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几代上海人的书香童年,这座图书馆的历史你了解吗?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8-08
手机版

  原创 陈超群 档案春秋

  又是一年暑假,位于苏州河畔、毗邻长风公园的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因其别具特色的建筑造型、主题多元的展览空间和丰富多彩的藏书,成为了沪上许多家庭列入暑假计划的热门打卡地。走进这个充满童趣的海派文化新地标,孩子们仿佛置身于阅读的森林,在与童书作品及主人公的心灵对话中,度过了一个个难忘而美好的阅读时光。

  作为全国历史最悠久、藏书最多的省级少儿馆之一,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41年成立的上海儿童图书馆。在许多上海人心目中,它是一座开启想象之门的童话乐园,也承载着几代人儿时的美好回忆。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

  诞生于“孤岛”时期的上海儿童图书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孩子们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里阅读书籍(图源:文汇报)

  作为中国第一家民办的儿童图书馆,上海儿童图书馆诞生于抗战时期的“孤岛”上海,由当时在四行储蓄会工作的应永玉先生发起并参与创办。

  应永玉(1911-1987),浙江温岭人,1928年考入上海法科大学银行专修科,后进入上海四行储蓄会工作。1930年代,应永玉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所领导的群众组织,兴办福利事业,密切会员联系。

  1940年儿童节(当时的儿童节为每年4月4日)前夕,上海租界成为“孤岛”,人口激增,儿童人数也增加,应永玉看到街头书坛多陈列荒谬图书,儿童多受其害。为了使儿童有优良的儿童读物,应永玉以其大儿子应纯高、二儿子应纯同之名致函上海第九届庆祝儿童节筹备委员会:

  “上海为我国第一大都市,专为儿童阅览的图书馆,现在尚还未有,我们两兄弟想在今年儿童节,做一件永久有益我们儿童的工作,且为增进全市小朋友的求智机会起见,特建议创办儿童图书馆。”

  (应永玉《我国首创的儿童图书馆——上海儿童图书馆》,《图书馆学通讯》1981年第2期)

  1943年11月12日,应永玉携应纯高、应纯同兄弟二人摄于威海卫路林邨20号上海儿童图书馆新址前(图源:应纯同)

  应永玉的倡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中华慈幼协会上海办事处、上海工部局儿童保障科、上海难民救济分会等十一个团体对上海儿童图书馆的筹办表示予以支持。

  1940年4月4日,上海儿童图书馆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推举胡祖荫、吴维德等五人为设计委员,黄警顽等三人为提名委员,负责提请各界委员名单。

  9月28日,在银行公会俱乐部召开成立大会,推举虞洽卿等五人为名誉主席,应永玉、胡祖荫、黄警顽等19人为常务委员。同年10月9日举行常务会议,聘请黄警顽为征募委员会主任,应永玉、赵朴初、陈巳生等9人为征募委员。

  1940年代上海街头流动书摊

  上海儿童图书馆筹备委员会成立后,时常收到各地人士及海外侨胞来信,询问关心筹备进展。著名的职业教育家陈青士当时发表《我们为什么要设立上海儿童图书馆》一文说:“上海将来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儿童图书馆,这不仅是上海地方的幸福,也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光荣。”

  1941年5月17日,上海儿童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在清华同学会举行全体委员大会,选举胡祖荫等9人为董事,应永玉、吴益之、丁健行3人为候补董事,成立了第一届董事会,并通过董事会组织章程。

  从应家父子呼吁创办之日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41年7月12日,上海儿童图书馆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大华商场13号正式开馆。当时有儿童读物一万多册,分为哲学与宗教、社科、教育、自然、实业与技术、语言与文学、艺术、历史与传记、地理与游记等,分类编目,并分为高级、中级、低级三种,以颜色识别排列,方便儿童自由检取。每日上午8时至下午6时,实行免费开放。

  儿童图书馆的运作

  上海儿童图书馆的行政组织系统为由各社会团体组成的董事会下的馆长负责制。全馆分为编藏部、阅览部、总务部、借阅部、巡回部。图书馆以“适当方法辅助儿童教育,发展儿童个性,及培养良好国民”为宗旨。胡祖荫任第一任董事长,林重稚为馆长,继任馆长的有周皙新、孙若云、骆褚君玉。

