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初创时期的三十八位青松之一——宋文蓂和他的家庭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3-28
手机版

  酒钢创业元老宋文蓂,1927年8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南宁乡县,祖辈以务农为生。

  宋文蓂祖父母均为文盲,因不识字曾多次上当受骗,因此之故祖父母排除万难,发誓让自己下一代读书识字。

  他父亲宋光武排行第八,祖父母先送他的六伯父去读私塾。由于六伯父读书时勤奋过度,患病呕血而死,于是他父亲宋光武继续读书。

  其父宋光武天资聪颖,成绩优异,读私塾几年后被送入长沙官办洋学堂读书。

  宋光武在长沙读书之际,恰遇清光绪帝推行维新运动,因其学习成绩优异,便被选为官费留学生,赴日本学习,意在为科技实业兴国培养人才。

  其父到日本公费留学,先入日本预科学日文,后升商科学会计。

  父亲宋光武去日留学之前,家族中亲戚大都反对且力阻出行,其祖母邱氏不为所动,力排众议,排除重重阻力,坚持送儿子出国留学。事后证明,正是祖母的这一远见卓识,才造就了宋氏家族日后的兴盛发达。

  父宋光武,1884年出生于湖南宁乡西乡六都腰铺子,距县城10公里。幼年读私塾,后入长沙师范学堂,该校校长为周道腴,此人系徐特立的老师,徐特立为毛泽东的老师。

  1903年父宋光武赴日留学八年,回国后主要经历如下:

  1911年任湖南储蓄银行经理;

  1913年任湖南(长沙)模范劝业场场长;

  1914年任北洋政府财政部科员,后升主事;

  1919年在北京财政部任职。

  1926年至1929年先后在江西南昌建设厅、江西商捐总局、浙江宁波海关、湖南省税务局任会计主任,该职务类似今日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一职。

  1931年,退居老家宁乡种植果园。

  1941年任湖南湘阴县田赋管理处处长。

  1951年在宁乡病逝,终年67岁。

  宋光武是资深的会计师,对建立新的会计制度有较大贡献,如把竖式记账改为横式记账,他在财政部期间是主要倡导和推动者之一。

  宋光武在日本留学期间,与日本缝纫学校学生野濑芳江相遇相识。两人于1910年结婚,先后生育六子二女,宋文蓂顺序排行居七。

  

  野濑芳江和宋光武摄于1937年

  野濑芳江,于1893年7月9日出生于日本长崎,其外祖父为古董商。本人系独生女,家族条件优越。

  她与宋光武婚后的1951年改名宋芳江。她于1918年随宋光武始来中国,因宋光武在财政部工作,她便伴宋光武在北京西城区、西长安街、城隍庙街、西单和大木包胡同等地居住。

  

  前排左一野濑芳江和丈夫宋光武家族一家

  此后经历政局动荡、兵荒马乱,一家老小在国内多地奔波,先后随丈夫在北京、杭州、汉口、长沙等地居住,颠沛流离,艰辛备尝。

  她自幼生长在优越的家庭环境,娇生惯养,不会家务,不会理财持家,到中国陌生的生活环境长期不适应。加上连生六子二女,且亲自抚养,日夜操劳,历尽磨难周折。

  她虽一生劳碌,所幸儿女大都事业有成,晚年由儿女孝顺赡养,晚年幸福安康,享年93岁,高寿仙逝。

  

  宋文蓂一家和母亲在郑州铝矿期间

  1951年后,宋光武病故,子女皆陆续成家自立,她便轮流在北京、济南、泰安几子女家居住。

  1953年至1956年间住文蓂家,1964年11月份从北京到郑州铝矿,后随文蓂到嘉峪关居住一段时间,1965年返回北京长住。

  

  宋文蓂一家和母亲在鞍钢期间

  1985年12月8日母亲在泰安病逝。母亲辞世的当时宋文蓂正在酒泉钢铁公司工作。

  宋文蓂,1927年生于北京西城区城隍庙街,他在八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在儿子中排行第六。

  他生出刚满月,即被母亲带到日本长崎,年底返回汉口。1929年随母亲到长沙。

  1932年第一次到祖籍湖南宁乡。1934年3月入宁乡县小学,1940年3月入宁乡县立师范附中。

  

  宋文蓂在湖南求学期间

  1943年3月宋文蓂入湖南楚怡工业学校采矿冶金科学习。

  这次学校求学期间,遭遇了一段艰苦岁月,即1944年在新化县白沙洲楚怡学校上学的第二年。日本军队打到长沙湘东一带。长沙附近各县,浏阳、株洲、湘潭、宁乡等县城相继沦陷。在校学生与家人失去联系,经济来源断绝,生活难以维持,学校停课。

