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延安只有几年时间,却开创了一个时代的风尚!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4-22
手机版

  1942年1月,鲁艺音乐系举行了一场正规而隆重、具有鲜明学院派风格的“大音乐会”,被誉为“延安音乐演奏活动上一次空前的盛大的演出”。

  然而,这场让鲁艺师生引以为傲的音乐会,延安的听众们却并不理解。

  

  01

  延安普通老百姓并不懂什么叫文艺批评,但是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王仲方

  时任延安民族学院教务科 科长

  说女的唱得跟猫叫一样,男的唱得跟毛驴叫唤一样。这对鲁艺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与此同时,战斗在前方的八路军将士们也对文艺界脱离现实的创作情况提出了反对意见。

  延安文艺界多年存在的理论纷争和文学家、艺术家们表露出来的某些创作倾向,引起了毛泽东深深的忧虑。

  

  为此,毛泽东主动提出由自己负责文艺界的整风活动。1942年4月27日,毛泽东和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凯丰联名,发出了邀请延安一百多位文艺家参加文艺座谈会的请柬,其中鲁艺有40多位教师受邀参加。

  

  毛泽东以他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鲜明地指出了文艺创作的方向。

  

  陈晋

  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副主任

  说到底就是文艺为了谁,你怎样去为。为了谁?为了人民;怎样去为?就是要到生活中去,这样创作的作品才可能有一个大的正确的方向。

  1943年春节,延安城内热闹非凡。老百姓们突然发现,从前那帮“演起戏来装疯卖傻,唱起歌儿来哭爹叫娘”的文艺青年们,竟然扮上了陕北秧歌的样式儿。原来,这是鲁艺新成立的秧歌队走上了街头。

  在不断摸索中,鲁艺师生一改往日只重视大型节目和剧场演出的惯例,将视角转向群众,对延安传统的秧歌做了改良。王大化、李波、安波、路由四个人共同创作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节目——秧歌剧《兄妹开荒》。

  

  图:《兄妹开荒》剧照

  《兄妹开荒》引发热烈反响后,遍布乡镇山村的秧歌潮在延安拉开了序幕,诞生了一批接地气的经典秧歌剧。

  在窑洞中伏案写作的毛泽东听到坡下的锣鼓声,便放下笔走出来,兴致勃勃地和群众站在一起观看演出。

  02

  当鲁艺的秧歌运动在陕北高原上如火如荼地上演时,另一种艺术形式也在这块土地上发扬光大,那就是木刻版画。

  1942年10月15日下午,刚从南洋归国不久的著名画家徐悲鸿,特地从重庆郊区赶到市中心观看第一届全国木刻展览会。其中,来自延安的版画家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古元。

  

  古元是广东人,1939年进入鲁艺美术系学习。学业期满后,他到延安县川口区碾庄乡实习,艰苦的农村生活给了古元鲜活的生活体验。在窑洞昏暗的灯光下,古元创作出了富含生活气息的“农村小景”系列。

  然而,古元的早期作品并不受老百姓欢迎。

  

  蒋玉衡 古元夫人

  他那个画是在老百姓炕头上画的,老百姓就说,这个脸怎么是阴阳脸,一边白一边黑。

  古元采用传统“阴刻法”创作出的黑多白少的木刻作品,延安的老百姓并不喜欢。

  

  这样的情况,并非只发生在古元身上。很快,延安学派的版画家们都意识到了问题,开始在创作上进行革新。

  鲁艺的版画家们采用简练、明朗,融入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内容上更贴近陕北人民的生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图:延安学派的版画作品

  03

  1945年,鲁艺师生们准备创作一台新秧歌剧,以迎接即将在延安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接到任务后,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文学、戏剧、音乐等各个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寻找题材。这时,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晋察冀前线带来的故事“白毛仙姑”走进了艺术家们的视野。

  在时任鲁艺院长周扬的主持下,大家集体讨论了剧本的构思、人物设计和场次,然后分工合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编剧,马克、张鲁、瞿维作曲,王大化担任执行导演。

  1945年5月,《白毛女》开始在延安公演,连演30多场,场场爆满。

  

  一时间,《白毛女》成为延安街头最热的话题,甚至连毛泽东也会在工作间歇唱上几段《白毛女》中的歌曲。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建立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部署。

  鲁艺师生们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接受了新的任务,开始陆续告别延安,分头奔赴各根据地和新解放区。

  10月,鲁艺师生离开延安前夕,毛泽东前来送行。他鼓励大家:到东北继续办鲁艺,把延安的精神和传统带到东北去。

  

  由毛泽东领衔创办并培育成长的鲁艺,从1938年建校到1945年离开延安,虽然只有几年时间,却云集了大批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同时也培养出了大批文艺骨干,创作出影响至今,具有民族特征的精品力作,

  开创了一个时代的风尚。

  85年来,“鲁艺精神”及其所体现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成为新民主主义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前进指引,以人民为中心的“鲁艺精神”,永不过时。

  编审:王海涛 赵 ? 斌

  主编:钱希茜

  导演:郭 ? 岩

上一篇: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机电4工区轨行区实现移交
下一篇:“各科教师地位等级”揭晓,第一无可争议,末名亦在预料之内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