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心理资本是否可以预测学业成就?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5-02
手机版

  

  文|箫紫圜

  编辑|阿巴阿巴

  

  满足青少年在生活环境中的基本心理需要被认为是促进他们最佳适应和提高学业成就的主要因素。

  在基本心理需要获得满足后,青少年会处于较活跃的状态,可以更高效地实施各项功能,实现积极的成长与发展。

  

  但如果基本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青少年也许无法呈现出积极健康的状态,甚至难以达到理想的发展状况。

  自主、能力和关系需要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关系需要满足最低,胜任需要满足最高。初中生的心理资本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乐观最高,希望最低。

  中学生的自主需要满足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渐降低,能力需要满足和关系需要满足的发展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高的“V型”趋势,即相较初一、高一学生而言,初三学生的满足程度最低。

  男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显著低于女生。初三学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低于初一、初二学生,男生的韧性水平高于女生。

  

  何安明和张钰睿的研究却发现,中学生的心理资本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并且男生的心理资本水平高于女生。

  中学生的年级越高,其自主需要满足水平也越高,而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满足的年级差异并不显著;男生的自主、关系满足程度均显著高于女生。

  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初中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年级、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当前关于初中生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心理资本现状调查的研究结果尚存在分歧,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青春期是认知和社会成熟的重要阶段。鉴于初中生在学校的需要满足与其学习和社会成果密切相关,因此知晓和确保初中生在学校的心理需要满足显得尤为重要。

  

  并且,中学生处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关键阶段,其身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担负着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的多重压力。

  资源保存理论指出个体充分运用各项资源来承受来自各方压力的必要性,而心理资本正是管理和调整其他心理资源以取得理想成功的关键性基础资源,有利于中学生调整身心状况,实现积极发展与健康成长。

  中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心理资本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机制有待澄清。学业成就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具体表现,是衡量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也是体现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和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业成就是青少年群体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其随后的教育经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认为学业成就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它关系着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关系着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较高的学业成就能够帮助个体提高自信心,进而实现成长过程中的良性循环,较低的学业成就则具有预测个体很多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

  

  积极的学业表现对学生高中甚至未来的长远发展都有着积极影响,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升学和未来规划等。

  立足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学业成就可能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并且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中的能力需要满足和关系需要满足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理资本会对学业成就产生影响,这在学生群体中得到了验证。

  至于中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是如何影响学业成就的?中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也会通过心理资本对学业成就产生作用。

  国内外部分研究只关注了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没有涉及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和韧性等维度。

  同时,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心理资本与学业成就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国内研究中仍亟待进一步补充,缺少本土化的实证研究验证自我决定理论。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心理资本作为学业成就重要的内在影响因素,对于学业成就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探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心理资本与学业成就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深入探索学业成就的内在影响机制。

  初中生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心理资本是否可以预测学业成就?初中生的心理资本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学业成就之间是否起到中介的作用?

  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二:初中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和心理资本可以正向预测学业成就;初中生的心理资本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学业成就之间起中介作用。初中生心理资本的干预策略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呈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交织错杂的心理发展特征。

  青春期是个体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关键阶段,心理资本的提升能够帮助他们应对来自家庭、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达到健全人格品质的养成之目标,促进中学生对于学习的全神贯注与全力以赴。

  虽然国外关于心理资本干预的理论及相关模型已经比较相对完善和成熟,但是国内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所以为了能够给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培养创造有效和具备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未来应当实施以不同群体为被试的干预研究。

  

  在针对心理资本的探索与开发过程中,PCI模型应用比较广泛。PCI模型的应用虽然多面向企业员工,但在大学生及部分中学生等其他群体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验证。

  比如,基于PCI模型的团体干预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具有有效性,主要表现在自我效能感、乐观和韧性3个维度上。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同样能够有效提升高职生心理资本水平,并且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针对留守中学生的心理资本干预研究也发现,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干预后,实验组中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接受辅导前的得分。

  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多应用于企业群体或者大学生群体,应用于初中生群体的干预研究相对较少。

  

  但心理资本处于较高水平时能够帮助初中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并成为他们身体发展和心理成长的“催化剂”。

  同时,在心理资本干预形式上,以往多以团体辅导的形式为主,亟待制定多元、丰富、立体、创新的中小学心理资本干预方案,从而填补中小学团体干预的缺陷和不足。

  学生个体情况存在差异性,个体心理咨询的介入优势在于对学生个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提供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实现调节负面情绪和行为的目的的治疗方法,具有短程、高校和结构化等特征。

  

  其包括团体、个体、网络等多种形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是采取团体的形式来重组认知的治疗方式,个体认知行为治疗则是指治疗师一对一关注来访者的想法、行为与情绪的治疗方式。

  CBT能够鼓励个体发挥自主性和获得改变的掌控感,为改变带来希望,多项研究证明了其对个人消极情绪等心理问题的有效性。

  它旨在提升来访者对自己心理问题的掌控感和自主性,帮助来访者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证明CBT在青少年群体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验证了CBT在未成年人咨询实践中的有效性。

  

  初中生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总体水平较高,大部分初中生的自主、能力和关系需要满足均处于较高水平。

  根据阶段环境匹配理论,大部分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于自主、能力和关系的需要持续增强,因此对初中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显示出较好的发展趋势,从社会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都开始注重提高中小学生主动面对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交际的能力和多方位全方面发展的能力。

  初中生在相对开放自由的学校与家庭中学习生活,除了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外,还有部分时间可供自己支配与安排。

  

  他们在闲暇时间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发展自己的课程兴趣,自主需要与能力需要得到了一定的满足。

  并且,初中生父母大多接受过较高的教育,互联网又提供了便捷的、丰富的育儿教育资源,更多的父母不再会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

  大多都能尊重、聆听孩子们的内心真正需要,理解和支持孩子们的自主选择权,欣赏和鼓励孩子们表现自己的能力特长。

  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更能体会到来自周围人的关爱,与接触的人相处融洽,自信乐观,积极上进,满足其自主感、关系感和能力感的需要。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3中考有调整,550分以下陷入困境,重点高中希望不大
下一篇:多国政要访华后,耶伦迫不及待定调中美关系,两个领域先迎来破冰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