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二轮备考重点:语言运用题修辞手法技法总结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2-11-30
手机版

  一、比喻

  1.定义

  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

  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显特征,可分为三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体现比喻关系。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老狐狸你不要灌迷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这种叫“博喻”。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且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只看有没有“像、似、是”之类的词语。下面几例都不是比喻句。

  (1)她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作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想象

  (4)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义

  注意:

  (1)比喻要有相同点;

  (2)不是有比喻词就是比喻句;

  (3)比喻句不管什么形式种类,喻体一定明确出现。

  

  【真题解析】

  新高考卷Ⅰ(山东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 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籍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于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来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从题目要求可以确定,答题思路先要找出比喻的地方,然后从相似性(本体和喻体之间)角度对比喻句内容进行分析。

  对这一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前一句子。“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

  紧随此句的是题目中的比喻句。“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这一比喻句是用以形容”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

  比喻句的本体是路,不是车;喻体是”河“。那么”路“为什么像”河“呢?这二者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细想起来,相似点还不止一处。

  一是路和河的形状相似,曲折着向前延伸;

  二是路上的车流和河中的水流相似,都是流动的,不是静态的;

  三是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杂质多而黏稠流动缓慢相似;

  第三点的相似最为重要,也是这一比喻句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塞车的路像黏稠的河——强调路上车多行进缓慢。

  综合起来参考答案如下: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回答比喻在文段中的体现)②这一比喻的相似性有: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指出比喻中的相似之处)

  另附:句中的“红尘万丈”算不算比喻?

  先要了解“红尘”的意思。

  红尘,是一个汉语词语,是一个常见名称,一指人间俗世之意;二指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三指闹市的飞尘,形容繁华,也指热闹的地方;四指人世间。红尘在古代时的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来源于过去的土路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借喻名利之路。

  这一句“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句中“红尘”意指“闹市的繁华”。“红尘万丈,车流缓缓”形容的是“繁华的都市,热闹的街头,拥挤的车流”。

  红尘万丈,没有比喻,因为没有喻体,也没有相似的地方。“万丈”只是形容繁华的区域面积之广,一座北京城之大,何止“万丈”?所以也用不着想到什么夸张啦!

  

  近来试题的考查形式:

  考查形式一:修辞运用专项考查(主观题)

  【典型例目】

  江苏省苏州八校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于是她心中特有的生命精神和美感,叫我感觉到了。她没有像我们都市中的大艺术家们那样搜出枯肠去变形变态,刻意制造出各种怪头怪脸设法“惊世骇俗”。她的艺术生命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这生命的神奇来自于她的天性。剪花娘子们不想在市场上创造价格奇迹,更不懂得利用媒体。千古以来,一直都是把这些随手又随心剪出的活脱脱的形象贴在炕边的墙壁或窑洞的墙上,自娱或娱人,没有市场霸权制约的艺术才是真正自由的艺术,这不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吗?她们不就是真正的艺术天才吗?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一代一代,默默地生长、开放与消亡。那么,到了农耕文明在历史大舞台上的演出接近尾声时,我们只是等待着大幕垂落吗?在我们对她们一无所知时就忘却她们?我的车子渐渐离开这草原深处,离开这些真正默默无闻的人间天才,我心里的决定却愈来愈坚决:为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知道她们,一定!

  19.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19. ①句中把剪纸民间艺人比作野花野草,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民间艺人和野草野花都是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默默无闻,不为人知;③民间艺人和野草野花都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用法。题干中说“比喻具有相似性”,这就提示考生思考的方向,要指出“相似点”。文中的比喻句是“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民间剪纸艺人”,喻体是“野花野草”。二者的相似点是:“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一代一代,默默地生长、开放与消亡”,即民间艺人和野草野花都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但是它们都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考查形式二:修辞方法辨识考查(选择题)

  【典型例目】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一 20题。

  艾草又叫家艾、艾蒿,是菊料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草的植株有奇香,这香气纯正、浓烈、持久,能提神醒脑、祛病强身。艾草叶子的形状,像是钢又,不是三叉而是五叉与七叉,如同兵器,(比喻)可见艾草生来就具有了战斗的精神。 ① :正面是碧绿色,背面是灰白色。清风过处,叶片舞动,如旗飘扬,(比喻)变幻多姿,令人赞叹。

  艾草矮者齐腰,高可及人。一株株的艾草,笔直修长,颇有一派玉树临风的美感。艾草的茎呈方形,细者如箸,粗者如指。(比喻)仔细端详,茎的外表有着一条条上下贯穿的纵棱,突出而明显。

  眼观手摸,有棱有角,极具执着的个性。(比拟中的拟人)其实,一条棱就是一条藤,用于承载体重,支撑信念。这像人的筋骨,更像混凝土中的钢筋。(比喻)是故,艾草们坚韧挺拔,不屈不挠,堪当重任。(比拟中的拟人)艾草最宜群植。成丛成片,才有气势,方成气候。 ② ,最好到蔓延的河滩,广袤的野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艾草们自由自在地生长,强壮蓬勃,野性张扬。(比拟中的拟人)大片大片的艾草,一样的高度,一样的装束,一样的风貌。(排比)它们列队整齐,精神振奋,充满了勇往直前的必胜气概,只需一声召唤,便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疫战斗。(比拟中的拟人)

  18、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比喻、夸张、比拟

  B.比拟、比喻、排比

  C.借代、对偶、排比

  D.借代、比喻、夸张

  答案:18、B。“具有了战斗的精神…极具执着的个性”等为比拟;“像是钢叉…如旗飘扬”等为比喻;“一样的高度,一样的装束,一样的风貌”等为排比。本段中没有借代、夸张。

  

  考查形式三:语言表达效果考查(选择题)

  【典型例目】例1.

