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医学生培养了八年,为何还不会看病?
“现在患者红细胞比积是21%,你会选择输血吗?”
“不会。”
“18%。”
“患者严重贫血,我会输血。”
“你的意思是红细胞比积18%就该输血,21%就不需要输血吗?”
这段对话来自《我在美国当医生》一书,描述的是美国一家医院,考生参加住院医师培训模拟考试时的场景。“患者是活的,手术正在进行,一切都是动态的,回答问题也应该是动态的。如果用一个数据来决定是否输血,在临床上是失败的。”作者写道。
近年来,国内每年从普通高校毕业的医学生逐年增加,2016年至2020年累计毕业392万人。但一直以来,国内医学生培养面临着学制多、学位混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加强医教协同,落实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医学教育系统一直没有被清晰化。这也是为何国家花大力气培养很多医学生,但最终会看病的人没那么多的根本原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葛均波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学制多、学位混杂
张曼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广州当地一所有名的医学院,经历了“5+3”一体化培养,即5年临床医学本科和3年专业硕士,读研期间同时接受规培。2021年,张曼专硕毕业,如今成为广州当地一家三甲医院的乳腺科医生。
医学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性,国内外公认是由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连续统一体,其中,毕业后的医学教育又分为规培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两个阶段。专硕并轨规培的医学生,一方面在医院规培轮转,受医院管理,本质上又是硕士生,归学校管理。
读研期间,张曼要完成规培,才能拿到规培结业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专业硕士毕业证书、专业硕士学位证书,俗称“四证合一”。
张曼所经历的“5+3”一体化学制,是国内目前主流的医学生培养模式,2015年,这一模式在国内设立。当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从该年起,停止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调整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2017年9月19日,山东青岛一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三的学生,在上入学以来的第一堂局部解剖课。图/视觉中国
目前,国内医学生培养的学制还包括三年制专科、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下简称八年制)等。葛均波表示,八年制等同于医学精英教育,全国仅有十余家院校开设。但实际上,八年制学生用于写论文的时间只有半年左右,有的学生论文水平可能达不到博士毕业要求。
如果读完本硕,再读博士,同样面临这一问题。科研型医学博士一般三年毕业,第一年要学基础课,第二年做实验,之后,准备毕业论文。在葛均波看来,由于时间紧张,这一阶段医学生所写论文大多是重复别人做过的东西,缺乏创新。
苏州大学原校长、从事分子免疫学和病毒学研究的熊思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医学院培养的是经过医学教育、具有医学知识的学生。现在他比较担忧的是临床医学科学化的趋势。对八年制学生而言,除了学习基础课程和医学基础知识,毕业后还要完成3年规培,才能开展临床工作。规培要在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进行,有些医院接纳学生的数量有限,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在医学院教育后,有可能没机会完成规培,部分人最终会选择从事科研工作。
熊思东表示,现在很多高校的医学教育“眉毛胡子一把抓”,求高贪大,从三年制改为四年制,四年制改为五年制,如今甚至延长至十年制。这一基础上,有的高校还要求学生获得双博士学位,即MD和PhD,前者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后者为学术型的博士学位。“一刀切的医学生培养体制需要调整,并非所有医生都要8年甚至更久培养时间。”熊思东说。
在美国,学生本科期间要先读四年理工科或其他专业,再报考医学院,即“4+4”模式。美国“4+4”模式培养的医学生不一定非要写论文,毕业相当于MD。
高磊是美国一名心脏科临床医生,也是北美华人医师联盟主席、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ACC)。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美国“4+4”八年制医学教学模式也一直被美国业内诟病。有观点认为,这种培养方式花费更多资金和更长时间,并非培养医生的最好途径,而且,全世界只有美国这样做。
国内部分高校也在不断探索与美国类似的“4+4”学制。上海交大医学院早在2002年,开启了“4+4”培养临床医学博士模式,迄今为止,已连续招生20年。2018年9月,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式实施“4+4”学制改革,同年,试点班开始招生。但前述两所医学院“4+4”模式的招生人数一直不多。2023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别招生25名、18名。
在高磊看来,国内医学学位的复杂性反映在对医学生和医生的要求模糊,过度强调了科研的重要性,反而对于医生治病救人的本质有所忽视。中国在医生培养方面设置了太多学位制,打乱了自己的培养系统。
上世纪90年代,葛均波曾在德国学习、工作长达10年。1990年,他从上海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被公派至德国美因兹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1995年,他开始担任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葛均波认为,自己走了很多弯路。在他看来,应合理缩短医生的培养时间,让其在尽可能短时间内掌握各亚学科知识,成为一名好医生。
葛均波观察到,在德国,临床医学并非是大家熟悉的本科-硕士-博士制,而是类似于一个总学时为6年零3个月的大学学习课程,得到的毕业证书也并非一般学位证或毕业证,而是行医资格证。整个临床医学学习阶段被分为临床预备课程2年、临床课程3年、临床实习1年。临床实习阶段,要在各个科室轮转,出科室时,达到一定临床考核指标。
葛均波分析称,国内应把硕士、博士合并培养,因为单纯读医学硕士很难学到“真材实料”。一名医学生完成5年医学教育和3年规培,完全可以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5年阶段要学医学基础,3年阶段在每一个科室轮转学习各个系统的疾病,整个培养期间不硬性要求做科研。
规培该如何进行?
