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不能报”的新闻学专业,问题出在哪?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6-29
手机版

  高考志愿填报在即,作为固定节目的支招避雷又出争议。

  与过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矛头,居然指向了新闻学专业。

  原因竟是网红老师张雪峰语出惊人:“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

  

  听着贼吓人,搞得众多家长和学生如坠冰窖,胆颤心惊。

  这专业真有这么糟吗,问题的关键究竟在哪里?

  我觉得和新闻系本身没关系,不是新闻系没前途了,而是“部分专业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已经严重脱节”,尤其是文史科目。

  说白了就是这类专业的教授、学者们,目前活在“计划经济”的环境里,然后拿着这套去教学生,如何适应市场经济。

  所以矛盾就出现了:

  张雪峰去质疑教授的粉丝量不行,而教授的回应居然是“比粉丝量没用,应该比谁发的文章能上权威期刊。”

  且不说权威期刊是否权威的问题,如果指望这点,我可以肯定的说,绝大多数新闻专业的学生都得饿死。

  因为有几个新闻系的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体制、或者报社啊!

  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更多的人,能也只能在私营企业工作,然后去做编辑,做新媒体运营,或者撰稿人。

  学校教的那套有用吗?有,但无疑很局限!

  毕竟拿权威期刊的经验去套短视频和新媒体,怎么套似乎都不对劲,这就注定了大部分新闻专业毕业生的悲惨结局。

  

  另外,据新闻专业的朋友反馈,他们还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他们虽然是新闻专业毕业的,但写新闻不一定专业。

  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去采访医药、生物等行业的大佬,可能都不知道该问些什么,如何入手——因为专业知识的差距摆在这里!

  所以,现在的很多媒体都不爱用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了,宁愿使用跨专业的写作爱好者来担任记者,其采访质量和稿件质量都高于新闻专业毕业生。

  就说尴尬不尴尬!

  也正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新闻专业的护城河基本没有了:

  你能写的,别人也能写;你写不了的,别人也能写!搞自媒体嘛,教授老师不太懂这些,自己也等于从零开始。

  那读了什么大学呢,读了一个寂寞,混了一个文凭而已!

  并不是说其他专业不存在这样的现象,但相对而言还是好很多。

  抛开本科阶段不谈,一旦进入硕士、博士的研究领域,譬如理工科的大部分专业,还是比较有价值的。

  甚至很多实验,直接拿出去就能转化为经济效益。

  新闻专业行吗?好像真不行!

  

  不行不是说新闻专业不能做到这点,而是方向性的偏差,且偏差好多年了。

  教授只为权威期刊负责,不为市场经济活动负责,学生的就业和收入负责,就注定了这个结局。

  换而言之,如果说,大学阶段的教授,能让学生毕业时积累几十万粉丝,你看还有人说新闻专业是天坑吗?肯定没有了!

  很多人可能跪着都要进去,因为能做到这个水平,业余时间就能轻松创造收入了。

  

  总之,说了这么多,用张雪峰老师的话来做个总结,那就是:

  “如果一个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老师,他上的课没人听,写的文章没人看,粉丝寥寥无几。

  请问,他真的懂传播吗?真的能带领学生学好这门知识,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吗?”

  这是一个关乎所有新闻学子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举报/反馈

上一篇:第四届“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双创大赛在京启动
下一篇:擂台比武亮实绩 协商议事哪家强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