  原句: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

  改句:此时北京下的雨会把槐花打落,满街雨水流淌,槐花芬芳。

  修辞效果分析: ①原文把槐花比作雨,“下槐花雨”更有形象的美感。②原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流淌得芬芬芳芳”兼有视觉的美感和气味的愉悦感。③原文运用了叠音词“芬芬芳芳”,更有音韵美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④“日子都流淌”,比喻化抽象为具体,表述更为生动形象。

  【典型例目】例1.

  例2.

  原句: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怀着强烈的感情,把它看作命根子,把它当成哺育自己的母亲。

  改句:剥削阶级只知道掠夺它用来压榨劳动者,劳动者才对它感情深厚。

  从修辞角度找到一个得分点:

  原文运用比喻修辞,更形象地写出了劳动者对土地的感情。

  运用修辞用法来增加表达效果是写作的需要。修辞考查是重要考点,不仅语用题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鉴赏也会涉及到。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设问、对比、对偶、通感等。先要找准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句子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具体表达效果。

  

  二、比拟(拟人和拟物)

  1.定义

  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比拟。通俗地讲就是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种类

  (1)拟人。即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人的动作或思想情感。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

  拟人一定要有人的动作、语言、情态或心理。

  但不是人出现了就是拟人句。

  “那河畔的金枊,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是比喻。

  红苹果像孩子的红脸蛋。当然也是比喻。

  (2)拟物。

  修辞方式之一。把人拟作物或把甲物拟作乙物。

  ①把人比作物,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拓展:比喻与拟物的区别

  所有的比喻句都有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喻体必须出现。

  拟物中的物可以不出现。如上面的例句“涌了上来”“咆哮”“长在水里”。

  3.比拟的作用

  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引起情感共鸣。

  4.近来试题的考查形式同比喻,这里不重复。下同。

  

  三、借代

  1.定义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

  2.种类

  (1)用事物的特征代替。例如: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②先生,给现钱,袁世凯,行吗?

  (2)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例如:①举酒欲饮无管弦。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全部与部分互代。例如:①孤帆远影碧空尽。②吟罢低眉无写处。

  (4)用专名代替泛指。例如: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用结果代替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6)用作者、产地等代替。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借代的作用

  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

  4.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

  (2)被借代的事物(本体)在前文应有所交代,或读者已了解相关背景。

  

  四、夸张

  1.定义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

  2.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夸张的作用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达不到相应的艺术效果。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报、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不宜使用夸张。

  

  五、对偶

  1.定义

  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手法叫对偶。

  2.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义相似、相近、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①语彼武陵人,多事何须寻洞口;笑侬荆楚客,痴情只为爱桃花。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①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和记忆;凝练概括,富于表现力;有对称美和音韵美。

  4.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对偶,切忌离开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仗、整饬。内容空洞、徒有形式的对偶,就背离了修辞的目的。

  提示:对偶很好辨识,考查意义不大。重点要记住对偶的表达效果。

  

  六、排比

  1.定义

  把三个或多个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修辞手法叫排比。

  2.种类

  (1)句法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句子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势,说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更加鲜明。

  

  七、反复

  1.定义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2.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好像失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3.作用

  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音韵美。

  提示:注意重复和叠词的区别。

  反复是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叠词叠词是词和词常常可以连起来用,以词的形状来判断,有两个要素为组成词的单个字是同一个字;单个字的组成部分也要是同一个字或偏旁。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徐釚《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梁绍王称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叠词使效果:1、韵律回环, 富有音乐之美。2、特征突出, 具有则强调作用。3、表达感情, 使其更加深刻。4、拟声叠音, 仿佛身临其境。

  

  八、设问

  1.定义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修辞手法叫设问。

  2.种类

  (1)自问自答。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只问不答(答案一般在下文中,或不须回答)。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运用设问要注意的问题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九、反问

  1.定义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反问。

  2.种类

  (1)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就说蒋筑英吧,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来满足吗?

  (2)否定式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通常情况下,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是设问的标志。

  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但是设问也有一种情况,句中只问不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

  比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是青年时代的毛主席在自问自答,答案不用自己说出来。能启发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思想活动。其实答案不说出来比说出来好。他总不会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辈同学少年也。添上这一句,是多余的,也是败笔。诗歌的一点意味也就在这里。不把话说出来,让你揣测,或语意明了,不用回答。

  有人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因为它非常符合反问的一个特征“只问不答”。但是还要考虑反问的另一个更重要的要素,反过来问,要有“反”方向的思考。如:

  1.你难道不想知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话的修辞方式吗?

  难道……吗 +不 双面否定表肯定

  2.你怎么可以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呢?

  怎么……呢 是反问,否定

  依据反问的最主要特质,对照“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句中没的反向问的意思,所以不是反问。

  

  十、对比

  1.定义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

  2.种类

  从构成的方式看,对比有两种情形:

  (1)反面对比;

  (2)反物对比。

  例子(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篇》

  例子(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诸葛亮

  例子(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例子(4):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

  3. 作用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十一、引用

  1.定义

  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2.种类

  引用分为直接、间接、明引、暗引、正引、反引、借引这七种。比如正引就是引用者对所引用的语句持肯定的态度,用在引文与原文意思相一致的场合。正引一般是用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它既可以是明引,也可以是暗引。反引就是引用者对所引用的语句加以评判,持否定的态度,即所使用的意思与原来的意思是相反的,以达到标新立异,或起到讽刺的作用。

  3.作用

  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十二、通感

  1.定义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2.种类

  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相互转换。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3.作用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高一第一次月考有多重要?班主任的分析,让学生少走弯路
下一篇:2023国考公告时间_国家公务员局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