1994年,高磊从国内一所高校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当时他应聘到苏州的一家医院工作。“当时我注意到,苏州已经有比较好的住院医生培训计划,虽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从医学院毕业后,高磊入职苏州一家医院的心内科,当时先经历了3年的内科各科室轮转,涉及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细分科室。完成轮转后,才有机会成为专科医生。轮转期间,医院给每人发笔记本,接触的病历和临床操作次数都要记录清楚,每科轮转结束时,带教老师会在本子上签字。轮转具体安排由医院医教科负责,个人还是归属于心脏科,工资由心脏科发,还可以拿到心脏科的基本奖。每年卫生局会组织一次住院医生知识考试。
桂林医学院医学生毕业前的临床技能考核。图/中新
“这算是当地规培早期的雏形,总体感觉当时培训很正规。师生关系也融洽,老师愿意教学生,我获益匪浅。”在高磊的印象中,那时像胸穿、腹穿、骨穿等普通内科操作,他可以熟悉到闭眼操作。
2013年12月,原国家卫计委等7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国内正式建立、实施规培制度。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先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配套文件,初步构建起国内规培的政策体系,使其更具操作性。
《指导意见》指出,到2015年,各地要全面启动规培工作。到2020年,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须接受规培。
在熊思东看来,近十几年来,国内的规培是规范、成系统的,和较早开始实施规培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做得并不逊色。高磊认为,尽管现在规培整体做得不错,但各个地方没有同一性,出现复旦模式、华西模式、协和模式等,缺乏全国统一标准。
生活在南方某城市的李洲,现在是一名三甲医院病理科的副主任医师。距离他从医学院本科毕业,已过去20年。2007年,他所在的医院推荐他以定向培养的方式读研究生。李洲回忆,2010年硕士毕业时,正好赶上当地开展规范化培训的第一年,他所在医院那年也成立了儿科和妇产科两个规培基地。
李洲表示,一些医院开展规培,更多从自身需求出发,并未过多考虑规培后医生返回自己医院,规培内容是否对口的问题。
2017年,他曾到一座县城出差,当地一家医院院长告诉他,“我把医生送到你们医院规培。规培时在你们医院学习的是微创的腹腔镜手术,但县城医院没有相应条件开展这类手术。规培医生回到县城后,还要重新学习开腹手术”。在李洲看来,这样“不对症”的规培,使得培训完,医生回到所在医院的临床意义打了折扣。
葛均波分析说,目前,国内规培制度已完全建立,但执行时又存在问题。比如一名本科毕业的临床医学学生,不考研情况下直接进入规培阶段,需要在消化科、呼吸科等多科室轮转,之后通过执业医师执照考试,可以开始看病。但规培这3年,这名医学生没有学位,最后只能拿到执业医师执照。这和当时同一批考研、考博的医学生又有点“脱节”。
现在全国不同地方、不同医院的规培时间仍不一致,有的医院两年,有的医院三年。葛均波提出,这方面全国应统一,不能说在一线城市规培要三年,到了其他城市就降低标准为两年。
各地规培基地的水平参差不齐。熊思东分析,综合实力强的医院规培质量好一些,但全国医学生规培的规模很大,这导致这些医院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会向下级医院扩展。熊思东称,有的科室、有的医生带的规培生数量过大,他印象中,有的科室规培生数量则达上百名,甚至一名医生带的规培生就有几十名,导致规培医生缺乏精细指导。
“各个医院对规培把握的严格程度不一样。”张曼说,有的医院特别严格,严格按照规培轮科计划进行;有的医院很“划水”,规培医生3年都在自己导师的科室,如果医院完全不把关的话,规培手册都自己填,最后出科室的表格,找科室主任签字就能通过。
赵琳是上海市一家三甲医院的规培医师,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现在很多规培医生,都没上过临床,只会书本上的东西,可病人又不会按着书本生病。”
“规培生的收入并不高。”李洲说,他所在的医院,2010年~2012年期间,规培生一个月所有收入仅一两千元。现在他所在医院规培生月薪水涨到5000元/月左右,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医院的补贴。
