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张亮:运营人如何面对极速变化的时代?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4-22
手机版

  媒体多样化,个人时间碎片化的时代,如何通过内容获得用户关注,建立产品的竞争优势?王子乔老师,集齐了百度、阿里、腾讯工作经历的营销专家,欢迎来直播间听王子乔老师分享:如何用内容引爆增长?

  运营研究社

  第 3 场 读书会

  在做运营的你,有没有遇到以下这些焦虑的问题:

  35 岁就会面临职场危机?

  运营人会不会被 AI 取代?

  老板既要 KPI 又要活动不失品牌调性,怎么办?

  现在加入直播热潮会晚吗?

  ……

  运营社第 3 场读书会邀请到 80 分运营俱乐部创始人兼 CEO 张亮老师来为大家答疑解惑。他同时也是《从零开始做运营》系列丛书和《运营升阶笔记》的作者,对于运营有非常辛辣又独到的见解。

  本次共选取了 10 个运营人职业生涯的经典问题,以下来看精彩回顾:

  添加运营宝宝

  领老师 PPT,5 折买好书

  01

  A1:第一我们的这个人口结构,人群结构它在变啊,第二介质变了,我们依赖的环境变了。

  这些东西都变了,但是什么东西没变呢?

  就是对于运营从业者来说,公司也好,业务也好,运营岗位的价值在于一是提升产品的用户规模,二是提升产品的收入规模或者业务的收入规模,所以运营围绕的核心工作和目标其实是没有变的,那无非变的是就我们刚刚说到的人群结构和用户画像。

  所以我的看法是这样子,你去面对这些变化,面对人口红利的消失,大家从增量变成了要去做存量,那明显你的业务中心就不一定在拉新上面,而是在留存上面,而且是依赖于,你把留存的这部分用户的服务做好口碑,带来更多的用户。

  它整个的流量运转环节其实也发生了变化,大家需要关注——我有没有比过去更懂我现在的用户;我有没有更好去利用不同的介质;我有没有去搞清楚业务的重心已经发生了这个偏移,也就是你的工作权重,从动很多脑筋直接去挖这个流量本身,转变到去关注流量背后用户价值的兑现,这件事情会变得非常的关键。

  02

  A2:首先运营是打杂的,这件事情我觉得不用去反驳他,请大家记住一件事情,任何岗位的出现都有且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帮老板解决问题。

  那运营这个岗位为什么会出现,是因为关于产品设计的问题,关于技术开发的问题。都已经有人解决了啊。但是对于用户获取的问题、用户变现的问题是没有人去解决的,所以出了这么个岗位。

  你可能要去研究——哪些渠道怎么去获得,用多少钱去获得用户,所以它必然是打杂的,所以这件事情不要去纠结了。而且从我的角度上来说,你打杂越多,你可能越安全,因为公司的活你干得多,你帮老板的问题解决得多呀,所以你会更安全。

  那么 35 岁危机这件事情,有两类,第一类叫做上不去,到了 35 岁这个节点了,我走不上去,卡住了。第二类是 35 岁之后,有一批人想去跳槽的时候,他发现找不到跟他去匹配的机会了,这是两种现象。

  这两种现象背后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职场发展的一个陷阱啊,第一种我们管它叫做专业化。

  就是你把你自己的这条线做的特别精,你一个人可以打十个,因为你很精通,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第二个叫龙珠,就是你不停收集,希望能够召唤神龙,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你想要在一线跟年轻人去比竞争力,你是比不过的,那你能比什么呢?

  比行业的这个深度可以的,但是行业深度在国内的目前它有一个问题,就是经历过 Web 时代跟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大家会发现,虽然介质变了,但是好像 Web 时代的很多经验不一定能够平移到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里面来了,也就是说你的经验不具备这个可转移性,这件事情是需要我们能够带着先前的经验去转移,可以继续往下做,不然再专业,你的龙珠再多都没用,到这个时候,你必然会碰到危机。

