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历法和天文的发展和成就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4-11
手机版

  阅读文章前,劳烦您点击一下“关注”,以便您更好的参与分享和讨论,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其统治时间跨越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商朝时期,天文和历法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对商朝天文和历法的发展进行探讨。

  

  前言

  在现代社会,虽然已经有了精确的西历和太阳历,但中国传统的农历和节气仍然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农业、气象、文化等方面,不断地为人们带来便利和启示。商朝天文和历法的发展,也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历法体系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商王朝对“日”的认识

  商朝人对太阳的认识主要表现在:

  日食和月食的关系。据《左传》记载,商朝人认为日食是由天狗吃月亮引起的,是由于天神发怒所造成的。商代的历法中有“六岁见七月半,八月不雨”的记载。意思是说,当天狗吃掉月亮时,就会出现天降大雨的现象。

  

  2.通过观察日食,了解时间流逝的规律。《尚书·金滕》记载:“日有食之,月循圆而不失”。意思是说,太阳在每一天的每个时候都有圆缺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会改变,也就是说,一年内有十二个月(阳历),每个月都有十五天(阴历)。

  商朝人观察太阳是从一年中开始到第二年中结束的。商朝人认为太阳变黑是由日蚀和月蚀构成的,两者在发生时间上有规律可循。

  

  商代日食和月食

  关于日食和月食,《左传·成公二年》中记载:“太史令姜公明曰:‘今日之蚀,非有他也,天地之神将失位。’”这里的“天地之神”就是指“日月五星”,即太阳、月亮、五星的运行发生变化。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而引起的,实际上它们就是天体运行的现象。关于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在《淮南子》中有记载:“昔者夏禹王,朝诸侯于会稽,风雨所交,雷电所至,天昏地暗。禹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乃以天下为一大治。其日月之所照临也如是。”

  

  从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商代时期不仅有日食和月食的记载,还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总结。由此可见,我国在商代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日食和月食的天文现象。

  商朝天文学的发展

  商朝时期,天文学已经开始有了发展,商朝的文献中已经有了不少有关天文学的记载。商朝时期人们对天空中的星象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应用。

  

  商朝时期的人们对天空中的星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他们能够准确地观察到天空中的星座和行星运动。商朝时期的人们认为太阳和月亮是两个独立的星球,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用来推算时间。人们还能够预测日月食的发生时间,这一点在商朝的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商朝时期的人们认为日月食是由于天空中的神灵控制引起的,他们经常会举行祭祀仪式来祈求神灵保佑。

  

  当时对星历的研究也比较深入,通过观测天象现象,研究了太阳、月亮、星辰等天体的运行规律,掌握了一些天文学知识。他们制定了自己的星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商朝时期的星历分为四季,每季都有22颗主星。商朝时期的星历主要用来推算日、月和节气的位置。并发明了日晷、水钟等天文学观测仪器,使天文观测更加准确。

  

  商朝历法的发展

  商朝时期的历法主要是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商朝历法逐渐发展成为更为完善的周历。商朝历法的发展对中国古代历法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商朝时期的历法以夏历为主,夏历是一种农历,以太阳视运动为基础,每年分为十二个月。夏历的每个月的长度不一,一般为29或30天。以朔望月为基础,即以月亮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的周期为一个月。商朝时期的历法中,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初一是新月日,望日是每个月的15日。

  

  以干支纪年为纪年方法,由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的起始点不同,有"戊子年"、"甲子年"等,每60年为一个周期。

  商朝历法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法的进一步演变,商朝时期的人们注意到太阳视运动与四季变化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发展出了节气的概念,将黄道平均分为二十四等份,每等份称为一个节气,如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节气标志着一年中重要的时间节点,与天象现象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成为中国古代历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商朝天文和历法的影响