广州工作的张曼算了笔账,她规培时每个月的所有“收入”大约总计2000元,这其中还包括学校发的助学金、学校每月学费返还等。张曼表示,各个医院规培待遇差别很大,月薪从几百元到几千不等。如果医院不提供住宿,这一收入在大城市租房都不太够用。
除了规培,近年专培的推广也在逐渐加大,即在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依据相关要求进行2~4年的专培。
2015年,原国家卫计委等8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2022年12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对于政协委员的“提案答复函”中提到,专培制度试点工作2016年正式启动,先后选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心血管病学、神经外科、内科危重症医学等10个代表性较强、社会需求较大的专科作为试点,共遴选224家专培基地,累计培训专科医师7500余人。
“进行过专培的医生,并不意味着水平就更高,大部分医院也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进行专培。”葛均波表示。五六年前,为和国际接轨,他联合其他几名政协委员呼吁,在国内成立专培试点。
在美国,学生获得MD学位后,进入住院医师培训阶段,不同专业时间不同,内科系统需要3或4年,外科系统需要5至7年。此外,美国医学从业者需要经过3次医学资格考试才能获得医师执照,考试内容覆盖理论和实践。
现在全国范围内,专培还没有正规化。葛均波认为,是时候回顾下,看能否制定一套标准化的制度,对什么人群需要专培、从什么阶段开始专培。通常,医学生毕业进入医院五年后,就可以申请升至主治医师。他思考过,是否主治医生职位以上的医生就不需要专培。不过,主治医生这一群体在医院占比很高,如果不进行专培,这一群体的知识面掌握得可能并不那么全面。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医生?
目前的医学生主要由三大类院校培养,包括综合型大学的医学院、传统独立的医学院、职业高中及大中专院校的涉医涉卫院校。熊思东指出,从数量上看,每年培养出的医学生足够满足全国需求。不过,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并非全部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因此出现毕业生多于医院需求的现象。
让熊思东明显感受到的一个趋势是,医学院对学生的培养方式是同质化的,都向培养顶级医生的方向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现在从事全科、社区医养结合的贴近老百姓的医生越来越少,而去顶级三甲医院成了大部分医学生梦寐以求的选择。客观情况是,现在基层医生高度缺乏,顶级的三甲医院很多医生挤破头却进不去。
“如今医学毕业生想进入大医院很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去年他所在的神经内科,接到了七八十份简历,但最终只有一个招收名额。李洲所在的医院在当地属于大型三甲医院,今年一个普通技术员岗位现在已有十几名硕士报名应聘。
李洲认为,规培的一些具体细化政策上,国家卫健委应更多征求一线临床医生的建议。他认为,虽然各地规培体系不一的现象虽已逐步得到纠正,但年轻医生为此付出不少精力和代价。
据张曼了解,她所在医院一些外科主治医生,主刀手术的机会很少。越是大医院,这种现象越普遍。张曼现在在乳腺科做的大部分工作,跟规培阶段其实没太多区别。她说,“就是能做一些小手术,有工资了。”
“医学教育体制改革,不是简单的缩短还是拉长医生培养时间的问题,而需要进行医学教育结构再造。”在熊思东看来,一方面,医生培养要有注重更扎实的基础,可以从非医学本科专业的大学生中选择要培养的人才,保持医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医生能获取更精准的医学知识,使其具备合适的岗位胜任力。
张曼所在的医院,想要进一步晋升,更多看的还是论文,发了多少篇研究,医生临床操作水平能力在晋升考核体系中并不占优势。“手术好坏无法量化,名头很大的医生,可能手术做得一塌糊涂。”她说。赵琳所在医院招人一般不招“四证合一”的医生,而是倾向于招收科研实力强的医生。
“国外基本上80%的医生不需要做科研。”高磊分析说,他有PhD和MD的双学位,但他在美国做医生十几年了,很少接触科研,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给患者看病上。
