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90后女博士,大学教师,一条视频400万播放量,成网红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5-26
手机版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016位真人故事

  我是朱立芳,在网上大家都叫我“青椒姐姐”,90后,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郊区的小镇上。

  我是一个典型的小镇做题家,如果说人生为数不多的两个幸运,一个是读博,另一个是自媒体实践。也因此,大学老师、“网红”这两个撕裂的身份标签在我身上共存了。

  那就讲一讲这两个身份的故事吧。

  读书成就了今天的我,但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我。而立之年,回望过去的人生,我发现29年的时间里都在学校度过:2岁开始上幼儿园,循规蹈矩考上一个河南省内还不错的大学,之后又考了硕士和博士。

  

  (我在备课)

  最后进入广州一个高校,成为一名网络传播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又循规蹈矩地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在学校努力做乖乖女,在家里努力做称职妈妈,一切都在循序渐进,生活平平淡淡,人生似乎一眼可以看见尽头。

  在别人眼里,似乎该完成的人生任务我都打卡完毕,但只有我自己知道,一路走来,在反反复复的得失间,我逐渐战胜了内心的懦弱,勇敢去做自己。

  天道酬勤,是读书教给我的道理。这个道理,也是妈妈教给我的。

  

  (在阿里广州中心走访学习)

  作为家里第二个女孩,我的出生大概让一些亲戚们失望了。小镇女孩通常的剧本,大多数读个初中、高中就出去打工,然后早早出嫁,而我妈妈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因为家里不富裕,我和姐姐身量差不多,小时候只能捡我表哥穿小了的衣服,表哥衣服不是蓝色就是黑色,好在我妈妈学过裁缝,倒也都能改得合体。

  我清晰地记得,5岁时一个夏天的午后,妈妈大概遇到一些糟心事儿,带着我在镇中心露天电影院的石凳上默默流泪。幼小的我还不能理解大人的世界,站在妈妈身旁,却不知道如何安慰她。

  

  (在教室里上课)

  不久,妈妈意识到她的女儿又晒又饿,平复了下心情,起身抱着我离开,我永远记得她抱起我,在我耳边说的那句话:“你一定要好好读书,给妈争气!”莫名的,这句话就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而我又在读书上比较争气,成绩一直在班级前面。

  后来到了高中,家里经济好转一些,妈妈依然选择优先存钱供我们姐妹读书。

  妈妈这种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正如张桂梅校长所说,对女性的教育可以拯救三代人。在我看来,读书是最正确的选择。

  在镇上上学时,我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上课、下课,家和学校两点一线,学习成绩主宰了我的心情,每次考试的排名,决定了我一段时间,是半夜12点前还是12点后睡觉休息。

  

  (在教室里上课)

  尽管我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赢得老师和周边同学们的赞许,但在老师和爸妈期许的目光中,我觉得自己总是做得不够好,还能做到更好,看起来自信的外表下,内心却十分自卑。

  这种自卑让我在一些重要时刻做了逃兵,如果能穿越回去,我一定打醒自己。

  我一模考试做了逃兵,至今想来真的很没必要。因为江湖流传,一模考试的排名跟高考排名最为接近,我懦弱地选择了逃避。

  没有去考试的那一周,本以为自己会放松,没想到更加煎熬,考试前一天,老师特意打电话给妈妈,再次确认我是否参加考试,最后时刻我依然做了逃兵。

  一周后,我回到学校,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叠空白试卷,我扫了一眼试题,更加恨我自己的懦弱,原来试题如此简单。

  老师们按下批评我的怒气,继续鼓励我好好复习,而我也考得还算可以,上了省内最好的文科高校河南大学。而我不知道,这种逃避给我考研也埋下了一个雷。

  

  (日常上课的教室)

  骨子里的自卑和逃避,让我在保研的时候又一次退缩。当时我可以选择保内或者保外,但我不敢选择外保,我太怕失败了。此刻再次想穿越回去,打醒自己。

  记得最为清楚的是确定内保后,我们和一起内保的同学们去办手续,一位本科教过我的老师冲着我摇头,直说可惜。那一刻的感觉,至今难忘。

  我应该冲破自我,勇敢挑战自我。两次重要时刻的逃兵行为,让我决定在考博这件事儿上补回来。从研一第一天,我就下定决心考博,而且要考新闻学最好的人民大学。

  尽管很多人对女博士生有着刻板印象,但书是读给自己的,我才不管别人怎么看。

  备考博士的十个月,我瘦了快十斤,早上7点钟的花园晨读,晚上10点钟的图书馆音乐,几乎是我每天的生活。

  

  (疫情期间做志愿者)

