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还剩最后几个月了,应对好这3大挑战,孩子上小学才不慌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6-16
手机版

  

  文/兰妈谈育儿

  “感觉娃子上小学了回来压力好大,后悔没上个幼小衔接”

  这是前几天一位妈妈在朋友圈的吐槽

  这样的吐槽,又让我想到另一件事情

  多年之前,又是一个六月,我受朋友所托到幼儿园帮忙接她的小孩

  结果,在门口排队等候时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

  不知道为什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是越来越少了,有些班级甚至还剩下不到十个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了解之后才发现其中的真相

  原来,有很多爸爸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上小学时不那么辛苦,也就有了“提前适应”的一说法

  而幼小衔接也就慢慢成为一种流行

  比如,幼儿园大班的最后几个月不上学了,换一个能够适应小学生活的校外培训

  在校外培训的提前学、提前适应下,这些孩子在上小学后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了

  可提前终止幼儿园生活真的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认识一位妈妈,在大环境之下她的跟风现象比较明显

  听说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幼儿园没有学习知识,到了小学跟不上

  于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最后半年里就给孩子办理了退学

  之后又经过多方面打听,最终选了一所口碑不错的幼小衔接培训班

  而所谓的幼小衔接呢,主打的就是以识字、算术让孩子对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

  这种“提前学”的有备无患,看起来好像挺有实用性,孩子也能更轻松地适应小学生活

  可世间万物始终是需要一个规律,提前学也是有弊端的

  

  正如,我们现在说的这位妈妈

  她的女儿蕾蕾,就是因为“提前学”而“懒于学”

  刚上一年级那年几乎每一次都能拿双百分

  渐渐地,蕾蕾也把考高分当成一种习以为常

  什么都会的她,开始自发觉地认为:“考试有什么难的,那些知识我都会,就算上课不听讲,我也能考满分”

  对学习充满自信这本来是好事,可盲信就不对了

  特别是对于一个不认真听讲的孩子来说,不管你的知识储备量有多大,只要停止学、就会被人轻松超越

  大概从二年级开始,蕾蕾的成绩就没有那么理想了,甚至到了“不敢去学校”的地步

  因为,在蕾蕾看来:“考不上高分,就会被大家嘲笑”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一个特别阶段

  这个阶段,综合学习素养提升要比补课学知识更显重要

  像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现象,很多孩子一、二年级经常考满分,到了三四年级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线

  

  这种前后较大的悬殊变化,也被称为比较常见的“三年级现象”

  从过去的一些经见、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不难发现孩子的学习之所以经历过山车变化,主要还是在于自主性意识不够强

  这种自主意识就像是习惯一样,习惯意识有多强、行动能力就有多积极

  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主题:“幼小衔接”,从幼升小面临的挑战来看,孩子们需要面对三大挑战变化:

  ?作息变化

  ?人际关系

  ?学业挑战

  

  首先,来说说作息变化

  比起小学之后的课时延长,幼儿园的活动会相对于比较丰富一些

  每天除了安排集体教学时间,剩余的时间还有互动游戏、体力劳动、吃饭午睡等丰富活动

  而小朋友上小学后就不同了,课堂之外,休息时间也只有短短的课间10分钟

  可以见得,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所经历的首要变化就是作息挑战

  特别是那些在幼儿园“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孩子,他们自由习惯了,也会疲于被束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之后,他们会有起床气、装病逃学等心理反抗

  因为孩子还没有适应小学的作息变化,所以从心理层面是排斥、也是反抗的

  这个时候,想要帮助孩子更好地挑战“幼升小”的作息变化,生活习惯就是首要之任

  也就是说,不管是幼儿园小中班,还是幼儿园大班的关键一年,孩子的作息规律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早睡早起,全家一起营造良好的早睡气氛,到了晚睡时间就要及时放下无关紧要的事情

  这种气氛感染,会给孩子营造一种潜意识上的作息认知:“我该早点睡觉了”

  又或者,睡前有规划性地做好计划,包括洗漱如厕,整理书包、找好换洗衣服

  好的作息习惯就是一种自发性行为,它具有引导性、催促性、和感染力

  如果让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带着良好作息规律去成长,好的精神面貌就是一整天的成就收获

  

  其次,再来说说人际变化

  孩子上幼儿园时班级幼儿、和所接触的老师会比较固定

  通常情况下,两个老师带班三十多名幼儿,全天候保教照顾,孩子遇到问题也可以随时找到老师解决

  从心理层面,幼儿园孩子有多么喜欢、就会有多么依赖老师

  小学之后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学生跟老师的沟通也都是知识交流,对于刚刚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会比较惶恐、甚至害怕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幼儿园会哄着你上学,上小学后谁哄?”