  商朝天文和历法的发展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学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商朝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日月星象与四季变化之间的联系,发展出了以朔望月为基础的夏历,并且注意到太阳视运动与四季变化之间的联系,发展出了节气的概念。商朝时期的天文学和历法学对后来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商朝夏历是中国古代历法的基础,它影响了后来的周历、汉历、唐历等历法的发展。夏历以朔望月为基础,每年分为12个月,月份的长度不一,因此在农业、商业等方面应用广泛。

  商朝人们发现了太阳视运动与四季变化之间的联系,发展出了节气的概念,这对后来的中国古代历法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节气是一种以太阳视运动为基础的时间单位,它不仅反映了天文现象,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气象、医学等方面。

  

  商朝时期的历法在周朝时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周文王以夏历为基础,将每个月的长度固定为30天,发展出了周历,这对中国古代历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周历的影响不仅限于中国,它还传播到了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

  相关的古籍和文物

  《尚书·尧典》中说:“帝曰:‘予欲观古之政,记以《诗》《书》、礼、乐记。予观其言,乃为之《太初》。《太初》曰:‘帝舜居止,命曰大正。司乃考惟日月星辰、五帝四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商王武丁在没有读过《诗》《书》和礼、乐等文化典籍的情况下,就用了自己的名字为历法命名。这段记载反映了当时天文学家已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科学知识了。

  

  圭表

  在殷商时期,人们已经懂得利用太阳的运行规律来观测天象了。当时的观测工具是“圭表”。

  “圭表”也称“日晷”,它是用来测量日影长度的一种仪器,由表架和圭表两部分组成,表架是由木制或石制的;圭表是一种平面刻有圆孔的木质仪器,利用它可以测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以此来判断日影的长短。“圭表”大约于公元前1400年前后开始出现在商朝,盛行于商代至西周初期。到西周时,开始使用一种更为精巧的天文仪器——“漏刻”。

  根据历史记载,商代在殷墟发现了大量的漏刻,这些漏刻有12个小孔,孔壁上刻有图案。在这些小孔里放入了小石块和小木条,当太阳升起时,通过这些小孔可以看到太阳在天空中移动的影子。

  

  商朝历法文物

  商朝历法文物主要包括夏历、商历和甲骨文等。商朝人民以朔望月为基础制定了夏历,其中"朔"指新月,而"望"则指满月。夏历的一年有12个月,一年共有360天。为了与四季相应,商朝人民在夏历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节气,如立春、惊蛰、夏至、秋分等,用来指示季节变化和农业的时机。商朝人民还开创了干支纪年,将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结合起来,共同组成了一个六十年的纪年周期,这个纪年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商朝历法的重要遗物之一是甲骨文,这是商朝时期使用的一种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卜辞和记录。甲骨文中有大量的历法记录,如各种节气、月相、日食、太阳高度等天文和气象现象的记录。这些甲骨文记录了商朝人民对天文和历法的深入观察和研究,为后来的天文和历法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甲骨文中还有很多与天文有关的记录:如在商代后期甲骨文中有一些文字表示东南方有星宿出现,即所谓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在甲骨卜辞中有一条记载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亡人邦(国)有大兵。”这是商王发出的命令;又如商代后期甲骨文中有“日出于东井”等记载。

  

  结论

  商朝天文和历法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学研究的开端。在商朝时期,人们开始认识到天象的变化和规律性,用观察、记录、卜筮等方法来预测天文和气象现象,为后来的天文和历法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商朝的天文和历法学成就不仅在学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商朝的历法和干支纪年方式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华文化中独特的时间记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笔者观点

  商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天文和历法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商朝的天文和历法成就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也为后来的天文和历法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吕承权《中国天文学史》

  李学勤《中国历史纪年考》

  杨洪基《甲骨学与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

  李治华《天文与历法》

  田晓红、魏敏《商代天文学和历法学的发展及其文化价值》

  黄守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演变》

  彭祖鹏《中国天文学史》

  刘胜楠《甲骨文的历法记载》

上一篇:毛泽东最经典和脍炙人口的诗词,至真至刚、至感至用……
下一篇:百强房企月度销售报告:3月总量弱复苏结构强复苏 头部房企表现稳定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