葛均波认为,不同医院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不一样。大型三甲医院承担了更多科研任务,对各地县医院来说,没有必要一定要考核医生的论文水平,或者将学位门槛设得很高。因为现在老百姓看病,80%的人到县医院,对县级医院而言,看好病更重要。现在很多医院要求医生既会看病,又会做科研,实际上没有必要。
葛均波指出,以美国为例,美国华裔心脏协会的医生,一般有自己的独立诊所,更多进行日常看病,不太涉及科研,也有一些专门做学术科研的医学科学家。哈佛医学院等高校学科带头人,可能两者兼顾。在国内,临床医生做科研,似乎是一种常态,也是国内人才评价和晋升的重要指标,想要改变这点需要从考核机制入手。
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开一个研讨会,由国家教育部、卫健委和知名学者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一起共同参与,一起讨论制定标准化的医学培养流程。因为这涉及到学科教育、医学专业知识的应用,需要各个领域专家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弄清楚弊端在哪,进行改进。
孙永安认为,医学教育体系改革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多部门配合推进。现在比较关键的是,尽快建立有效的临床评估体系,让临床医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临床疾病诊治,培养更多真正能看病的医生。
熊思东分析,要在医学生的结构和质量方面下大功夫,特别是前者。明确未来需要什么岗位的医生,然后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应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医生的需求。此外,应建立全国范围内医生岗位的预警制度,及时了解哪些医生岗位缺人,予以培养,避免时间上太过滞后。
(张曼、赵琳、李洲均为化名)
实习生李金津对此文亦有贡献
发于2023.3.27总第1085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医学教育改革,如何培养更多好医生?
记者:牛荷
举报/反馈大家都在搜医学生最好的出路医学生提升自己的方法学医3年无病不治,行医3年无病可治为什么很多人后悔学医为什么不建议学医为什么学医的人越来越少
发表
百度网友96026aeda
感觉现在做医生会看片子就行了。你肚子疼,医生会让你做这做那,然后看片子。
03-28 09:17
天津
举报
回复
1007
W雨之羽W
其实看片子也没错。如果你进入说肚子疼,然后问医生是什么病,他直接连片子(B超)都没让你做,就说你是拉肚子,吃点药就行了,你敢听他的吗?万一你是肾结石的肚子疼呢?万一是胆囊炎呢?(我就是瞎举例子,医学生或者医生别说我肾的位置不在肚子那,举例而已)。拍个片子,确确实实的告诉你,你只是急性的肠炎,针对这个病该怎么治,他就知道了。当然了,这确实会显得医生没有水平,因为会看片子,确定是什么病,知道吃什么药怎么治疗就行。但,毕竟人家说怎么治疗是系统学过的,不是那种门外汉告诉你怎么治疗。
03-28 10:32
北京
举报
回复
59
剧诗0Ex
看片子都不用,有些专家门诊,2分钟就看完一个,连病人的脸色都没看清,交钱去吧
03-28 09:51
湖南
举报
回复
40
全部141条回复
滨葵互联
想想以前的郎中,哪个不是早早的跟着师傅出去看病实践,还有师傅的言传身教。现在的医学生18、19岁才开始接触医学,差远了,还是批量产的那种
03-28 09:18
广东
举报
回复
436
850192152
以前的郎中,是经验主义,是不断试错和总结才有的言传身教,你愿意成为这个过程中的试验品吗?10岁的娃娃跟着老师傅行医到18岁,你有病敢去看吗?现代医学就是分析科学,分析科学自然要进行数据匹配,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03-28 10:19
湖南
举报
回复
20
百度网友998647f
不批量产,你可能生病自己好了都还在排队中
03-28 11:02
重庆
举报
回复
15
全部55条回复
chlovelxy
现在的博士硕士大多都是认死理,过于严谨。我朋友是个博士,做饭还得专门整个电子秤,我问他这是干啥,他说要用五克盐,需要用秤称出来
03-28 09:19
河南
举报
回复
963
真正的正义死者
你没有博士朋友,你也没上过大学,鉴定完毕。
03-28 13:56
四川
举报
回复
64
知之为知之ET
你的一个朋友 = 大多 ?
