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金专学姐解析金融学重点知识点1:货币政策框架
更新一个新的系列,对于广外金专考研中出现的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做一些细致的梳理。本身这件事情就很难,因为对于知识点需要掌握的深度以及广度,都需要结合院校出题风格的认知。虽说这两年广外金专专业课难度上升但抓基础抓重点是不会错的。 今天开更第一帖,是关于黄达金融学的货币政策框架的知识梳理。货币政策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其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强化阶段拓展也多,可以作为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呈现。所以我根据我报名的老生研路广外431的定向课,整理了我考研备考期间的一些电子笔记。希望对学弟学妹的学习有所帮助。另外这里不涉及拓展的内容(因为水太深了~~),如果是游览数据可观的话,下一贴就更新货币政策的拓展知识点,下面是正文,全文六千余字,学习时间约二十分钟。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是什么?)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和调节货币信贷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的框架整个货币政策框架包括目标体系、工具体系以及传导机制三大部分。如图所示,货币政策就是货币当局使用政策工具,借助传导机制,实现调控目标的过程。
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重点内容,需要拓展中间目标的变化)
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货币政策运行的宏观经济总体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项内容。(1)稳定物价,所谓稳定物价,就是指在某一时期,设法使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大体稳定。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所谓币值,原指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衡量币值稳定与否,已经不再是根据单位货币的含金量;而是根据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即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它通常以一揽子商品的物价指数,或综合物价指数来表示。目前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通常采用综合物价指数来衡量币值是否稳定。物价指数上升,表示货币贬值;物价指数下降,则表示货币升值。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2)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充分就业,是针对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但要测定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困难的,一般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为基准,即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所谓失业率,指社会的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失业率的大小,也就代表了社会的充分就业程度。失业,理论上讲,表示了生产资源的一种浪费,失业率越高,对社会经济增长越是不利,因此,各国都力图把失业率降到最低的水平,以实现其经济增长的目标。(3)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目前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一般采用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即用人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来衡量。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4)国际收支平衡,所谓平衡国际收支目标,简言之,就是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其趋于平衡。因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无论是顺差或逆差,都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长时期的巨额逆差会使本国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并承受沉重的债务和利息负担;而长时期的巨额顺差,又会造成本国资源使用上的浪费,使一部分外汇闲置,特别是如果因大量购进外汇而增发本国货币,则可能引起或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当然,相比之下,逆差的危害尤甚,因此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一般着力于减少以致消除逆差。 2. 单目标与多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因时因地而异。有些国家的货币政策是追求多项目标的,最多的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有的则是明确突出稳定币值(包括稳定汇率)这一个目标。前者称为多目标,后者则称为单目标。IMF和其他国际金融组织都是强调货币政策稳定币值这一单目标(争论的核心在于货币政策是否可以影响就业和产出) 3.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形式将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4. 货市政策的中间目标(1) 中间目标中间目标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测和调整的指标,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可据以衡量对最终目标所产生的初步影响。一般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具有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和抗干扰性的特征。
可控性指的是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能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较准确地控制中间目标的变动状况和变动趋势。可测性指的是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对货币政策能够做出反应。这些金融变量应明确清晰,央行能够迅速而准确的收集到有关指标的数据资料,并且进行定量分析。相关性指的是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密切的联动关系,央行能够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抗干扰性指的是,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外来因素和非政策因素的干扰。中央银行所选择这些中间目标必须不受因素的影响,使货币政策能在干扰度较低的情况下,对社会经济发生影响,避免货币当局错误的判断经济形势,造成决策失误。 (2)中间目标体系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往往是由几个金融变量组成的中间目标体系。在这些体系中,中间目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操作目标,指的是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中央银行提供直接的和连续的反馈信息,借以衡量货币政策的初步影响,也称为近期目标;另一类是效果指标,指的是在货币政策实施的后期,为中央银行进一步地提供反馈信息,衡量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效果,也称远期目标。
