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绘就和美乡村的动人画卷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7-16
手机版

  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江坝村连片种植的淮山绿意盎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黄志新 摄

  东南网7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行走在福建乡村,目之所及,是一幅“森林葱茏、茶田叠翠、稻田翻滚、路通人畅”的美景。瑰丽的山川河海、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成就了福建各地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

  越过一山,再登一峰。福建始终坚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以“千万工程”点亮“希望田野”,积极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续写田野上的美丽诗篇。

  内外兼修,重塑肌理

  总投资3000万元,随着邵武市拿口镇集镇环境整治样板项目不断推进,一系列“蝶变”正悄然发生。

  行走在拿口镇,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石板步道环绕着水池,凉亭、阁楼鳞次栉比,这里不仅有诸多功能复合、主题多元的“口袋公园”,还有“旧貌焕新颜”的美丽庭院、被赋予新生命的老建筑……

  曾经的拿口镇却是另一番景象:车辆乱停放、缆线乱拉,公共空间配置不完善,多元文化特色也未能得到充分挖掘。

  如今,通过环境整治样板项目的实施,这里已成为融合水运文化、铁路文化、廖俊波先进事迹、严羽文化等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工贸文旅集镇。

  变化的又岂止是拿口镇。近年来,邵武市完成81个村“多规合一”编制,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南平乡村振兴示范带8条,形成“一心两城三组团”城乡格局,诸多乡村实现“华丽转身”。

  纵观全省,平潭北港的石头会“唱歌”、福州永泰的溪畔古榕会吟“云水谣”、宁德福安的农家乐让游人流连忘返……是什么力量,塑造了乡村“形”之美?

  “对标‘千万工程’经验,我们坚持规划引领,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各地资源禀赋,重塑乡村环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个性之美的乡村。”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

  福建坚持共建共享,全面实施宜居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推动1.4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分类,推动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应编尽编,保留自然生态、传统文脉、乡土味道。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革命四行动”,接续开展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每年实施一批居住、交通、水环境、风貌等重点项目,农村公厕、卫生户厕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全面构建,所有乡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省村村通水、通电、通硬化路、通客车和光纤4G网络、有线电视,建制村卫生所完成标准化改造。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等乡村“五个美丽”建设。

  永泰县以“政府引导+民间理事会”的新模式助推传统古村落保护,在全省率先成立古村落古庄寨保护开发领导小组,立足永泰庄寨特色资源,首创庄寨保护与发展理事会制度;华安县依托山水优势和文化底蕴,因地制宜进行规划,所有乡镇村实现“一镇一计划、一村一方案”,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竞赛”……

  在开展乡村规划过程中,当山海的春和景明得以再现时,乡土“福”文化也被陆续唤醒。福建将独特的红色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海丝文化、农耕文化等融入其中,乡村之美的内涵更丰富了。

  在泰宁县际溪村,当地深入挖掘传统耕读文化,打造集耕读文化体验、养生度假、田园生活、岩穴苦读于一体的耕读文化旅游目的地;武平县以“敢为人先、接力奋斗”的林改经验铸魂强基,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政和县新康村打造以中共寿政庆中心县委革命事迹陈列馆、新康村乡村振兴展示馆(内含廖俊波先进事迹展示区)、政和白茶非遗传习所为集群的新康红色研学基地,擦亮新康“红色名片”,助力乡村振兴。

  善治有道,同沐春风

  规划塑形重建了“美丽乡村”的外在形象,探索乡村善治路径则赋予了“美丽乡村”丰富内涵。

  晋江市陈埭镇,是全省第一经济强镇。洋埭村是陈埭镇人口最多的村(社区),面积仅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超过5.5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有4.5万多人。

  经济活跃的同时,乡村治理有了更大的挑战:如何摸清底数、发现风险、化解矛盾、回应群众诉求?

  2022年,晋江市在陈埭镇开展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试点后,运用一系列科学、系统的乡村治理方式,将每一个具体问题解决在“最后一米”。

  晋江市从市直机关等抽调120人组成工作队,和陈埭镇、洋埭村干部,驻村民警,综合执法等部门工作人员一起,下沉到洋埭村一级、二级网格。将陈埭镇26个村(社区)作为一级网格,在各村(社区)辖区划分二级网格175个、三级网格608个。

  网格化服务,让社情底数动态更新更为精准,风险预判和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回应民意、提供服务更为高效。

  “村道长期有车辆乱停乱放,影响出行。”2022年夏天,接群众反映称辖内某条村道的情况后,第四网格迅速整治违停、修建漫步道,同时巧用闲置空地,增设了近200个车位,其中60个收费停车位的收入纳入集体收入。如此一来,规范了交通秩序,提升了人居环境,也增强了村集体的“造血”功能。

  像晋江市“支部建到网格”这种变革的力量,在福建乡村里不断生发、激荡、延伸、拓展。

  攒“个人积分”,村民在乡村治理中唱起了主角。“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积5分、“生活垃圾不乱倒”积5分、“帮助邻里照顾老人”积5分……福建鼓励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垃圾分类、营造文明乡风、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等领域推广运用积分制,有效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列“任务清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了“问答卷”。福建围绕村级组织所承担的村级事务、履职责任、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等事项,科学编制村级小微权力、村级事务、公共服务等清单,并明确清单责任主体、内容、流程,强化各方监督,有效推动解决基层组织负担重、村级权力运行不规范等问题。目前,全省22个试点县基本制定试点方案。

  推“数字下乡”,给美丽乡村加朵“云”。近年来,福建依托数字福建建设,推动部门数据共享,推广运用手机“村务通”,为村民了解村务信息和办理建房、入学、医保、养老等手续提供便捷服务;加快“综治中心+网格化”建设,聚焦基层群众关心问题,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实施乡村“雪亮工程”,全省超过60%的较大建制村实现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

  随着福建更多改革措施的出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不断向乡村延伸、覆盖;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种要素不断向乡村流动……乡村从外在风貌到内在肌理,都焕发出从未有过的变化。

  一场“宅改”,紧扣宅基地取得、退出、管理、利用等关键环节,三明沙县区高桥镇黄溪坑村实现了从“猪圈村”到生态旅游村的华丽转身;一次古村“活化”试验,采用村委会自行购料、聘请工匠、组织施工的“工料法”建设模式,屏南县多个千年古村得以“守住根、留住人、焕新生”……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学深学透、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并切实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美丽福建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更加扎实有力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风貌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

  举报/反馈

上一篇:初中数学刷题能提高成绩吗?从差生到学霸,只因做了这些!
下一篇:用户心声:兼顾高时效和低油耗 鹰途诠释高价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