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考公考研教培市场消费调查报告:机构存在诱导贷款、退费困难等问题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6-21
手机版

  

  图源:Pixabay

  芥末堆文 6月16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江苏省考公考研教育培训市场消费调查报告》,指出部分培训机构存在诱导消费者贷款付培训费、退费困难等问题。

  报告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已突破250万人;202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 474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考公热”和“考研热”也带来了相关教培市场的火爆。

  调查报告采用线上调查问卷调查和体察员实地探访体察相结合方式,主要了解考研考公教育培训行业的消费者消费偏好、消费者遇到问题及诉求建议等;以及教育培训机构销售行为、提供的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合同范本的规范性以及售后服务等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收费价格是消费者选择培训机构的重要因素,超三成消费者认为培训价格不合理。线上问卷显示,36.3%的消费者培训开销在3000元到5000元;34.3%的消费者开销在5000元到10000元,24.2%的消费者培训费用超过1万元。当问及机构课程收费是否合理时,35.9%的被访者认为机构课程收费不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中有15.32%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培训机构诱导过度消费的问题。

  

  图源:江苏省消保委

  调查中发现,部分机构诱导贷款,混淆概念模糊“消费贷”本质。线上问卷显示,15.32%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教育机构工作人员诱导消费的行为。问及缴费前工作人员是否有诱导进行“培训贷”的提问时,40.2%的被访者表示认为存在诱导行为。同时培训机构与银行协议模糊,易产生信用风险。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还包括部分培训机构履约不当,服务质量与宣传存在差异。“退费条件苛刻,流程繁琐”也是投诉较多的问题。线下体察的11个样本中,10家培训机构均允许学员申请退费。体察人员依据合同约定向培训机构申请退费,截至报告发出之日,均已完成退费收到退款。

  从投诉及处理情况看,在退费过程中消费者经常遭遇工作人员失联、机构之间推诿责任的情况,导致退费困难重重。部分消费者反映依据不过包退协议申请退费后,原本对接的销售人员表示其非退费工作负责人,也有销售人员直接“失联”,不回复消息,或是培训机构退费处理工作人员几经更换但均表示无权限处理。也有消费者投诉反映,机构自称其无财务处理权限,退款事宜需由总公司负责,但是总公司声称预交学费已由子公司收取,故不承担退费责任。

  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报名前要了解机构信誉、消费者评价、机构资质等信息;在报名时,要仔细研读合同,避免霸王条款、细节条款不合理情况发生,另外建议谨慎选择不能签署合同的机构。对于有贷款需求的消费者,在签署贷款协议前,要机构和贷款银行多方了解协议具体内容,避免后期因责任划分不清,有损个人征信。

  教育培训报告贷款教育培训机构消费

上一篇:东莞年年评上新一线城市,佛山最为不服!
下一篇:高考分数在500上下,要避免三大热门,找工作困难,特别是第二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