① 操作目标,操作目标主要包括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可以反映银行体系扩大放款和投资的能力,也是预测未来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运用效果的良好的预测器。央行一般通过调节银行系统的超额准备金来实现对货币信贷的调控,但是这往往受制于商业银行体系的放款意愿和财务状况。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是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基础,与货币政策目标有密切的联系,其数额的变化也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 ② 效果目标(炒鸡重点),效果目标主要包括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利率作为中间目标,其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均比较理想,但抗干扰性不理想,这是因为作为内生经济变量,利率的变动具有亲周期性。同时,作为政策变量,利率与总需求也是沿同一方向变动,繁荣时,为防止经济过热应提高利率;萧条时,为刺激经济复苏应降低利率。这样,货币政策和市场因素对利率的作用效果是叠加的,当利率发生变动时,中央银行往往难以量化货币政策和市场因素的作用的效果,对货币政策的松紧也难以掌握。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可测性好(有明确定义、分类,容易获取),可控性(由央行控制)均可满足要求。就抗干扰性来说,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性作为内生变量是顺循环的,而作为政策变量则是逆循环的,因此,政策性影响和非政策性影响,不会相互混淆,抗干扰性也符合要求。 三、货币政策工具(常考点)1. 一般性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对金融活动的影响是普遍的,总体的,没有特殊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对象,是整体经济,而非个别部门或个别企业。主要包括:(1)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央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直接调整或制定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对市场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的一种货币政策。贴现率实质上就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放款利率。贴现率的改变可以改变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从而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同时贴现率的调整还具有一种所谓的“告示性效应”,即贴现率的变动,可以作为央行向银行和公众宣布其政策意向的有效方法。 但是贴现率政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 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贴现率)的调整不能强迫或阻止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商业银行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资金。2)由于货币市场的发展和效率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贴现窗口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再贴现政策只能影响来贴现的银行,而对于其他银行只是间接地发生作用。3)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中央银行若经常调整再贴现率,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使企业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2) 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例,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威力较大的政策工具,其一般会产生较大的影响:1)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存在负相关关系;2)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表现为决定超额准备的多少,影响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基础。调整准备金率,若基础货币和准备金总额不变,则超额准备金发生变化,货币乘数扩张或缩小。但是这一工具也有负面的影响1)中央银行难以确定调整准备金率的时机和调整幅度;2)许多商业银行也难以迅速地调整准备金以符合变动了的法定限额。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一政策工具的巨大冲击力,所以一般只在少数场合下才会使用。 (3) 公开市场操作所谓的公开市场操作指的是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行为。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实有准备金来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量的扩大和收缩,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同时,通过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动,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公开市场操作也可以用来调整长期证券市场和短期证券市场的利率结构和水平。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在于:①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左右整个银行体系的基础货币量,使它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②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具有主动权,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主动出击。③ 公开市场操作可以适时适量的进行调节,更为灵活。④ 央行可以根据金融市场的信息不断调整其业务,万一经济形势发生改变,可以迅速地反方向操作,能够产生一种连续性的效果。公开市场操作需要注意:① 央行在购入证券以后,固然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但此举只是为银行体系的信贷扩张奠定条件,并不能迫使商业银行扩大其信贷量。② 采用公开市场操作若产生预期的效果,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一个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并且是具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弹性的市场。 2. 央行的选择性政策工具(名词解释型简答题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 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用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时第一次付款的最低金额;规定应消费信贷购买商品的最长期限等等。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采取消费信用控制,能起到抑制消费需求和物价上涨的作用。(2)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的投机。(3) 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的限制措施,以抑制房地产的过度投机。如对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规定最高限额、最长期限以及首次付款和分摊还款的最低金额等。(4) 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如出口产业、农业等,所采取的鼓励措施。(5) 预交进口保证金,即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交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的过快增长。 3. 