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前如何引导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爱好?我总结了三大原则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5-17
手机版

  原标题:15岁前如何引导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爱好?我总结了三大原则

  

  文丨张华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兼CEO

  整理自少年商学院视频号直播

  在引导孩子找到兴趣爱好的路上,大家都遇到了哪些难题?怎么解决的?

  在开始给大家分享方法技巧前,我想先讲三个小小的故事案例。

  第一个案例来自于直播间连麦家长的分享,给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她提到一个观点就是,做“傻白甜”的懒妈妈。她的孩子曾经初中三年沉迷于玩王者荣耀,但她没有急于去禁止孩子玩游戏,而是通过观察倾听,了解孩子在王者荣耀里面喜欢充当什么角色,还有在日常生活中跟同学交流交往时,呈现出来什么特质?然后再使用一些提问技巧和测评工具,帮他去梳理人生目标和理想,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后来这个孩子从一个在同学、老师、父母眼中的一个所谓坏孩子的形象,转变成了一个梦想要去保家卫国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在妈妈的鼓励之下,重新焕发能量,眼里都有光了,这就是我说的“有目标感的人生闪闪发光”。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黑客学习法”的,我给大家分享过一个TED演讲,一个13岁的小男孩小学的时候因为厌学而休学了,三年没上过学,所以东西都是自己在家自学。然后他有一个兴趣爱好就是滑雪,目标是成为一个滑雪高手,未来可能在奥运会都能展现才华。那么他就思考怎么成为一个滑雪高手,需要具备什么知识、技能和品格?

  然后他一边检索信息,一边看一些名人传记,还有让父母帮他去找一些滑雪教练或者是滑雪爱好者,去向他们请教。他在演讲的最后说了一点我印象深刻, 他发现要想滑雪玩得好,要有充分的数学、物理知识。所以他发现过去在学校里面都是老师给我们灌输知识,但当自己去发展兴趣爱好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学科知识的。

  换句话说, 当你把学科知识学好的时候,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过去我们觉得学习太压抑了,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现在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可以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三个案例就是我自己,我在河南农村长大,那时候村里面没有高中,后来连初中都没有了。所以学习的动力就是要努力学习,出人头地,看到更大的世界。每天就是埋头学习,特别压抑,像个学习机器,不会跟同学交流,本来性格就内向。所以连我爸也很难相信,小时候这么不善言辞的人,怎么后来会做了记者,还跟全世界这么多企业家打交道,甚至还做了十年的创新教育,现在每天在直播间跟家长一分享就是三小时起。

  我突然发现,虽然我小时候那个成长环境很压抑,但是我对世间万物是有极大好奇心的,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很神奇,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那么我选择做记者和教育就不奇怪了,因为前者是跟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了解别人的人生,然后再抽离出来去记录、观察,交流;后者则是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学习。如果说这是一个爱好、一种潜质的话,好像是在小时候就被隐藏了。

  我想问这三个小故事,大家听到了什么?我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我就是想告诉大家,这三个故事跟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相关。那接下来呢我会从六个小话题切入,来带大家拆解究竟如何帮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爱好。

  第一,为什么要发展兴趣爱好?

  第二,引导孩子找到兴趣爱好的三个原则是什么?

  第三,最简单的找到孩子兴趣爱好的三种方式是什么?

  第四,家长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

  第五,全世界的家长在引导孩子找到兴趣爱好是怎么分类的?

  第六,怎么样从兴趣到人生志趣?

  

  关于如何引导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爱好 ???

  点击「 预约」查看更多干货分享 ??

  为什么要发展兴趣爱好?

  我总结了三句话:

  1、找到孩子兴趣爱好,能够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

  一个人呢总要有兴趣爱好,找到了之后他就会觉得天生我才必有用,他对喜欢的事物也会沉浸其中,发自内心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2、能够引导孩子积极的学习探索,提高成绩和表现。

  就像前面那个使用“黑客学习法”的小男孩,他不想上学,更不喜欢数学和物理。但他就从自己的兴趣爱好滑雪开始,喜欢上了物理和数学,说明当你找到兴趣爱好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通之处时,孩子就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了,兴趣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3、真正的兴趣爱好里面藏着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从兴趣到志趣,能够找到自己天赋优势或者被隐藏的天赋优势。

  所以这三个关键词分别是: 心理健康、成绩表现、人生道路。

  引导孩子找到兴趣爱好的三个原则是什么?