  人大新闻学院,是国内最好的新闻专业,全国很多同专业的硕士都虎视眈眈,准备一决高下。这次我没有选择逃避,硬逼着自己“偏向虎山行”。

  天道酬勤,我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国内最好的新闻学院,我冲破了内心的自卑和逃避。越努力,越幸运,是生活教给我的道理。

  与读书经历的起伏相比,我在感情生活上算是比较简单平坦的。读书时谈的恋爱,在读博期间开花结果。我这么早结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其实我对爱情一直抱着随遇而安的心态,没有预设过什么时候必须完成这项人生任务。

  当然边写博士论文边喂奶的酸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深刻体会。

  但自己挖的坑,自己填呗。博士毕业后,因为我姐姐在广州工作,小孩爸爸也很喜欢广州,所以我们一起在广州找到了高校,顺利入职。

  

  (日常生活中)

  但生活哪会一直顺利呢?养娃+科研,总要有人作出牺牲的。作为母亲,我自然是看起来必须做出牺牲的人选。他的科研压力比我大,当时还没有编,所以于情于理,都要优先让他专心做科研。

  对于大学老师来讲,除了教学就是科研,表面上不需要8小时坐班工作,但实际上除了吃饭、睡觉,理论上你都可以用于工作。

  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孩子上。上完课匆匆回家带娃,每天睡袍加身,身上挂着个“小不点”,一身的奶味。科研只能排在养娃后面。

  我当时的真实心情,就是,读了博又怎样,你依然要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和复杂的家庭关系。

  

  (深夜备课中)

  至今,我都特别讨厌“为母则刚”这四个字,与这种虚空的口号相比,我更希望创造条件让母亲可以不用这么“刚”。

  好在,我妈妈帮我扛下了很多育儿的压力,让我不至于太惨。

  工作三年,到了人生的30岁。而立之年,心中一团火在缓缓燃起:生活需要仪式感,你有没有勇气给自己的30岁留下些纪念?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疫情不允许。

  去一场不醉不归的狂欢?年龄不允许。

  搞个纹身?打个耳洞?拜托,不要这么幼稚了。

  做些什么好呢?某个清晨,当我无聊刷着短视频的时候,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不如自己做个小号,体验一把自媒体中陌生人之间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吧。我是教新闻传播理论的,但在实践中,确实还没有一手的经验。

  

  (有人说我像高启兰)

  2022年1月中旬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自媒体创作与运营高校课程共建论坛,回来就有了实践一把做自媒体的想法。

  2022年1月21日下午6点左右,我发了人生中第一条作品,一个卡点视频,配上简单的文案:“大学老师上班最后一天的沙雕日常,希望没人认识我。”

  作为一个新闻学专业的大学老师,这算是我第一次试水。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第二天睡了个懒觉,10点多打开手机,这条作品播放量10多万,粉丝数量从0增长到3千多。

  社死是肯定的了,现在,这个作品播放量已经将近400万。

  嗯,一个社牛诞生了。

  

  (学生拍摄作品)

  拍作品成了我的欢乐源泉。我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积极地录制一些对用户有用的知识,以形成更有效的沟通。例如对考研考公问题的回应, 对大学老师工作强度的讲解等。

  我还尝试做了直播,回答各种学习和求职困惑,中间还连线过一些985高校的老师,交流各自的工作状态。

  也因为我的成绩比较突出,浙江传媒学院聘请我担任互联网直播与网红研究中心、中国(杭州)直播电商(网红经济)大数据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聘期三年。

  但做自媒体也不是一直顺利的,它给了我需要的情绪价值,也附赠了数据压力和经营挑战。

  

  (备课日常)

  寒假里,我每天思考拍摄素材,坚持日更,当时拍出的画面朴实无华,记录每天生活的某个片段,改试卷、分享收入等等。

  短暂的寒假结束时,我已经拥有了10万+粉丝。

  如果说第一个视频“火”是偶然,思考和筹划才能让这个“火”能够更持久。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可能偶尔幸运能够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如果掌握规律,用心思考,足够的行动力,才是持续幸福和快乐。

  我开始深入学习自媒体运营知识,思考自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的平衡。写文案、拍摄、剪辑的一条龙工作,我全部亲力亲为。累并快乐着。

  恰巧,寒假之后我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新媒体运营。我把我的作品作为课程的作业,把我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学生们,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我为学生做模特)

  互联网是有温度的,感谢它给了我一场温暖的,关于30岁的记忆。现在,我已经坚持了一年多,粉丝有50多万。天道酬勤,努力不会白费。我还将继续下去,从一个小镇做题家到了一线城市网红大学老师,做好每一个角色,过好每一个阶段。

  【口述:朱立芳】

  【编辑:帅瓜帅果】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举报/反馈

上一篇:富县“三项举措”推动远教工作“质效双增”
下一篇:新增3批6项!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指南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