  在此情况下,家在湘东,各县的学生集体联系到在新化县城设立的第九战区失业失学青年招致站,即在白沙洲设立的分站。该站给他们每天供应22两大米(16两秤)、三钱食盐、三分钱菜金。学生自己动手做饭。

  8月份战事紧急。又西迁到溆浦县溪口镇。当时正值青春壮年时期,营养缺乏,吃不饱肚子,身体虚弱。导致宋文蓂一生身材矮小、瘦弱。

  1946年12月宋文蓂入北京大学先修班学习。

  1949年9月,入华中人民革命大学湖南分校学习,此时参加革命,也算是本人职业生涯的开始。

  

  1950年2月20日离开湖南革命大学赴东北前合影

  1950年3月宋文蓂被国家分配至鞍山钢铁公司工作,先后任矿山部大孤山铁矿技术员、工程师。此工程师系新中国成立后冶金部系统第一批工程师,他同时担任苏联专家助手。

  

  宋文蓂一家、哥哥一家和母亲1958年在北京合影

  1960年9月国家冶金部将其从鞍钢公司调酒泉钢铁公司,任镜铁山矿地质勘探公司矿山处工程师。工作被直接分配到2600~3400海拔高度的镜铁山矿。

  

  1961年宋文蓂等地测人员在镜铁山

  当时恰逢国家三年灾害困难时期,甘肃粮食犹为短缺,酒钢缺粮。许多人不辞而别,纷纷东流,宋文蓂胸怀抱国之志,不忧不惧,携妻儿此时却从鞍山来到镜铁山矿坚守。

  在镜铁山一家四口住的是马甲房,四面透风,屋顶下土,进山不久,缺粮缺氧,当时供应的粮食是带壳高粱磨成的面粉,无蔬菜和食用油,更没有其它副食品,孩子解不下大便,一解大便就哭闹。

  厨房没有暖气,房中水结成冰块。加上气候条件差,高海拔缺氧,造成他面部和全身浮肿住进医院。

  病愈出院,粮食更加紧张。职工已撤的所剩无几。吃不饱肚皮,宋文蓂并不在乎。每天工作实地勘察照旧,一连几个月风里来雨里去,摸清了煤源,审查和核实了多个矿点。并与同事合作设计出酒钢十年远景规划。

  十年规划出来了,酒钢却宣布彻底下马了。

  1962年宋文蓂被冶金部调到河南郑州铝业矿工作,任郑州铝业矿山工程师。郑州铝业矿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均大大优于地处西部边陲的酒钢。

  1964年国家情况好转,酒钢按年产150万吨钢的规模恢复建设。冶金部又将宋文蓂从郑州铝矿调回酒钢工作。

  当时酒钢公司工作生活条件和郑州铝矿相比,差别极大。酒钢属初创时期,条件要艰苦地多。宋文蓂的妻子在内心也有抵触情绪。但是宋文蓂当时年轻富于理想和情怀,认为酒钢象一张白纸,正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最终说服妻子,还是服从了组织决定,毅然携带全家前往酒钢。

  

  宋文蓂1968年和同事在镜铁山矿工地

  1964年11月宋文蓂再次来到酒泉钢铁公司,任矿山建设指挥部镜铁山矿工程师。

  宋文蓂再次回到了镜铁山矿,立即投入了采样工作。矿体高度在2600到3300之间。当时上山又没有交通工具,每次现场勘察都得爬两个小时的山。几个月的努力艰辛付出,宋文蓂绘制出上百张地质原图,两千多个矿样,数千个数据,为采矿设计提供了准确的地质资料。

  

  1968年宋文蓂和同事在镜铁山矿

  1968年12月,文革中期,宋文蓂头上被戴上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特务三顶帽子。主要原因是他的母亲是日本长崎人。造反派要他交出手枪和电台,交不出来,宋文蓂尝遍了喷气式、钢丝鞭和老虎凳的厉害。

  他一度肋骨被打折,牙齿被打落。宋文蓂不堪痛苦和羞辱,用剪刀刺颈自杀未遂,被送医院抢救,造反派不能让他死,“革命”需要活靶子。

  这里需要重点记述一位医生,他是右派,来自北京平安医院。他看到从山上医院送来的宋文蓂,已是奄奄一息,双腿臀部及以下血肉模糊,多处粉碎性骨折,腿伤露骨,肌肉钙化,棉裤和双腿皮肉粘连一起,很难分开。