03-28 11:06
江苏
举报
回复
48
全部137条回复
来不及2009
看个病,跑医院4次,两次专家号,开了一堆检测,第二天去医院检测,然后还有个核磁再约,5趟下来啥结果都不知道,出结果再去挂专家号,6趟下来挂号费+检测费用3000+,还有后续未知的治疗费用;终于见识到什么叫知识可以赚钱了;上海仁济医院赚钱一把好手
03-28 10:15
浙江
举报
回复
650
hongxiafang
我从不抗拒医学检查,但是有些医院不治疗光靠检查敛财就实在让人看不下去,每次就把最赚钱的各自医学检查做完然后说“没有床位,不住院你这病治不好,建议换家医院住院治疗”这样的说辞把病人推走。既然没有床位何必把赚钱的检查全都开了
03-28 14:58
湖北
举报
回复
19
后悔的zxd
不只是上海吧,我感觉全国医院都这样
03-28 16:35
福建
举报
回复
12
全部35条回复
hongxiafang
医生只会开检查单,查血、查心电图、查CT、查彩超,看纸面结果。基本的望闻问切一个没有,病人面如白纸、寒战、发抖、高烧不退、心跳过速、肺有噪声、病入膏肓、都视而不见,而且心肺内科连听诊器都不会用,且常年不用、我说的是武汉的某些三甲医院、检查单最创收、一张单子三四百块,排队五小时做各个检查,看完单子说“你病得很严重,但是我院没有床位,你去别家住院吧,把检查费赚到位,把病人看病时间耽误了,还把病人往外一推,这是某医院的一贯伎俩”
03-28 10:08
湖北
举报
回复
308
残黎残黎
那是因为焦虑、因为医疗纠纷、因为法律不认可主观资料,医生就算知道你是什么病也要让去检查,所有检查单,查血、查心电图、查CT、查彩超等纸面结果都是客观资料,其它的都是主观资料,现实是一旦有任何纠纷或者病人有任何不理解,裁判只看主观资料。所以每次医疗纠纷都会让医生越来越谨慎,开更多的检查总是不会出错。所以你看现在移动、电信、银行等等都是一样的、签字、录像、指纹认证。
03-28 17:13
四川
举报
回复
18
祝一52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西医会这个吗?一点常识都没有
03-28 13:01
四川
举报
回复
8
全部17条回复
围观楼主不解释
现在患者红细胞比积是21%,你会选择输血吗?”
咱们不是医学生,凭借经验,既然你问了21%输不输血,那肯定是有国家标准答案的,盲猜是国家规定了20%或者19%,所以故意出的触雷题,无论这个学生回答什么,你都可以挑刺,比如学生说,21就输血,你就会嘲讽他,国家规定20呢,你浪费资源。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我在答题,我肯定是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啊,至于实际上手,你猜测我当了医生,我会不会提前输血啊??真当学生是傻子?就算他真的是傻子,等实际临床,肯定几天就明白的事儿。我看出题的才是傻子,非要贬低一手学生
03-28 09:27
辽宁
举报
回复
533
毋瑛琭7L
这问题问的没毛病,要考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变能力。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回答:如果病人仍处于出血状态,虽然处在21%,我还是会选择输血;如果病人最近两天稳定在21%,那我会继续观察。
03-28 11:52
新疆
举报
回复
18
柳月纷菲
本文作者说的很专业,强调治疗是动态的,这个题目是在考察失血性休克输血时机选择,红细胞压积动态变化反应的是休克的纠正程度,18%看似降低了,实际上是休克纠正的结果,这时候扩容或者输血很考察医生的判断能力。如果你是医学生,恰好说明了“读了8年书还是不能上手看病”这个问题
03-28 11:15
重庆
举报
回复
12
全部15条回复
明灭风烟
以前的那些赤脚医生,你让他们考医师证、写论文,可能很多人还搞不下来,但你让他们治人,那是随手拈来,归根究底,就是实践机会多,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经验。所以,医生的培养,更应该按照技术人员那套来,重实践轻研究,毕竟大部分老百姓需要的不是科研人员,而是能应急治病的技术人员。国内医学生培养,应该更下沉更贴近老百姓需求,让学生学好一些基础理论后,就先去社区医院实践,接触真正的全科,接触实际的病人,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形成一个全科医生的雏形,以后毕业了出来看病也可以立刻上手,而不是挤到大医院各科室轮转培训写论文,培养了8年理论一堆就是不会看病。先全科、后专科,再科研,这个路子更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
