础教育阶段探索路径。

  历时3年,如今,在市教育局和市科协的统筹推动下,在光明区的积极探索实践下,深圳市中小学科普教育学分制的理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有趣——试点校全面优化,激发孩子们的浓厚兴趣

  据当天参加试运行的光明区楼村小学负责科普教育主任杨超介绍,楼村小学高度重视科普学分试行活动,试点方案发布以来,学校便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学校各部门联动,全面优化科普学分制试点过程的活动管理,从基地筛选、课程选择、学生安全等方面与各基地进行了充分而富有成效的沟通。

  此外,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领导下,学校还制定了“三 三 三”育人工程,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科普教育。“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幼苗移植、营养沙拉的制作、鱼菜共生装置制作等探究体验活动中,展现的认真态度,露出的灿烂笑容,被激发的科学兴趣。”杨超说。

  楼村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邓伟东也表示,活动让大家更加坚信,孩子们此行一定收获满满,一定会激发孩子们对现代科技农业浓厚的兴趣。

  有料——软硬件提升,助力科普学分制提质增效

  据了解,在成为光明区中小学校外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和科普资源单位后,各基地就已经紧锣密鼓对基地的软硬件设施进行了大幅升级,排除基地安全隐患、安装无死角监控设备、新增科普教师,邀请专家提升课程质量。

  据当天活动点——时尚生态谷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时尚生态谷已经建设了深圳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中国农科院番茄科技馆、美味番茄育种中心、森林小镇社会实践基地、美味果蔬馆等22000平米17座高端科技大棚和7000多平米自然教育中心,开发了农业科普与农耕课程、科技创新与实践课程、非遗文创与自然美育课程等三大类别的科普课程,将科技型都市农业与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科普教育、劳动实践建设融为一体。其中,可用于开展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场所面积约40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500-2000人左右的学生群体同时开展活动。

  有志——专家“把脉问诊”,科普学分制行稳致远

  试运行活动的最后环节,参与本次活动的所有专家领导、各基地负责人、各试点学校科普专员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对科普学分制实施和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陈志远深入介绍了科普学分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创客教育基地负责人毋丹丹通过提问的方式为基地的服务能力提升指明了具体方向;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童海云则重点就基地课程的建设进行了具体指导;各基地负责人、各学校科普专员分别就自身开展科普学分制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深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四级调研员徐芳对科普学分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各相关单位持续优化相关环节,让科普学分制成为实事、好事。

  “深圳市中小学科普教育学分制光明区试点工作由方案研制到试运行,已经迈出了巨大的一步。”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院长彭红玉表示,光明区将把科普学分制这一民生实事贯彻好、执行好,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科技强国贡献光明力量。

  晶报记者 柯季 通讯员 王树伟/文、图

上一篇:人工智能时代家校如何育娃?这场论坛来“支招”
下一篇:褪黑素能否用于治疗失眠?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