  目睹此情,触动这位医生的恻隐之心,医者仁心。他立即安排协调同僚施行手术,先做一条腿,一尺多长的刀口,取出一小碗碎骨渣,手术后几小时后,该腿即可活动,两日后再做另一条腿的手术。

  宋文蓂老人至今念念不忘这位医生,幸亏这位医生救了他一命,如果稍有延迟或马虎草率,可能就没命了,救了他一命,也就是救了他全家。没有这位医生及时出手相救,和宋文蓂相关的故事情节也就没有以后了。

  宋文蓂说我和我的家人,终生不忘这位医生的大爱仁心,他的大名叫谢金峰。

  九十年代后国家政治生态改变,谢金峰携家人调回北京,当时就职于北京石景山医院。

  宋文蓂此次伤情太重,自知腿部恢复到能爬山的程度,需要治疗休息很长时间,于是在病床上开始撰写《矿山测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全文12万字。使矿山地测工作从此有章可循,为后来的地测管理规程工作走上正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宋文蓂撰写的矿山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书

  此后两年时间宋文蓂在家养伤写书,此时酒钢处于再次停建时期,直到70年再次恢复建设。

  此处须作一补充说明,1970年国家和甘肃省计划会议确定了酒钢的建设方针,酒钢规模缩小为年产铁100万吨。同年10月1日。第一座1513m3高炉原矿入炉投产出铁,其他辅助公用设施也相应建成投用。

  这样从1958年建厂到1984年的26年间,酒钢历尽坎坷,三上两下,先后多次变更设计规模,长期以来有厂无铁,有铁无钢,工艺不配套,产品单一,连年亏损,发展缓慢。

  截止到1984年底。企业累计亏损达5.3亿元,成为全国冶金系统最大的亏损户。到九十年代才逐步扭亏为盈。

  企业开始生产,需要铁矿石,也需要技术人才,宋文蓂开始被逐步安排上班。

  他于1972年后被安排上班,其职称从工程师降为技术员。在办公室上班只作一些事务性技术含量极低的工作。此时的他心境犹如晚年的陆游,空怀壮志,却抱国无门。

  此时的宋文蓂4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此后的六年时光,基本无所作为,远离矿山和自已一生追求的技术,虚度六年时光,一直到1978年才被重新正式起用。

  1978年完全恢复了他本职工作,重新回到朝思暮想的镜铁矿山,恢复了工程师职称,补发了此前多年因降低技术职称而降低的工资。宋文蓂再次焕发职业技术的青春。

  

  八十年代宋文蓂(右一)和地质专家秦士伟(左一)合影于兰州

  他明白自己到退休还有十年左右时间,为国奉献的时间已经不多,必须好好利用人生最后这十多年有限时光,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自己恰似一头老黄牛,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事业二度焕发了青春,宋文蓂全力冲刺,数年间成就斐然。

  1988年宋文蓂被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离休前十年间,宋文蓂曾先后被选为第三届嘉峪关市人大代表,并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

  

  国务院授予宋文蓂的奖章

  他的个人业绩曾在《冶金报》、《甘肃日报》、《酒钢日报》上多次刊登。

  除此之外,还接受多家电视台采访并拍片,有中央电视台4台、甘肃电视台、酒钢电视台、《人民画报》,得到鞍钢、郑铝、酒钢三个单位的表彰。

  他退离后仍关心国家大事和单位生产动态。积极提出有关公司发展方面的建议,并接受许多单位的邀请,給青年职工做报告,用自己坎坷一生的经历现身说法。

  他本人于1988年5月离休并返聘。1990年6月再次离休居家,享受副地级离休待遇。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他的家庭状况:

  他于1955年与妻子陆紫英在鞍山结婚,婚后生育三子一女,即宋名灿,宋名虹,宋名晓,宋名玉,均已成家立业,且均在酒钢工作。

  

  宋文蓂一家三代酒钢人

  宋文蓂老人今年已95岁,现仍耳聪目明,思维清晰,一家三代酒钢人,四世同堂。

  和他交流结束我告辞时,我说宋老你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他发自内心地笑了。

  

  宋文蓂老人和作者

上一篇:高考押题卷有用吗?2023天星教育押题密卷,用实力为高考生助力
下一篇:蚊子最怕的“天敌”,居然不是蚊香?别不信,只需5分钟蚊子消失了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