03-28 10:33
广东
举报
回复
151
jinnestate
你仿佛在搞笑,做手术只需要知道流程吗?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最基础的东西都是无数科学家的贡献,人体又不是器械,没有给你试错的机会好吗? 裁缝裁坏了一件衣服,还有的是衣服给你裁坏,你去人身上裁呗,你看吃不吃有编制的饭嘛
03-28 12:16
上海
举报
回复
15
jinnestate
以前赤脚医生多,所以人均寿命短,死的人也多。现在人口这么大难道是赤脚医生的功劳吗?现在医学生不是不会看病,是不轻易去下诊断,更慎重,现代医学是多个学科共同努力和结合的产物,不科研如何搞技术?我们不科研,国外有的是科研的人,所以人家制药人家造器械,人家有先进的科学文化!不学理论直接是实践?没有真理,实践去检验啥?
03-28 12:13
上海
举报
回复
8
全部16条回复
Amliang198
我真的觉得医院要管管了!现在的医生动不动就让你拍这个拍那个,结果上了一堆设备花了几千块的仪器费,只换来不到一分钟的诊断建议,甚至是说还不能确定,麻烦缴费再去做一趟设备检查,比如B超,CT啥的,再上一遍!真是不堪其扰!谁能管管!!!!
03-28 10:10
广东
举报
回复
342
百度网友4ea9d0c
其实很多医生对病情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出结果前心里就有数。但是仍然需要一些指标明确结果。因为并不是所有人所有病按经验按原则治就能好起来。如果提前做决定·,治疗效果不理想,被患者投诉乃至告的时候,没有ct没有b超这些证据在,跳进黄河都说不清。
03-28 15:43
浙江
举报
回复
15
又臭又硬的和尚
不搞清楚了就靠推定给你开药治坏了患者不还是要把医生告上法庭,有检查单子才有证据保护医生自己,说白了都是患者倒逼医生这么干的
03-28 10:36
江苏
举报
回复
15
全部28条回复
玫瑰年华456
你不让他上临床,不独立值班,他从哪里学看病,急诊科和120是个培养医生的好地方
03-28 09:23
山西
举报
回复
186
348201129
出个医疗事故,一生无法行医,哈哈哈哈哈,如今医患关系也很搞笑,总觉得医生是万能的,能起死回生,长命百岁。
03-28 09:38
福建
举报
回复
17
撒开那个大爷
这个东西,人人都有新手期,没有谁一上来就是华佗,开始可以跟老医师,然后观摩打下手,再从一些不是很关键的步骤慢慢上手,让老医师全程把着关,我觉得问题应该不会很大
03-28 10:36
山西
举报
回复
13
全部23条回复
来福士99aC
朋友有脚气,俗称“香港脚”,在德国进修时脚气发作溃烂,当地政府很友好,送其去著名皮肤科老医生治疗,老医生从未见过脚气症状,觉得十分严重,遂进行手术,术后依旧复发,再手术致朋友靠双拐移动,不得已回国医治,痊愈。
03-28 09:32
四川
举报
回复
179
上福云T
以前看过一则笑话,国外一名病人每天醒来觉得脚趾都是暗沉发黑,最后手术切掉,若干年后一名国内医生诊断为:袜子掉色。
03-28 11:20
重庆
举报
回复
11
darkskytime433
太扯了吧,德国医生没见过脚气?你的意思是德国人没脚气所以医生没见过吗
03-28 10:00
云南
举报
回复
10
全部24条回复
Fighterfor
还有几个医生会看病的,都是查血拍牌磁共振,能流程化和设备化的决不说一句话。病人一圈一圈医院转,排队检查。以前村里边医生很多听听也能下药治病。现在的很多医生,多说一句话都得累死人家。
03-28 09:37
上海
举报
回复
131
古明月夜
你认为听听就能下药治病?哈哈哈哈,对对对,医生是神仙,听你说完,就知道你肚子疼,究竟是胃溃疡,还是胃出血,还是胃穿孔,亦或者是胃炎,或者十二指肠胃炎,亦或者消化不良,亦或者胃肠功能紊乱……治病嘛,简单,给你开个四五样药,这里面总有一种能治你的病,就算没有一种对症的,只要里面加个止疼药,也保证你吃了立竿见影!你希望的是这种看病吧?