  所以,幼儿园小朋友刚刚上小学时,是很难适应这种从哄着上学、到撵着上学的突然变化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人际关系变化,孩子经历最大的挑战就是落差感

  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幼儿园属于学龄前送护、小学是属于义务式起跑

  幼儿园一周不上学不会有大的影响,可小学就不同了,基础知识一开始没有掌握牢固,后期想要“补”回就没有那么简单

  特别是你在学习的时候大家都在努力,也从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带来一定压力

  并且,小学老师不像幼儿园老师那样会手把手教学、脚跟脚催促,一切靠的就是孩子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劲儿

  而在这种情况下呢,孩子就会产生比较大的落差感,他们甚至还会认为:“老师不喜欢我,就喜欢学习好的同学”

  这个时候,想要做好人际关系挑战的未雨绸缪,提升抗挫折能力就是克服落差感的首要之任

  平时除了按时上幼儿园之外,还可以多带孩子参观小学生活,多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小学氛围感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孩子跟小学生多多接触,除了可以联络感情、还可以让孩子跟着一起提前适应小学知识

  

  最后,学业挑战也不简单

  从上学那一天开始,每天早出晚归,在学校能休息的是课间10分钟,在家能休息的也是写完作业的深夜时分

  有些比较要强的家长,可能还会在学习之余,给孩子安排大量辅导班、课外作业

  很明显,这些都无形当中给孩子造成了较重的学业负担、心理压力

  所谓,学习都是在自主意识中自然产生的兴趣、和习惯,你越逼孩子学习,孩子越反抗得厉害

  而孩子的学业压力有多大,他们最终对学习的厌倦就有多强

  所以,幼小衔接的真正用意,是在于帮助孩子练就良好的习惯、强大的抗挫折心理

  

  现在的小朋友上个学并不简单,每天早出晚归不说,有些起跑线上的家长还会给孩子安排很多课外作业

  比如,写字课课练、试卷模拟、计算练习等等

  这种课后练习,看起来似乎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知识能力,实际上凡事都很容易过满则亏

  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的承受能力、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提前学、或者过渡学都会慢慢消耗孩子的能力

  有些孩子学着学着就学不动,或者不想学了,就是过度消耗下的“摆烂”现象

  想要帮助孩子克服这种畏难畏学心理,从幼儿园开始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但最好不要提前学、超前学

  而不符合成长规律的拔苗助长,最终也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为,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很难让孩子一个厌学的孩子主动学习

  想要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幼升小的“学业负担”,最好的培育方式,也应该是在外力环境上让孩子产生积极学、乐于学的主动学心态

  比如,家长做好学习上的榜样,每年陪孩子阅读十分钟,哪怕是一个小片段也会成长一小步

  

  真正的幼小衔接是家长给予的安全感

  5岁女孩豆豆正在听妈妈讲故事

  在调皮的年纪里,想要乖乖坐在凳子上听故事可没有那么简单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命令、另一个迫不及待想要逃离的鸡飞狗跳画面

  妈妈对豆豆说:“讲个故事都坐不住板凳,看你上小学后怎么办,肯定会被老师批评,也会拖班级后腿”

  也就是这一段话,让即将要上小学一年级的豆豆埋下了心理阴影

  

  她认为:“小学老师太凶了,我不要去上学”

  也因为这一段话,豆豆妈用了更久时间去调节孩子不愿上学的叛逆心

  所以,好的学习心态一定要有孩子对于校园的向往憧憬

  而这份憧憬一般都是来自前期对学习印象的感受,如果孩子对学习有了不好的印象,从心里就容易对上学这件事产生抗拒、或害怕心理

  所以,家长在跟孩子说上学这件事情时,要尽量避免会产生对学习印象不好的话

  比如,“你现在xxx,等上小学了怎么办”

  这样的话就是在给孩子制造焦躁,在孩子的眼里也会认为“上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孩子一开始就认为学习很难,那带着危难心理的学习状况又怎会好多少呢

  

  那么,关于幼升小这件事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举报/反馈

上一篇:教师的血就这样冷下来:欺凌教师、污蔑教师已经进入新阶段
下一篇:邓州高考生:高考后警惕这些诈骗手段!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