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4-15
手机版

  蚌埠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2月1日)

   

  一、2022年工作成效

  2022年全市科技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按照“两年大进步、四年上台阶”的总体要求,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锚定全年目标不动摇,全力推进科技工作稳步向前。获省科技厅通报表扬为“安徽省科技创新先进市”。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成效明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科技企业快速增长。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净增数突破200家,超额完成全年净增130家目标任务,总数突破700家,增幅达38%,总数、净增数均创历年之最。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258家,总数达795家,超额完成全年总数650家目标任务,增幅达48%,总数、增幅均创历年之最。

  ——科技攻关持续加强。中建材玻璃研究院“OLED显示玻璃材料关键技术开发”、中电科思仪科技(安徽)有限公司“高性能物联网综合测试仪”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北方电子研究院“面向新一代超声诊疗的高性能MEMS换能器芯片关键技术研究”获批皖北唯一省“揭榜挂帅”专项、凌坤智能“设施茄果类蔬果智能采摘机器人装备及系统研发”获省科技特派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揭榜挂帅”专项。“近零能耗建筑光伏围护结构技术研究与示范”等2个项目获批全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专项,数量居全省第2位。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支持,系皖北仅有。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智能消毒机器人冬奥会大显身手、UTG玻璃助推折叠屏技术发展、薄荷醇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登记科技成果771项,实现产业化应用450项,产业化率达58%,位居全省第5位,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技术合同登记2820项,技术吸纳输出总额221亿元,增长77%。

  ——科技合作不断深化。与宁波共建科技大市场。牵线丰原集团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开展聚乳酸釜压发泡项目合作,在蚌共建10万吨聚乳酸发泡生产线。组织华东光电、中建材玻璃研究院等单位参加“2022年中国(宁波)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支持宁波市创新团队申报省2022年度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项目。推荐泰格生物参加“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波)”,荣获最佳技术需求奖,并成功与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获得宁波250万元财政经费支持。

  ——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制定《蚌埠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蚌埠市贯彻落实省委书记郑栅洁系统推进科技创新工作通报有关任务工作方案》《蚌埠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方案》《蚌埠市贯彻落实〈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实施方案》《蚌埠市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等文件,系统谋划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构建以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一)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提升创新能力

  一是加大挖潜培育力度。不断充实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按照“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路径开展梯度培育,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二是加大高企扶持力度。在研发平台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等方面给予倾斜。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推动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利用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扩大规模,遴选培育科技领军企业。三是推动研发机构设立。2021年度全市纳统规上工业企业共828家,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269家,占全市纳统规上工业企业比例为32%,居全省第7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58%,高于全省平均1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我市2021年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48.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2.42%,均保持全省第5位,高于全省研发投入强度0.08个百分点。

  (二)聚力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是争取省级项目支持。“柔性玻璃一次成型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核心装备开发”等11个项目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等23个项目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上项目共获得省级财政支持3500多万元,资金总额居全省第3位。17个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居全省第3位。新获批5个引智项目(国家级2个、省级3个),项目数保持全省第3位。2个项目获得省同心科创工程项目。二是推进市级项目实施。制定《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发布《2022年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设置高新技术、农业、科技惠民、长三角科技合作等4个类别专项,立项36个项目,支持经费920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地市级科技特派员农业物质装备“揭榜挂帅”科技专项,首批“猪场精准饲喂成套设备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安徽科技学院成功揭榜,获得50万元经费补助。

  (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经济增长点

  一是推进蚌埠创新馆建设。集中展示我市创新成果、创新平台、创新政策、创新人才,全面系统地展现蚌埠创新成就,尤其是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大力宣传蚌埠的创新基因、创新品牌,进一步营造蚌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创新馆将于1月18日开馆。二是推动科技大市场运营。依托蚌埠创新馆建设科技大市场,整合创新链上的各类资源,为创新主体提供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全流程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常态化、精准化,促进一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三是深化科技成果交易合作。加强与中科院、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举办中科大、合工大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会,发布“表面改性材料”等20项成果,组织40余家企业现场对接,“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分流器”等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四是加快成果转化平台布局。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共建中关村蚌埠分园正式运营,4个成果转化项目已经落地。新备案海创空间、蚌埠中关村海外人才创业园等2家省级众创空间,全市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众创空间23家。高新区申报全省首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已经公示。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申请的安徽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已获备案公示。