  三个基本原则说来容易,在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跳到一些误区里面。

  我个人归纳了一下, 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十二岁之前,广泛兴趣,宽进宽出。

  什么意思?就是孩子十二岁之前,尽可能给他机会去尝试各种各种兴趣爱好,无论是体育运动、琴棋书画,还是我们说到的哲学、科技、人工智能各种。请注意,这里面有个潜台词,不要一说发展兴趣爱好,就谈到要去报兴趣班,很容易会摧毁孩子的兴趣,消耗掉他的热情。

  所以我想说的是先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区接触不同的兴趣爱好,可以通过查资料、看纪录片,或者跟日常生活中一些人打交道等方式来了解。

  第二个基本原则是:十二岁之后,严禁严出,提问讨论。

  就是上了初中之后,孩子如果想在某一个两个兴趣爱好上,无论是重新开始还是继续发展,都要严禁严出,一定要设定一个小目标。也就是说,父母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是如果坚定要选这一项,就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坚持去延展学习,不能半途而废,至少三年内应该在这个事情上去设定一个小目标,去刻意练习。不在多,而在精,在于能够持之以恒。

  第三条原则:尊重、接纳,寻找目标。

  不要急于去确定目标,也不要急于确定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倾听孩子在众多的兴趣爱好中,他是怎么分优先级的,他是享受什么样的感觉,有没有喜欢的榜样,最喜欢榜样身上哪些地方,等等这些都是在引导孩子寻找目标,建立目标感,把某个兴趣变成志趣。

  最简单的激发孩子兴趣爱好的三种方式

  最简单的三种引导方式:多读杂书,多看世界,通识教育。

  每种方式下面我又归纳了两个关键词:

  多读杂书:知识,想象力

  知识这方面很容易理解,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知识,但我们需要将知识融会贯通,当你读多了杂书后,很多知识就会慢慢由点到线,再到网状结构,建构知识体系。

  想象力,是很多家长非常容易忽略的。很多家长会说,我孩子买了书之后,读了没几页不再读了,或者一页就要读很久,经常看着书发呆。

  近些年很多人在研究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 ,其中一个代表专家就是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他写了一本书就叫《科学学习》,书里面有二十六个学习理念,但是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 有的时候想象力比效率更重要。

  我停留了五分钟思考这句话。很多孩子都爱看杂书,而家长就觉得书买了就要看,而且要从头看到尾,多看有深度的书,但这里其实你默认了一个潜台词是读书要讲效率,用时短,看得多,看完之后还得思考怎么利用好它。

  但是其实孩子从小多读杂书,对他未来人生有很大帮助的事情,看不见摸不着,那就是——想象力。想象力可能不会立刻马上呈现出来,变成可量化的指标,但是至关重要。

  所以这就给大家两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就是,书有的时候是用来翻的,不是用来读的。孩子买了一些书,没读完就没读完,但是没读完,不代表他没有从中间获得启发,或许某个章节、某句话已经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日后某天突然想起来时,他会记得这段话出自哪本书。

  第二个就是记住想象力有时候比效率更重要。不要光顾光关注产出。如果一定要关注产出,可以考虑使用我之前提到的卡片笔记法。

  通识教育:思维,兴趣

  从小接受通识教育,有两个很大的益处:第一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过去我们对兴趣爱好的理解都是琴棋书画,体育运动等,反正市面上流行什么,就从中间选并报兴趣班。而不是说孩子是什么特质,就匹配什么兴趣班。

  而通识教育是让人获得自由的学问。比如说经济学思维,它跟很多显性的事物都有关系,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光是你看到的可见的兴趣爱好。

  所以呢,我觉得通识教育对人最大的两个帮助, 第一就是真正以孩子为中心,去探讨探究兴趣爱好;第二个就是激发他了解多远思维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