03-28 11:30
安徽
举报
回复
12
小驰20021001
村医的局限性现在已经被认识到了。滥用激素,一个激素针下去——神医,结果留下一堆耐药
03-28 16:21
福建
举报
回复
5
全部10条回复
说美颜
只学知识不实践,只能是说到什么都会,实践起来什么都不会。
03-28 09:11
广东
举报
回复
446
chimney1988
说的不错,那你家里人看病时,让实习生上来实践实践怎么样?
03-28 09:15
江苏
举报
回复
21
丶Crazy灬小猪s
也不能这个说,哪个医生都是这样一步步从学生过来的,也不是直接就会看病了,不过有些人有天赋而已。
03-28 09:27
陕西
举报
回复
9
全部18条回复
愈昂雄oA
工资啊!我朋友乡镇医院医生一个月算上奖金3000,我舅舅市四院一个月工资快2W,这下理解为什么要挤破头去大医院了吧
03-28 09:13
江苏
举报
回复
197
百度网友f70eab6
为杠而杠?
03-28 14:24
广东
举报
回复
赞
goojay
你舅舅没钱的话,是不是去你家吃饭?你负责你舅舅全家的吃喝拉撒?
03-28 10:16
四川
举报
回复
1
全部5条回复
无招剑术风清扬
华佗读的是几年制?明朝李时珍读的是几年制?
03-28 09:17
四川
举报
回复
85
百度网友5ba9843
所以历史上出了几个华佗,出了几个李时珍呢
03-28 12:14
吉林
举报
回复
11
古明月夜
他们在这个时代,水平还比不过一个普通医学生,你真当他们是神?一切都在进步,你只能看到古人。他们在他们那个时代,是伟大的!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找到个能背出小数点后几十位圆周率的小学生很容易,小学生不是比祖冲之强,而是这一切都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你认为华佗时代的医术就已经完美了,还是李时珍时代的医术就已经完美了?人家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继续发扬医术,你真的希望给你治病的是华佗、李时珍,而不是现代的医生?
03-28 11:25
安徽
举报
回复
8
全部20条回复
day梅仁杏
科技的进步就是传统技术的退化,望闻问切终将被时代淘汰。发点论文、看得懂仪器、只要开的药吊着你让你感觉到恢复又不让你完全好就是好药,就能继续赚钱。以前的村医确实比医院某些三流“专家”强。
03-28 09:46
辽宁
举报
回复
39
百度网友4c91a47
这么厉害呢,那以前人的平均寿命是不是比现在人高不少啊
03-28 12:12
福建
举报
回复
2
杀的个6
关键人家外面的人,在研究我们的传统医药。而我们却一直在自疑。自我否定!