  (四)着力科技人才招引培育,激发创新活力

  一是培育科技人才团队。坚持市、县联动,做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工作,推荐安徽京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的“MEMS智能传感器芯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创新团队”等12支团队申报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二是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加快推进科技特派员“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成果转化,全市选派科技特派员975名、建设科技特派团21个,实现了特派员对行政村和特派团对重点产业的“双覆盖”。全市科技特派员共领办、创办经济实体130个,直接促进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4800万元,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2785万元。全省率先选认107名大学生科技特派员来蚌就业工作。创新启动全省首个科技特派团专项行动,探索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总结分析产业发展问题35项,制定相应对策建议29项。我市管才林等10位科技特派员确定为全省优秀科技特派员,通报表扬数量位居全省第1。三是盘活高层次人才资源。组织高层次外籍专家赴安徽科技学院、蚌埠学院举办科技讲座活动。安徽中以农业科技公司获批省级引才引智基地。建立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入库长三角地区智能传感等产业专家5.2万多名,入库相关专利47万多个、相关学术期刊152万多篇、相关科研项目2万多个。四是组织创新创业大赛。积极组织实施中国蚌埠首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探索以赛招引团队、遴选团队新模式。举办第11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蚌埠地方赛,推荐泰格生物、配天机器人、芯智达、中微微元等10家企业团队参加省赛,其中泰格生物荣获省赛优秀奖。

  (五)强化政策资金扶持,提升企业获得感

  一是加快政策资金兑现。坚持市县(区)联动,对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科技创新券补助等412个事项,分两批下达了“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兑现各类资金补助共7830万元。二是推进惠企政策落实。严格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额共8.66亿元。三是加速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智能传感器基金、雏鹰基金组建工作,完成组建方案,拟报市投资基金决策委员会审批。帮助企业争取银行贷款,目前已在省科技金融平台注册科技型企业780余家,贷款金额逾13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研发经费投入后劲不足。二是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乏力。三是创新主体整体质量不高。四是创新驱动作用不明显。五是县区科技工作发展不均衡。六是科技队伍力量较弱。

  三、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县区科技部门,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主线,坚持转化为目的、坚持需求为牵引、坚持目标为导向,实施成果交易转化等10项提升行动(简称科技创新“2310”工程),力争“两年大进步、四年上台阶”。

  (一)坚持转化为目的,赋能经济发展

  1.成果交易转化提升行动。一是建立“1+9+N”新体系。以蚌埠科技大市场线上平台为主导,联合组建9家县区科技分市场和招引若干国内优秀科技成果转移服务机构入驻大市场,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基本覆盖全市的网格化需求梳理、技术对接、成果转化服务新体系。二是谋划“前店后坊”新模式。充分发挥蚌埠创新馆窗口作用,打造科研成果集中展示“秀场”。设置路演大厅,打造“一站式”科技成果转化综合体。设置科技大市场线下服务中心,集聚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中介、科技金融、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等专业服务机构。提供科研基础公共设施,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加快推进集成果展示、撮合、交易、转化、孵化于一体的蚌埠科技大市场的软硬件建设。三是拓展转化新思路。探索组建混合所有制投资公司,出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政策。将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作为县区政府领导、园区领导班子年度和任期目标考核指标。举办“双创汇”,开展科技成果路演对接。组织参加2023年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加速更多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

  2.对外合作交流提升行动。一是共建专业机构。协助各县区围绕主导产业与高校院所或专业技术转移机构开展合作,共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力争实现全覆盖。二是推进长三角合作。引导支持企业与长三角区域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开展合作,推荐争取省长三角合作专项资金支持。三是深化甬蚌合作。加强与宁波市科技大市场对接,建立科技大市场联动机制,实现科技成果、专家资源、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互通互联,组织企业参加宁波科技大市场举办的各种线上成果推介会,互邀参与当地重大科技活动。

  (二)坚持需求为牵引,助推产业创新

  3.产业创新发展提升行动。一是加快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推进科技赋能,整合省内外高校院所资源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开展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丰硕成果;梳理人才需求组织校园招聘,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进金融赋能,加快组建产业基金群,针对不同项目、不同阶段,提供精准支持;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丰富金融品种,满足企业不同融资需求。推进机制赋能,探索联盟招商、海外招商等新模式,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争取一批企业和项目落户蚌埠,不断丰富上下游产业链;设立专项资金,实施股权激励,进一步激发214所、驻蚌高校科技人员携带科研成果创新创业的热情;引导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建设,优先使用我市新型传感器,以场景应用促进新型传感器发展。全年实现产值75亿元。二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围绕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生物化工等四大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科技部门职能作用,向上争取科研项目、研发平台等政策向四大产业倾斜。与高新区探索建立科技产业园,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科研小试、中试放大、产业孵化、概念验证等服务。加强对国家(蚌埠)农业科技园区和固镇、五河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工作指导。