  那么我的建议是:规划职业生涯,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时间点转管理。

  比如说给我 5 年时间。那 22 岁就对应 27 岁,我要做第一个管理岗位,这个管理岗位可能是基层岗位,可能是基层的管理岗位,但是我要做,你必须要想办法去在管理岗位上面去提升自己,然后等你真的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管理岗位上的时候,其实你的竞争力是有的,因为可能你的精力、你熬加班的能力,你拼不过年轻人,但是你可以管他们,你可以让他们帮你去拿业绩,这件事情非常重要。

  当然有人可能会问, 40 岁的管理者有没有机会啊?这个看你是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了,大家如果是要去切换到管理者,那就需要明白两件事,第一个叫做向上看我在为谁做事情,然后是向下看谁能帮我拿业绩,这个是管理者必须要搞清楚的 2 个问题。

  另外在现在这个时候,最近这 2 年到 3 年,给大家一个更直接的建议:就是不要裸辞。请注意现在你不干,你很有可能出去就是面对一个空窗期,还是一个不短的空窗期。

  职业规划的节奏配合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才说你要给自己明确的时间点,你说我 22 岁开始工作, 5 年 27 岁,那就意味着说我 28 岁之前一定要找到一个基层管理岗位。

  当你想要往上走的时候,我是不是得到一线城市闯一闯,那类似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件事情肯定是对的,叫做选择大于努力,这件事情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

  如何选对?你就要多看多听,然后多去交流,就是其实你跟同行业的小伙伴们都去聊一聊。

  我在 A 行业呆着,其实我是不知道 B 行业和 C 行业到底是什么情况的,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它是一个黑箱子,但是我要打开这个黑箱子怎么办?多看,多听,多交流之后,你会有一个初步的判断,第一个判断是说适不适合我,第二个叫做有没有前途,然后第三个叫做我干不干得了。

  03

  A3:很关键一件事情,就是你的上级如何去看待所谓的短期 KPI 和长期品牌影响力。

  可能大家会误解——就是只有 " 我 " 很通透,老板很短视,他就是想赚快钱,其实这个观点一定是错的。

  首先,轮不到你来规划,你只能去平衡,怎么平衡呢?听老板的,他说什么,你去做什么,这件事情从你的职场安全度的角度上来说,对你来说是最有利的。

  第二,是你执行完了之后,你可以坐下来跟老板聊一聊你的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说公司对我的价值判断只在于业绩本身,这件事情其实一定有错的,如果是在业绩本身这件事情上面的话,大家就不会去疯狂吐槽说为什么某某某能力一塌糊涂,可是他能往上升啊,很多人可能会以为说啊,因为老板喜欢听好话啊,这个能力不行的人他会画大饼啊,所以老板信了他的大饼啊,那我只能讲你把老板想的太笨了。

  实际上不是这个逻辑,我们刚刚说这个短期 KPI 和这个长期品牌影响力的背后叫认知。

  所以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一方面你要能展示出你的执行力,另一方面,你跟你的上级一定是要多聊的。

  因为你不聊,你的认知可能只会停留在不停完成业绩这件事情本身,你看不到背后的资源调动,你也看不到再往上层的这个战略规划,往下的分解动作。

  总之,从职场安全角度出发,先执行,从职场提升的角度出发,做完了之后再去跟老板聊,就这么回事儿。

  04

  A4:我们的纯互联网,它是很轻的资产,线上改改数据,改改文案什么的,及时反馈很快的。

  但是像那个制造业,拿汽车行业来说,领导宣布我们明天就能实现 L4 的自动驾驶,今天这个车机就要有一些新玩意儿出来,这句话说出去之后,下面会影响多少家供应商的业务和规划?这个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所以他做不到很快——今天想到了,明天就去做,后天拿结果,大后天我来优化,这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大家在关注行业变化的同时,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然后要有一定的预期和思想准备。很多大型的传统企业,越大的公司,其实决策都是越严肃的,但是不代表他不想做,这件事情很重要,我们也不是说这个传统企业慢,只是因为纯互联网太快了,所以这些节奏要适当的慢下来。

  越大的公司,他对于新业务的试错的忍耐度,其实都是有限的,比如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小红书跟那个小绿书,公众号的九张图这件事情对小红书会有影响吗?