03-28 11:58
山东
举报
回复
2
全部9条回复
爱生活更爱绿色食品
无论中医还是西药我感觉课程安排有问题,如果把有的课程提前学习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更能强化学习目标,比如中医先学伤寒论再回头学中医基础理论和药。西医先分科学习,再学基础课,肯定都能事半功倍。
03-28 09:21
吉林
举报
回复
36
爱生活更爱绿色食品
能上医学院的基础都不错,八年不能看病难道是学生的事吗?不应该找找教的原因。
03-28 13:32
吉林
举报
回复
11
wywrmfwwywrmfw
y
03-28 12:56
河南
举报
回复
赞
全部7条回复
小萌宝lh
现在看病流程:哪里不舒服啊(询问)——哦,先验个血吧,看看血常规(验血,等待)——在拍个片子,看看怎么样(拍片子等待)——哦,没什么事,挂点水,吃点消炎药就好——去挂水吧(去挂葡萄糖,消炎药)
03-28 09:29
江苏
举报
回复
114
果果cZ9
所以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好。去医院找找安慰。
03-28 16:05
重庆
举报
回复
1
百度网友e51cf85
你看不好的,他也看不好,不信自己总结下
03-28 15:55
上海
举报
回复
赞
全部7条回复
踏浪前行争朝夕
我再说个重要的现实案例:我们病人去照CT,照CT的工作人员很年轻,不知道是正式工还是实习生,都是白大褂,病人看不出来;CT机器上的防辐射垫子,从来没有人提醒病人应该怎么盖,要不要盖?为了完成今天的CT工作量,或者所有病人的工作量,都是很匆忙的叫病人赶紧上去,躺好,赶紧开机器做CT扫描;这是不是CT工作中的失误?还是害人?我想求证一下专家意见;
03-28 10:00
广东
举报
回复
78
章鱼小丸子Kity
不要做CT,现在大多数癌症都是CT扫描扫出来的
。
03-28 17:29
北京
举报
回复
1
海燕啊海燕590
我也遇到过一次类似情况,小孩要保护好。公立大医院一部分人还需要学习,就诊看病时多留心,
03-28 16:06
四川
举报
回复
1
全部3条回复
yang137chao
我从大小到大,被学校培养了10多年,成为了一名的保安
03-28 09:13
北京
举报
回复
239
就不起名的用户
少走30年弯路啊
03-28 10:30
山东
举报
回复
15
百度网友6cc56f1
10多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没上完?不当保安当什么?
03-28 09:26
山西
举报
回复
12
全部19条回复
jessica_ym
讲个自己的事儿,前天崴脚了,不太严重,能走能跑,就是脚踝处鼓了个包,想着去推拿一下,揉开了以免落下病根。我去了本地最好的中医院,结果人家大夫看都不看就说先去拍个X光片吧,我说你不先看一下?他说得先拍片子看你哪里有问题
一个中医推拿,只会看X光片,也是让人无语了。
03-28 10:53
吉林
举报
回复
27
妄想qu飞
我去看牙也是,我牙龈肿的,明明挂水消炎的事,医生看都没看就让我去拍牙片,牙片是和做ct的一起的,还得等人家ct做完医生有空才给我拍牙,好不容易等拍完了,医生瞄了一眼就让我去急症,让急症给我去开挂水的消炎药。我呸,真浪费时间浪费钱,还不如去小诊所。
03-28 16:16
江苏
举报
回复
赞
谢谢你的爱001
如果是轻微骨折,这个医生按你的想法去揉,你猜猜会怎样?
03-28 15:58
重庆
举报
回复
4
全部4条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上一篇:天心税务:结对共建聚合力,经验交流促发展
下一篇:八金二银二铜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
- 腾讯健康:联手迈瑞医疗助推行业高质量普惠发展
- 儿童友好|“红色传承”——金华市站前小学五年级秋季研学活动
- 考生、家长速看!云南省2024年高考11月5日起报名
- 巢湖市城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 10月20日起实施
- 自贡自流井区:密切家校合作 家校共育连心桥
- 防拐骗、防暴力、防意外……武昌水果湖二小这样教学生自护自救
- 七险二金!云南省属国有企业招人啦
- 烟台市区七个口袋公园年底全部交付
- 24日至25日,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部局地可达重度霾
- 自考学位证申请的条件是什么?
- 投资160亿元!德欧中心四川
- 贵州税务: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支持我省企业投入研发、鼓励科技创新起到重要作用
- 高通骁龙 8cx Gen 4 处理器跑分曝光,多核成绩逼近苹果 M2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益阳考区首次开考
- 初级会计证考试都是选择题吗?
- 大国粮仓装满优质粮
- 把课间还给学生,“圈养”并非长久之计
- 江门鹤山:“全链条”保障好“舌尖上的安全”
- 第十届晋江市中小学生“泉州南少林五祖拳健身操”会操比赛圆满落下帷幕
- 北京市开展2023年度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工作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 台庆74周年,广东广播电视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公益活动
- 原创CBA前三轮排名!郭士强压制老东家,新疆上升8位,北控连败露底牌
- 50%职场人群多受腱鞘炎困扰 使用人体工学键鼠有助于预防腱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