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浦江人丨陈琪:两处浦江 一生情怀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5-04
手机版

  开栏语

  越来越多的浦江人以开放进取的精神,走向五湖四海,开拓创新,为国家作贡献,为家乡添光彩。今年4月30日—5月1日,我县将召开第二届乡贤大会,请来在外的游子们共绘美好愿景,共谋发展大计。从4月15日起,《浦江发布》将推出专栏——《五湖四海浦江人》,展现优秀乡贤代表风采,介绍他们对家乡的关心和支持。

  浦江作为书画之乡,有着浓厚的书画氛围和文化底蕴。从古至今,浦江书画的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更有一大批知名书画家活跃在全国各地,陈琪就是其中代表性人物之一。从浦阳江畔走到黄浦江畔,他在一个又一个绘画领域开拓前行,用艺术歌颂时代,以笔墨宣传家乡。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国展中心迎宾厅一幅巨幅国画《春风又绿江南岸》给来往观展的人们留下很深印象。这幅由陈琪主创的巨制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青绿山水画作品之一,水润灵动的春日江南图景展示了时代的精神节奏和至诚至美的东方情调,一经亮相,就吸引了各国目光,为笑迎八方宾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希望《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件作品,给大家带来春的希望、春的消息。虽然是全景式水乡,但又收纳许多细腻的景别。人们走近了看,会品味到水乡人生活的情趣,甚至会想去中国江南各处走一走。”陈琪说。因为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与笔法紧密相连,江南的乡愁情怀和诗意美学随之而来。

  作为浦江县浦阳街道陈逢坑村人,陈琪从小就生活在如诗如画的江南农村。书画之乡的濡染熏陶,让他幼年就喜欢上书法和绘画,也为他的艺术人生指明了道路。20年的军旅生涯,让陈琪从一个美术的业余爱好者真正成长为一个美术创作人员乃至艺术家。1985年,陈琪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开始系统地学习艺术理论和实践创作。这段时间,他沉下心来,在中国传统文化厚重深远的艺术积淀中,探索大师的高度,寻找自我的位置。

  2000年,陈琪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主持上海美术家协会的工作。上海“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对陈琪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外部环境和精神元素,成就了他花鸟画创作的独有大格局与大胸襟。从艺50年来,陈琪一直潜心书画,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以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为根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陈琪在艺术追求上求新求变,但是所有的创新又植根于传统土壤中,有着扎实而又深厚的文化沉淀作为营养基础。在陈琪看来,学传统能不能走得进去,能不能打得出来,关键在于积累:“一块就是传统积累的深度和广度,另一块就是对生活的理解和经验。”

  对于内在的积累,陈琪提出“三画”理论:画思想、画修养、画意识。画思想是要求艺术作品有思想内涵;画修养是要求艺术风格必须在深厚修养的基础上形成;画意识要求画面的呈现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对于外在的积累,相对于其他的中国画画家,陈琪尤重写生。“我最看重的就是到生活当中去写生。写生所观察到的、理解到的,才是你自己的。我现在这种风格的创作方法和形式,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生活当中都有,就看你能不能观察到,能不能认识到。”石涛云:“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画中诗,及境趣时生者也。”陈琪的画作,是对自然的感悟,是对自身的思考,两者合一,自然独出机杼,气韵生动。

  身为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琪一直致力于推进上海书画艺术的进步,同时也为家乡的书画发展贡献力量。故乡如画,故乡入画。这些年,陈琪创作了许多与家乡有关的画作,从开办各类画展到捐赠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浦江两岸尽春晖》,每一件作品都流露着满满的乡土、乡情与乡愁,也用实际行动回馈家乡,助力“诗画浦江”建设。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头,陈琪对故乡的情怀也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里。定居在上海的陈琪,由于工作繁忙,早些年基本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随着父母年事渐高,如今的他,隔三差五就会回老家看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浦江、宣传浦江,他经常带着各地书画艺术界的朋友来浦江,沉浸于家乡的山水风情和乡土人情,乐此不疲写生创作。现在,浦江山清水秀,城乡处处皆画,步步是景,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让陈琪深感自豪。

  生长于浦阳江畔,生活于黄浦江畔,这位尽得“墨韵书香”之风的浦江人,用画笔描绘着浦江两岸独特条件孕育出的深厚文化,向外界传递出一张烫金的城市名片,努力向世界展现正生机勃发的中国气象。

  更多权威资讯,请下载诗画浦江APP

  记者 | 吴盛熠东

  编辑 | 吴晓阳

  原标题:《五湖四海浦江人丨陈琪:两处浦江 一生情怀》

  阅读原文

上一篇: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工匠阅读”蔚然成风
下一篇:原创樊振东、孙颖莎获男女单冠军 WTT新乡冠军赛2023圆满落幕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