  其实大概率不会有影响的,因为从来没有说一家公司用一个功能去打败人家一个整个公司的一整个业务,这件事情是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大家也可以认为他永远不会出现。

  也就是说,原先有优势的平台,我一定是站得住的,但是,我需要去关注这些新平台推出来的新业务。

  老板让你尝试新平台,你就可以去试,但是跟老板讲清楚,我的整个业务的分配逻辑是什么,我更多的力量还是在原有平台上的增长,我的一部分力量我会用来去尝试新平台,然后在这个里面你可以去向老板求助,有没有资源,我们能够在这个平台的新业务里面找到对接人啊,能够给我们更多的一个倾斜。

  05

  A5:内容这件事情都是有个特别关键的点,就他要么是给你种草,要么是直接做转化动作的。

  一样地方是在于,目标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一样的,但是公域和私域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是规则定义者的不同。

  公域和私域内容生产的自由度是不一样的,第二是内容呈现的深度其实也是不一样的,第三内容的价值利用率也是不一样的。

  所谓公域是广场,私域是你家。我们在公域引流做内容,有些时候有一种在给流量大平台打工的感觉,我帮平台充实内容,同时平台推给我流量,但是把用户引流到私域,到你家了,自然就有更多的时间和方法去介绍自己家的产品和更多的品牌故事。

  06

  A6:我们过去可以为了引流而引流,但是可能接下来老板对我们的考核,其实会越来越倾向于流量有效性。

  有效性就是把用户兜里的钱掏出来变成收入规模。那怎么去提高,我可能没有办法给一个非常笼统的回答,因为不同的行业是不太一样的,但有一个东西其实是一个有共性的,就是用户运营的逻辑。

  我们的产品对于用户,它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里面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去聊的。就比如说我是一个内容产品,那我面向的用户到底是一个求新的用户,还是一个求深的用户。如果他是一个求新的用户,那可能对我的产品要求就是,我每天都要有非常新的这个信息要给到这个用户,帮他省去的是翻阅各个媒体的这个时间,但是如果他是要求深的呢,我就不需要去追求这个内容新的程度,我可能需要去深挖。

  去关注用户动机的时候,你其实是在跟他做能力交换的。我满足你的需求,你交换你的用户行为给我。

  大家可以去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和自己用户的特征,自己去做一下判断,本质的就是我们想让用户从一个状态到另外一个状态,那你得拿捏住他到底想要什么,或者说他焦虑什么,这个很重要,而不是说我到底用什么工具,用 A 工具还是用 B 工具,用哪个平台,这都不是重点,我们还是要回到用户本身。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误解,满足用户需求就是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这个想法不能说错误,但是在具体的流程和转化提升上面,可能不一定好使。

  核心需求不一定是推进器,有可能边缘需求也是推进器,这件事情是要去洞察的。

  07

  A7:你面对 To B 的时候,企业其实是很现实的,他的利益点比较明确,如果我们做 To B 的产品运营的时候,不能真的去贴着 B 端的真实需求走。这件事情大概率是会失败的,所以在这个里面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

  其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走进 B 端客户,然后去听他们自己的声音,帮他们去成功实现他们的需求,那么就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用户的口碑。

  运营人就要关注老客户的转介绍的逻辑了,所以在这个点上大家需要去理清楚的就是 B 端的这部分的产品运营,其实有的时候会让运营同学的责任更像之前的 K12 的那个教育里面的逻辑,就是你怎么去做内容的生产和组织,让你的目标客户能够感受到产品的价值本身,然后怎么去服务好已经付费的这些客户。

  To B 的内容运营的打法有很多,第一种其实我们说的访谈类,其实就是案例,那案例就是我想让我的客户,我的潜在客户知道用我是可以帮助你成功的,然后第二类的其实是想呈现我自己的这个企业的价值观,比如说我去直播周会,在呈现价值观的同时,也在给客户去传递一些信息,就是所谓我对客户观点或者我对客户需求的尊重程度。

  拿访谈来说,比如说你卖 SaaS,你 80% 卖的是中小企业,然后其中 20% 是大型企业,其实这 20% 大型企业,它的访谈一开始的时候对于中小企业好奇心是很重的,但是多了之后他们就会发现是说没有可复制性,效果天然的不对等,所以有的时候会做穿插的内容分享,有的时候聊一些大的企业,过一段时间聊一个中小型的,然后再去聊大的企业,其实你是会需要有内容的这些设计和安排,然后在这个里面最重要是,你不要把一个访谈变成了这个企业 " 自嗨 " 的宣讲会。

  08

  A8:如果是从对企业的建议来说,一定是可以的,但是这个关键的还不是第二个问题,不是什么样的企业适合,而是说企业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去适配自己。

  比如说我是教人家养鱼的,朋友圈里面加的养殖户够多,我就应该做视频号,为什么?

