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你更懂读散文!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6-05
手机版

  原标题:这本书,让你更懂读散文!

  “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在一千多年后,依旧是打工人辞职时的嘴替。陶渊明大约是最早的躺平鼻祖。关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多数人只知道其中一半。这个故事的另外一半并没有特别隐晦地埋藏在历史的某个角落, 而是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但让人奇怪的是,人们好像对这个故事的某些部分有意识地选择视而不见。事情的经过很简单,公元 405 年,40岁的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上级领导下到基层检查工作,陶渊明的秘书事前就提醒他说,迎接领导的时候应该穿得稍微正式一点,表示尊重。这个建议应该说毫无谄媚之意,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的官员在迎接上级领导的时候,着装正式都是基本的礼貌,没有任何刻意讨好上级的意思。但没想到陶渊明来了这么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之后就撂挑子走人了。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应该是当时不缺五斗米。不愿伺候伺候乡巴佬(拳拳事乡里小人),因为祖上阔过。

  那,辞官归田后,陶渊明到底快不快乐?

  一开始,好像是很快乐。40岁的陶渊明愤而辞去彭泽县令,写下《归去来兮辞》。“归去来”的意思是曾经离去(误入仕宦的迷途)而今归来(重返精神的家园),即文中提到的: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从误入迷途的彼处重返让他安定、愉快的家园,这个归来的过程是相当激动人心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陶渊明所描述的令他发自内心地感到安定,并且可以寄寓终生的生活状态也是非常富有诗意的: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田园生活,是似乎是符合陶渊明的天性的。陶渊明28岁(公元392年)时,写了自传《五柳先生传》,文中,陶渊明把人生理想寄托于一种个体的、与世相违的生活状态中。在这种生活状态中,物质生活和社会交往被放在很次要的位置,而个体的精神生活呈现出一种自足、自乐的状态: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56岁,写下《桃花源记》。陶渊明所描述的,让人真正感到抚慰人心的生活状态,是建立在物质富足、社会秩序井然、人际关系融洽以及社会道德健康良好的基础之上: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虽然都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厌离之心,但分歧的根本在于究竟要如何在不完美的现实 世界中寻求独立完美的生活。前者的方式是塑造高洁出尘的人格品质,而后者则寄希望于虚无缥缈、沧海遗珠式的上古理想政治。

  《五柳先生传》中有一种自得自赏的情绪在其中,特别是对高士形象的高度认同和自我欣赏,这种情绪的 确定性很强,没有什么争议。而在《桃花源记》中,这种自赏的情绪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迷茫、恍惚的不确定感。

  在历来关于这两篇文章的研究中,人们比较关注的是陶渊明在哲学思想、社会思想、文学表达上的一些东西,但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流露出的精神气质和人生理想差距是很大的。一般来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倾向于认为自身可以对抗世界,有英雄主义的倾向,充满着骄傲和锐气。陶渊明写到的五柳先生,超然物外,与世相违,正是以一己之身对抗世俗。而到中老年之后,随着生命的流逝,往往易于流露出对人世生活的留恋,好比我们都了解老人家大都很喜欢在家里挂大红牡丹之类的挂画,实际上是表达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于他的晚年,此时距他辞官归隐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而我们都知道在这十几年中他的物质生活总体上是清贫的。所以完全可以理解,《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温暖、饱满、富足、生命力旺盛的美好人间景象,也许正是晚年陶渊明因现实的缺失而产生的深切向往。此时陶渊明所投射的人格形象不再是孤芳自赏的五柳先生,而是积极追求理想境地的寻访者,尽管不再骄傲,尽管充满着迷茫,却洋溢着温暖人心的力量,以及走向归宿的安定。