  4.产业技术攻关提升行动。一是优化科技项目。整合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进一步细分项目类别,探索增设应用基础研究等专项,试点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对与产业结合紧密的项目类别提高项目支持力度,推动科技与产业一体化发展。二是聚焦重点项目。加强对凯盛科技的柔性玻璃、中电科思仪的5G/6G通讯测试、中材的耐高温材料、康宁的药用玻璃等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积极协助企业争取省级科研经费支持。指导中建材玻璃研究院、41所、214所、壹石通、丰原集团、安瑞科、中科拓苒等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等领域争取省级层面支持。组织申报中医药科技攻关专项。三是深化校地合作。充分发挥驻蚌高校院所资源优势,依托科技大市场,整合创新资源,常态化推进校(院)地合作,助推企业创新发展。深化与合工大、中科大合作,征集企业技术需求50项以上,新签署校地联合攻关项目8项以上。

  5.创新平台效能提升行动。一是优化平台建设。推进浮法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支持现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参与省研发平台转建、重组、申报等工作,优化平台结构,助力我市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智能传感器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传感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培育。二是提升平台质量。推进华东光电、凯盛工程、依爱消防等企业创建省重点实验室。支持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和智能传感器产业研究院创建省产业研究院。帮助指导安徽凌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对标提升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三是建立平台梯队。培育中科拓苒、飞若药业CRO研发中心形成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后备梯队。强化农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提升怀远县省级创新型县建设水平,指导固镇县加快省级创新型县创建工作,支持五河县申报省级创新型县,今年实现省级创新型县“申、创、建”三级梯队全覆盖。

  (三)坚持目标为导向,增添发展动能

  6.科技企业培育提升行动。一是构建培育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入库工作,着力在优化服务、激发动力、鼓励研发上下功夫,不断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步伐,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路径开展梯度培育,争取芯动联科登陆科创板、希磁科技提交上市。二是加强考核督导。加强对中介机构、县区考核督导力度,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

  7.研发投入质量提升行动。一是强化研发投入导向。将研发投入作为市产业扶持政策资金支持、项目申报、平台创建的重要依据。结合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考核,引导县区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和建立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机制。二是加强研发投入统筹。充分发挥全市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统筹做好2022年度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统计工作。

  8.研发机构“清零”提升行动。一是落实“两清零”行动。逐户摸清我市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规上制造业企业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分阶段推进落实,2023年分别完成13家、7家目标任务。二是组建研发机构。以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的企业为重点,指导企业按照“六有”(有研发场地、有研发设施、有研发经费、有研发人员、有研发活动、有研发成果)标准,自办或与高校、院所或科技型企业合办研发机构,力争2022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比例完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37.2%的年度目标。

  9.科技人才引育提升行动。一是招引人才团队。加强与双招双引落户的人才团队对接,积极开展有关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力争全年推荐申报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8支以上。二是选派双链融合专员。支持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等单位选派一批双链融合专员到园区或企业兼任技术顾问、科技副总等职务,帮助企业开展技术需求挖掘,对接高校院所科技资源和人才团队,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是优化特派员队伍。对全市科技特派员结构进行调整,重点提高科研院所以及骨干企业特派员比例,在全省打造高水平人才占比领先的特派员服务团队。创建省级科技特派团3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4个。开展“科技特派员+党建”示范点建设。

  10.科技企业服务提升行动。一是强化科技政策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发展为方向,优化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对绩效不明显的政策事项进行调整,扩大研发平台支持覆盖范围,增加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金融等领域政策支持,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政策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二是加大科技政策宣传。通过新媒体、报纸、讲座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大企业对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力度,引导企业正确理解,合规申报,并帮助企业积极争取省支持科技创新各类资金。三是推动惠企政策落地。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四是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全力推进新增科技型企业在省科技融资平台的注册、登记,享受相关科技金融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科创贷”等业务,鼓励设立风险资金池,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优化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环境,围绕有研发活动、研发机构、知识产权等建立高质量的科技型企业“白名单”,畅通政银企高效对接合作,推进金融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加快推进智能传感产业发展基金、雏鹰基金组建,争取上半年正式运营。五是成立科技企业服务团。以“双倍增两清零一提升”为重点任务,制定《蚌埠市科技局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方案》,成立9个服务团,对口联系全市9个县区企业,切实做到科技工作“围着企业转、帮着企业办”,持续优化我市科技营商环境。

   

上一篇:为什么C++在2023年仍然是一门值得学习的编程语言?
下一篇:六安市2023年度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