  多看世界:觉察,格局

  多看世界,很多人会把它理解为旅行,带孩子去出国旅行,去旅游景点、博物馆。有一个作家叫阿兰·德波顿,他写过一本文学小册子叫《机场里的小旅行》,他去机场里面兜兜转转了一个星期,随意探索,并且与机场里的旅客和员工互动,回来就写了这本书。

  我们要把旅行定义为看世界的一种方式,不要定义为一定要去花钱,去很远的地方。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家楼下那个公园里面的植物开花了,去观察观察,甚至去家附近的红绿灯路口观察一下人流,其实也是观世界的一种方式。

  近二十年我有一个巨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小时候并没有真正学过人文地理,只是了解一个地方的气候等等,真正的人文地理是属于每一个族群,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每一种当地的文化历史融会贯通的地理,了解不同人的生存环境、民俗和历史观。 在我看来,关注人比关注一个地方的旅游景点和地理环境都更重要。

  历史也是,过去我们学历史都是记历史事件的,记每个国家的历史,最后我发现历史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历史观。有一句话叫做“日光之下,再无新事”,咱们今天所有经历过的事情,在历史上几乎都重演过。

  我现在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前段时间就听了一个老师的课,他讲到了今天中国的社会治理政经环境跟历史上的三个时期的社会环境特别像,其中一个是汉武帝时期的社会变革。这样我们可以以史鉴今,了解一下社会的运转规律。

  我想说的是 历史它带给人的是历史观,是从更纵深的领域去看待今天世界的演进,无论是人类的进化还是人类的退化。所以呢我觉得地理和历史应该是跨学科的,如果你的孩子喜欢地理、历史,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延展的跟学科相关的纪录片,一方面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另外一方面还能帮助孩子发现他的兴趣爱好。

  我们再来说说格局和觉察。当你走过了很多路,去了很多地方,接触到更多人,我会发现最大的一个收获,是 平视世界。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当年在农村读书的时候,我们班同学老师第一次见到老外的时候,欢呼雀跃像耍猴一样。后来工作之后,包括我采访了这么多国内外的企业家,现在就是对任何人都是开放包容的,接纳多样性,不会因为别人富有,就去嫉妒或者羡慕别人,也不会因为别人贫穷就觉得对我没有价值。 平视这个世界,会让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孩子懂得未来的人生路更宽广,内心更辽阔。

  所以这个你说是跟兴趣爱好有什么关系,你说有没有关系,我觉得很有关系,我觉得很有关系。刚才讲的地理历史,只要再到去多看世界,这个世界不不局限于去旅游景点,或者说去国外旅行。然后再到把历史观和人文历史结合起来。你最后发现,平时世界是人的觉察,人的这个内在的。你说这一切息息相关的呢。

  家长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

  家长在引导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爱好的时候,如果只简单地做一件事情,做什么?不是报班,我认为家长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是观察者。观察什么?观察孩子的风格,一是学习风格,二是表达风格。

  学习风格有很多种分类方式,最简单的是分为四类:听觉型、动觉型、视觉型、读写型,这是新西兰教育学家尼尔·弗莱明,提出的一个叫 “VARK模型”的学习风格理论。

  视觉型学习者(Visual Learners):通过图片、表格等方法学习更高效;

  听觉型学习者(Auditory Learners):通过听课、讨论等方法学习更高效;

  读写型学习者(Reading / Writing Learners):通过读文字、做笔记、列提纲的方法学习更高效;

  动觉型学习者(Kinesthetic Learners):通过动作、触摸实践的方法学习更高效。

  我们家长要站在孩子旁边,仔细观察,孩子的学习风格是哪一种或几种的结合,只有找到契合孩子的学习风格,才能够让孩子在找到兴趣爱好过程当中如鱼得水。

  比如说,有些家长想要提升一下孩子的人文素养,让孩子去学画画,但是呢孩子并不喜欢画画,只是喜欢看一些艺术史的书籍,还有一些画家的人物传记,那么孩子是不是就对艺术不感兴趣了呢,这个兴趣爱好是不是要放弃培养?