  我有一个观点,一直很扫大家的兴,那就是陶渊明并非不想做官,而是不愿屈才为小官,不单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更不能“拳拳事乡里小儿”。那么我们可以反过来想,如果陶渊明当时不是担任基层小官吏而是位列公卿呢?如果需要他正装接待的不是小小的督邮而是台阁重臣呢?他是否还会如此决绝地归隐呢?可能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这样谈论陶渊明,似乎是有意和传统的观点相左,好像是在对陶渊明进行贬损。其实,发现陶渊明心中的矛盾丝毫无损于他作为伟大文学家的形象,因为文学家(特别是诗人)的宿命就是要把永恒难解的人生矛盾通过作品展现出来。解决人生的矛盾并不是文学家的责任,真诚地面对并真实地展现矛盾才是一个深刻的文学家的天职。陶渊明的身上,真实地集合着名门之后的荣耀感和上进心、东晋没落贵族子弟的高傲、偏于沉静的性格、喜爱自然的天真意趣、一颗渴望得到认同的孤独的心灵……正是这些真实元素相互对撞、相互冲突,才催生了陶渊明这样一个不世出的文学巨匠。尽管陶渊明在写作中尽量以看似冲淡、超然的情绪来面对这些人生矛盾,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人生矛盾并没有被实际解决,值得我们转过头到背后去认真看一看。

  我特别喜欢陶渊明早年的一首《命子》诗,那是写给他刚刚出生的第一个儿子的箴言。他的其他诗文,或者写给自己看,或者写给后人看,多少蒙上了一层岁月洗刷的痕迹,但唯独写给儿子的人生经验是半点不掺假的。在这首长达八十句的四言诗中,陶渊明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来追述陶氏家族的荣耀史,非常真挚地要求儿子时刻记住家族的荣耀, 并努力成为一个和祖先一样有出息的人。但是,连他自己都没有信心做到的事又怎么能期望儿子必然能够做到?从理想的高处跌落到现实的深渊时,怎么办?于是,陶渊明作了这样一个结尾: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他对儿子说:我做梦都盼着你有出息啊,但是如果你真成不了才,那就算了吧。陶渊明的很多诗和文章,一言以蔽之:算了吧。但是他的心,也许痛得发麻。

  (文章节选自杨昊鸥《中国散文的24种格调》)

  中华文脉的精髓,24篇旷世之作,一书全讲透!没人比你更懂中国散文!B站强力UP主、中山大学文学博士杨昊鸥,和你一起品味从古至今的中国文化气质!

  

  别具一格的经典赏析,义理考据背后,抽丝剥茧体察人情

  秦军大胜之后秦穆公为什么自我追悔?从《尚书.秦誓》一窥秦国崛起的奥秘;飞来飞去的神仙代表老庄的逍遥精神?《逍遥游》的逍遥背后,有多少人生的困顿;陶渊明辞官种地后有没有后悔?从《归去来兮辞》到《桃花源记》看陶渊明的心路历程;以情写文,解析作品直探本心,和经典同频共振。

  

  

  

  构思精巧的结构编排,梳理中国文脉,读懂中国文化气质,精讲先秦到当代24篇散文名篇,24篇经典散文对应24种格调。

  经部文献的古质洁雅,先秦诸子的取象譬喻,史籍传记的伏线跌宕,韩潮苏海的铿锵奔涌,晚明小品的活泼俏皮,桐城古文的经营安排……

  一本书读懂中国文化的气质。

  

  

  独具匠心的装帧设计,常读常新的不仅仅是内容

  1.锁线空背设计,180度平铺,便于阅读

  2.内文80克纯质纸,手感舒适

  3.臻选八张精美书签随书相赠

  

  

  作者简介: 杨昊鸥,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专任教师、写作教研室主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科特聘专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大美千字》《诗国万物》《论语知道》《中国古代散文名篇导读》等。

  B站号:杨昊鸥yho

  慢书房独家文创组合版

  毛边+签名+钤印+主题书袋 仅68元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入手

  责任编辑:

上一篇: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
下一篇:这样盖章的发票一律重罚,赶紧自查!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