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亚文化冲击,该如何提升个体的社交网络素养?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6-04
手机版

  为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律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

  促使网络文化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的方向发展,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

  

  这也必须对网络空间、网络亚文化进行相应的治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做出因时而动的改变。

  一、教育者:提升网络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调节与转化功能

  提升网络素养,加强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认识

  一方面,教育者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适应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一是提高信息辨别能力。

  面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者发布的各式各样的网络信息,教育者必须要学会甄别并梳理出对教育教学有用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吸收知识。

  而当学生对那些相对暂时无用的信息产生疑惑时,教育者也要持客观态度进行回应,不可带有主观偏见。

  

  二是提高信息使用能力。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对教育者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这也是增强课堂活力与优化效果的方法之一。

  教育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使用网络渠道的能力,探索和学习更多的教育教学内容,拓展与大学生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推进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对社会风向的变化保持敏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去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改变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和网络亚文化的认知,了解学生群体热衷和追捧的网络亚文化,客观对待网络亚文化。

  如今教育者要实现教书育人,不只是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还要主动去了解学生对这个时代所关注的、感兴趣的新事物。

  

  比如网络热点事件、网络热词、网络亚文化的各类表现形式。

  教师通过这些内容来进行教学,既可以促使教师结合新的网络内容去研究教育教学的内容,不断进步;还可以缩小师生之间的“代沟”。

  打破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壁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沟通障碍,引起学生的共鸣。

  促使学生不再只是从网络亚文化社群当中寻找精神寄托,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能找到精神寄托。

  让大学生也能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人际关系冲突等社会生活内容,从而进一步发挥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和转化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接轨时代,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

  思政理论课教师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人人格,并为学生提供可供参考的符合其成长成才发展规律的意见和要求。

  

  增强思政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人格魅力,关注、结合学生的困惑或需求,做好有效回应和引导。

  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网络亚文化冲击下,一堂充实且生动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已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就可以完成的。

  另一方面,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同伴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合时代热点和难点,从学生实际的身边事出发。

  如在讲述《思想道德与法治》时,可利用“网络校园贷”“饭圈文化进中小学课堂”“电竞亚文化触碰法律道德底线”等反面例子进行正面引导教学。

  

  教师可以使用更有亲和力和生动性的教学用语,如使用“颜文字”“静态或动态表情包”来增添教学趣味性,寓教于乐;还可以进行实践教育活动,如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等。

  让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式共情地了解思政理论课的理论知识,感受和体悟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

  这些方式可以提升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促使大学生在相对轻松的学习过程中调节对思政理论课的抵触情绪,更好地让学生在思政理论课的课内做到了解和记住知识。

  高校辅导员明确定位,关注学生,加强工作积极主动性

  首先,高校辅导员对该职业的认同度会影响社会公众对辅导员职业的判断。

  辅导员不能自身把这个职业看做“随时待命的杂事员”,要提高自身对这一岗位具有重要性的认知,明确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离不开高校辅导员的关键指导。

  

  比如,较为了解学生大学四年基本情况的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便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等情况,给出较有可行性的意见。

  当学生因为自己的意见成功就业并把自己当做知心朋友时,辅导员便会产生喜悦感和成就感。

  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需要通过积累的实践经验以及终身学习,不断探索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规律和经验,反思自身育人工作问题,并针对性解决问题,提升育人效果。

  高校还可以组织与其他同校或者外校的优秀辅导员进行学习交流的活动,不断提升辅导员群体的工作能力,共同增强辅导员群体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需要每一位辅导员共同努力。

  

  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

  还要在学生工作过程中不断查缺补漏,补齐知识短板,不断明确工作定位,运用理论知识促进实践,关注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等问题。

  加强与学生日常交流,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性,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最后,加强日常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管,进行全方位地管理学生工作。

  一是通过校级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正确价值导向和精神观念。

  二是运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指导与服务。

  三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文明的网络行为习惯,做好网络舆情动态监测,并对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做好预防和纠正。

  

  四是整合并协调线上和线下各类资源。

  五是对网络文化进行甄别、筛选、创作和传播;六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

  二、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网络价值观,主动增强自身网络素养

  加强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提升网络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

  青年大学生群体在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群体不可替代的,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受教育者要转变自身对思政理论课的传统认知,在学校或者教师的推荐下,主动通过中国大学生MOOC等学习平台,寻找符合自己学习兴趣的相关理论课程,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

  比如中国大学生MOOC平台有很多国家一流精品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去学习“四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理论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性。

  

  不易被繁杂的不良思想所腐蚀,促使自身保持政治思想上的清醒与坚定。

  受教育者可以学会关心国家发生的大事,通过学习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或评论性文章,了解国家近期时政,力所能及地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如“人民日报评论”和“半月谈”的微信公众号发表了许多非常好的时评,值得大学生群体去学习和思考,同时也能帮助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另一方面,加强自身网络素养,辨别不良文化。

  在各种“明星八卦”“时政新闻”“谣言”等网络信息交织出现的时代,大学生群体需要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以及对网络亚文化的认知能力。

  

  我们身处舆论的漩涡,要做到不被所谓的“网络大V”牵着鼻子走,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笔者认为在网络发表言论或产生其他行为之前,我们可以做到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周敏教授在一次媒介素养讲座中所提到的“四多一少”。

  即多问、多找、多看、多学以及少传。

  我们平时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几方面的能力,在面对复杂且不明原因的网络新闻时,一要多问专业人士,了解可能的线索。

  二要多找“该条新闻谁发的?通过什么渠道发出来的?说了什么?此次新闻事件针对谁?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内容。

  三要多看,宁愿自己信息滞后也要等自己能够确切地辨别真相时再发表正确的观点。

  

  四要多学,平时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五要少传,不让自己成为网络上别有用心之人手中的利箭,从而射向我们不知道身在何处的靶子,绝不做网络上无形的刽子手。

  举报/反馈

上一篇:春暖花开 |清华大学-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七期班宜兴葛盛陶庄紫砂研学之旅
下一篇:澳洲商科怎么选?排名前八一览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