其他政策工具(名词解释型简答题考点)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是除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主要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内容多,要多了解)由图可知,货币政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第二步,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变动影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第三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动影响实际经济活动,从而到达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如果分析传导机制是通过影响那个变量最终影响到总产出Y可以由此将传导机制分类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思路:通过货币供给M的变化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变化,而投资的变化进而使得总支出E和总收入Y发生变化。用符号可表示为:M→r→I→E→Y。这个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是利率:货币供给的变化首先使得利率发生变化,然后才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进一步的一般均衡分析:① 货币供给增加,产出水平不变,会导致利率相应下降;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增加,并引起总支出增加,总需求的增加推动产出上升。与原来的分析一致。② 产出上升,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如果中央银行没有增加货币供给,货币供求的对比就会使得下降的利率回升。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所产生的作用。③ 利率回升,使总需求减少,产量下降;产量下降进一步导致货币需求下降,利率又会回落。这是一个往复不断的过程。④ 产出和利率最终会逼近一个同时满足货币市场供求和商品市场供求两方面要求的均衡点。在这个点上,利率可能比原来的均衡水平低,而产出量比原来的均衡水平高。凯恩斯学派还不断对货币供给到利率之间和利率到投资之间的更具体的传导机制以及一些约束条件进行补充。但不论有何进展,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的特点是对利率这一环节的特别重视。 (2)托宾的q理论以托宾为首的经济学家沿着一般均衡分析的思路,把资产价格纳入传导机制,认为沟通货币、金融机构一方与实体经济一方之间的联系的并不是货币数量或利率,而是资产价格以及利率结构等因素。传导的过程是:货币作为起点,对资产价格PE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资产价格,主要是股票价格,它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值q,将影响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和产出。过程可以表示为:M→r→PE→q→I→YPE为股票价格;其他符号同上。 (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认为,在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利率;具有直接效果的是货币供应量。货币学派论证的传导机制表示为:M→E→I→Y。M→E表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当作为外生变量的货币供给改变,比如增大,由于货币需求并不会因外生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愿意持有的货币必然使支出增加:或投资于金融资产,或投资于非金融资产,直至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支出导致资产结构调整,并最终引起Y的变动。 (4)信贷传导机制理论信贷传导机制理论强调信贷传导有其独立性,不能由利率传导、货币数量传导的分析所代替且侧重于分析紧缩。①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银行贷款不能全然由其他融资形式,如有价证券发行所替代。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因此,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增减变化就能对总支出产生影响。假设中央银行决定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商业银行可用的准备金R就会相应减少,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得存款货币D的创造成倍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银行贷款L的供给也不得不同时削减。结果,使得那些依赖银行贷款进行融资的特定借款人必须减少投资和消费,最终导致总支出下降。过程可以表述为:公开市场的紧缩操作→R→D→L→I→Y。 ② 资产负债表渠道的研究。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的上升,将影响借款人的资产状况,导致其净现金流的减少;利率的上升使得股价下降,从而恶化其资产状况,降低了可用作借款担保品的价值。这种种情况,会使银行减少贷款投放。同时,这增加了一部分资产状况恶化和资信状况不佳的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也使得其难以从金融市场直接进行融资。最终导致投资与产出的下降。过程可以表述为 M→r→PE→NCF→H→L→I→YNCF为净现金流;H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他符号同上。 (5)财富传导机制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及其对产出的影响可以表述为:PE→W→C→Y式中,W为财富;C为消费。 (6)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净出口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使汇率发生变化,并在一定的贸易条件下对净出口产生影响。这样的机制可以描述为:M→r→re→NX→Y式中,re为汇率;NX为净出口;其他符号同上 以上就是对于货币政策这一章节里的货币政策框架的梳理。如果这部分学好了,货币政策就打好十之七八的基础了。当然要学好这一部分,还需要补充其他内容。今天这个章节主要是针对性的对框架进行一个阐述。希望大家再接再厉,顺利上岸。 需要PDF版本资料的同学可以三连然后戳我领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另外,主页有我的广外431上岸经验贴哦,需要的uu可以去我主页查看 #广外431 #广外金专 #广外金融专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43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专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金融专硕 #黄达金融学
上一篇:熢火之下
下一篇:夏季招生开启:上海博世学校携手初中毕业生追逐梦想之旅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
- 腾讯健康:联手迈瑞医疗助推行业高质量普惠发展
- 儿童友好|“红色传承”——金华市站前小学五年级秋季研学活动
- 考生、家长速看!云南省2024年高考11月5日起报名
- 巢湖市城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 10月20日起实施
- 自贡自流井区:密切家校合作 家校共育连心桥
- 防拐骗、防暴力、防意外……武昌水果湖二小这样教学生自护自救
- 七险二金!云南省属国有企业招人啦
- 烟台市区七个口袋公园年底全部交付
- 24日至25日,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部局地可达重度霾
- 自考学位证申请的条件是什么?
- 投资160亿元!德欧中心四川
- 贵州税务: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支持我省企业投入研发、鼓励科技创新起到重要作用
- 高通骁龙 8cx Gen 4 处理器跑分曝光,多核成绩逼近苹果 M2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益阳考区首次开考
- 初级会计证考试都是选择题吗?
- 大国粮仓装满优质粮
- 把课间还给学生,“圈养”并非长久之计
- 江门鹤山:“全链条”保障好“舌尖上的安全”
- 第十届晋江市中小学生“泉州南少林五祖拳健身操”会操比赛圆满落下帷幕
- 北京市开展2023年度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工作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 台庆74周年,广东广播电视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公益活动
- 原创CBA前三轮排名!郭士强压制老东家,新疆上升8位,北控连败露底牌
- 50%职场人群多受腱鞘炎困扰 使用人体工学键鼠有助于预防腱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