  其实这个孩子不是视觉型的学习者而已,可能他在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对艺术产生更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阶段他更像是一个听觉型的学习风格者。

  我特别喜欢这种跨界的思考。之前我孩子学校有个音乐会,每个孩子都要参加,最后有一个合奏的音乐非常激昂,结束的时候老师就问全班孩子,闭上眼睛仔细回想一下,你们刚刚听到这一段音乐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着什么画面, 如果用一种动物来画出来你所听到的这个音乐形象,你会用什么动物?

  我觉得这种方式很有意思,一方面可以延展孩子的学习风格,另外就是真正的艺术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艺术要有想象力,甚至好的艺术一定要利他,带给人启发,在黑暗当中给人力量,在兴奋的时候,让人能够谦卑前行。

  表达风格是什么意思?很多孩子喜欢很多事物,但是他不愿意说出来,这个时候呢, 你可以观察两样东西:第一,是什么事物上他爱表达?第二种就是他个人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什么叫表达方式?比如说同样是学语文,有些孩子喜欢做文字版笔记,有些孩子喜欢画思维导图,有的喜欢跟同学去交流和讨论,这是他的表达风格。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鼓励孩子用他喜欢的方式去表达,然后再看看他在哪一个事物上能够更积极表达,那么就藏着他的兴趣甚至秩序。

  怎么样从兴趣到人生志趣?

  就是说,如果孩子在兴趣爱好方面已经有一些眉目了,那如何引导他从兴趣发展到人生志趣呢?我觉得可以做三件事:

  首先,可以让孩子看一些他所感兴趣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人物传记或纪录片,在看的过程中,要着重看四样东西: 一是目标感,二是匠人精神,三是知识和技能,即成为这样的人要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四是抗挫能力。

  比如说我们家老三偶然一次机会去上了一节足球体验课之后,突然间对足球感兴趣了,但他又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跟其他小朋友一起踢球。我就干了一件事,把梅西、C罗的传记纪录片都找出来给他看了一遍,小孩子是很容易被球员在场上那种拼搏激情所感染的。

  老三现在看足球真的是两眼放光,非常喜欢,每周都去踢足球,世界杯的时候还跟我们一起熬夜看球。有一天还突然跟我太太说,妈妈我好想赶紧到十岁啊!妈妈问为什么呀?他说,十岁的时候就又有世界杯了呀!

  其次,就是刻意练习,有目标地每日精进。刻意练习不是重复练习,而要设定一个小目标。那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有目标地进行刻意练习呢?有一种方式比较简单,就是参加一些优质的竞赛,来倒逼孩子设立一个短期的练习计划,虽然这个目标只是手段,但也能够让孩子每天的练习是朝着真正的目标提高的。

  最后一个就是 同伴学习。和世界上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学习,会有一加一远远大于二的效果,同伴学习的氛围会让孩子更有力量,还可以向榜样学习,互相激励。所以如果孩子某些个领域充满了热爱热忱,心里有火,眼里有光,那就找到一个志趣相投的伙伴,找到一个家里面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同样关注知识、能力、品格的同伴,会有一种携手共建的感觉。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我们的人生其实永远是测试版的人生。今天讲的所有兴趣爱好的探究,最终都指向了三点:心理健康、成绩表现和人生道路。但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会变的,不要急于一定要早早地确定好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不是确定了兴趣之后就一定要立马走专业线路。记住,我们是为了让孩子的人生变得更完整、更丰满,而不是完美。

  所以从小多看杂书,多看世界,通识教育,未来在中学、大学有两到三项可以长足发展的兴趣爱好,同时具备跨学科思维,然后不放弃对于所有事物包括人的好奇心,才能让我们孩子未来的人生充满力量,找到真正适合他的人生之路。

  直播预约|下周一(5月8日)早上 8点,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老师将与大家分享: 「如何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欢迎预约」按钮,或扫码下方二维码,开启直播提醒!

  责任编辑:

上一篇:济南莱芜一原干部被停发工资26年 疑因收领导3000元工程款后遭报复
下一篇:CICAI 2023 演示(Demo)征稿开始啦!丰富活动邀您参与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