  因为视频号逻辑是从私域能冷启动的,一旦你一个直播开出来,如果你的私域没人看,你大概率的不会得到平台推荐,没有平台推荐就不会有更多的人看。

  我自己本身啊,我作为创始人也好,市场负责人也好啊,我现在要去选直播平台,如果说我自己的号,朋友圈里面没有这么多养殖户,那我一定不能选视频号,我可能去快手去争夺一下这个公域流量,然后做点投放。

  但是你作为企业家做 IP 的时候,你说我选了一个抖音,那这件事情可能就会有一些问题啊,除非是说你的观点特别的犀利,然后你讲的东西特别的有趣,或者你这个人长得特别的好看。否则的话,你用抖音可能都不是特别的合适,所以你去选这个平台的时候,要根据企业的目的去入,企业如果说我要卖货,那我觉得是选抖音跟达人合作,可能就会优于在视频号上自己做。

  如果是说你要做教学,你要做下沉市场,那可能哪怕是在拼多多上直播啊,你可能都比在抖音、在视频号上直播要来的好。如果你自己本身有充足的私域流量,那你当然应该优先选择在视频号上去做直播,其实逻辑是这么回事。

  09

  A9:首先,AI 永远代替不了需要背锅的场景。话糙理不糙。

  我觉得 AI 这件事情呢,对运营人其实是好事啊,它一定不是坏事。目前来看,它不是大家幻想的那个强人工智能,它还是一个弱人工智能,所以它还是个工具,这件事情是在目前为止是笃定的。大家对 AI 的一个信任,其实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一个时间。

  我们刚刚说过,任何一个职位的诞生都是要帮老板去解决问题,那首先 AI 不可能帮老板解决所有问题,那 AI 也不可能去帮技术,帮产品去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这个里面一定是有一个空间是让运营去发挥的。

  第二个其实大家要想一想,我们并不是第一次面对这个问题。抖音的算法是不是很牛?那这类的算法出现了之后,难道抖音就没有人做运营了吗?其实要做运营的这些活反而多了呀,抖音的算法很牛,但它的内容很多,于是呢,有一部分运营下沉到了去做审核,还有一些运营往上走去做创作者管理了。

  10

  A10:其实我会劝大家尽可能别把自己变成超级个体,太累了!个人品牌这件事情,坦率的说我认为,与其大家去执着于个人品牌的 IP 建立,不如去想一想怎么增加被动收入。

  做个人品牌那无非就两种东西啊,第一种东西叫做行业地位或者行业认可,那这件事情是不是一定要通过这个去打造个人品牌来实现呢?不一定啊。

  第二个其实就是名声,我刚刚说你赚钱这件事情大概率都不能通过写书来实现,但是你的影响力是可以通过写书来实现的,我刚刚说我不太建议大家成为超级个体,是因为我发现这个超级个体在转向管理的过程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

  我的个人经历告诉我,凭超级个体本身是成不了事儿的,然后有很多的东西,其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有很多的外部配合。

  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大家可能对个人品牌、超级个体有一些误解,我个人的选择其实是往后面选,不往前面选啊,然后我也希望大家呢,也尽可能的往后面多思考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PS.媒体多样化,个人时间碎片化的时代,如何通过内容获得用户关注,建立产品的竞争优势?王子乔老师,集齐了百度、阿里、腾讯工作经历的营销专家,欢迎来直播间听王子乔老师分享:如何用内容引爆增长?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反馈问卷,告诉我们你还想知道的运营知识吧!

上一篇:“刻舟求剑”治乙肝,再多治疗也枉然
下一篇:西交大苏州附中4月22日校园开放日丨相约西附,遇见美好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