  《上海儿童图书馆创立八年来馆务概况》一书介绍了上海儿童图书馆的日常运转情况

  当时有工作人员七名,阅览室两个,可供十几名儿童同时阅览,藏书10338册(1947年藏书36363册、1948年增至41207册)。至1946年,订购的杂志有《少年读物》《福幼报》《小学生》《新儿童》《朋友》《中华少年》《儿童周刊儿童智识》《图画世界》《见闻》等。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8点至下午6点,免费开放(周二闭馆)。

  昔日上海儿童图书馆印章样式(上海市档案馆藏)

  开馆之后不久,因大华商场馆址面积有限,上海儿童图书馆添购威海卫路(今威海路)910弄(林邨)20号双开间三层楼房一幢,于1943年11月12日成立总馆,向更多儿童推广图书服务工作。在威海卫路馆,一楼是阅览室,二楼是办公室,“儿童图书馆”五个黑色大字“一”字形地排列在一楼和二楼之间的外墙上。原本位于大华商场的展馆改为分馆。1946年1月,大华商场分馆因合同期满,业主收回,所有分馆工作并入威海卫路馆办理。

  上海儿童图书馆原址所在地(原威海卫路910弄,现威海路191弄)

  在每年的4月4日儿童节,上海儿童图书馆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赠送文具、书籍、玩具、糖果、衣服、补品等。如:1946年儿童节,赠送本馆有关各中小学儿童礼物各百余件。1947年儿童节,举行儿童节庆祝大会,参加儿童约千余人,凭借阅证分赠儿童礼物,并举行了三天的儿童读书新书展览会。1948年儿童节,上午凭借阅证分赠儿童礼物,下午展览新书,同时举行儿童科学作品展览。1949年儿童节,上午举行新书展览,并陈列儿童生活照片八十余幅,凭借阅证分赠练习簿、铅笔、毛巾、香皂、儿童读物、皮球、墨鱼肝油等。

  上海儿童图书馆南京西路馆内景

  此外,上海儿童图书馆还举行各种儿童文化活动。例如:1946年9月23日至10月25日,举办儿童习字比赛,分初小、高小、初中三组,计收到各儿童交来的小楷书法作品274件;10月11日,由上海电化教育队开映儿童教育电影,一百二十余人到场观影。1947年4月17日至25日,举行儿童科学作品展览会,参加作品之儿童约有百余人,展览会期九天,团体参观有三十六校,个人参观有八千余人。

  1947年上海儿童图书馆为小朋友颁奖(右上为应永玉)

  上海儿童图书馆成立后,为了方便路途不便的儿童也能体验图书服务,便在各区设立可免费借阅图书的“图书流通站”(1946~1948年,流通站一度暂停借阅)。

  1941年11月底,由冠生园捐赠的一辆巡回图书车正式驶上街头。巡回图书车由胡祖荫设计,采用三轮车样式,一辆车可以装200种600册儿童图书,并可随带小帆布椅10张。此后,陈春华捐赠巡回图书车两辆,华童公学全体师生捐助巡回图书车两辆。至1946年底,儿童图书馆共有巡回图书车五辆。

  上海儿童图书馆巡回图书车

  张乐平关于流动图书车的绘画(刊于《小朋友》杂志1979年第3期)

  儿童图书馆还制定“团体借书办法”,开展团体借阅服务模式,面向立人义务学校、诸安小学、美华小学、沪江女子小学及土山湾孤儿院、抚育工儿院、以马内利孤儿院等学校、机构提供服务。

  图书馆的新生

  1955年6月,上海市儿童图书馆编《图书目录》

  从1941年开馆至1949年的八年时间里,上海儿童图书馆总计接待借阅495885人次。每年度的借阅人次从最初的一万余人上升至1944年的十一万余人次。此外,通过巡回图书车借阅的儿童最多达每年12704人次(1943年),团体借阅最多达每年18150人次(1945年)。

  上海解放后,上海儿童图书馆于1950年5月5日重新开放。1952年9月5日,上海儿童图书馆董事会呈请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同年10月14日,接到上海市文化局同意接办的批复,并定名为“上海市儿童图书馆”,直属于市文化局领导。

  1953年2月,上海市儿童图书馆迁至北京西路1647号。1958年4月,又迁至南京西路962号,并定名为“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孩子们在少年儿童图书馆里阅读书籍(图源:文汇报)

  1959年,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曾与新成区图书馆合并,后于年底恢复原来建制。1960年11月,该馆并入上海图书馆,作为上海图书馆的少年儿童分馆,对外仍用“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1987年1月,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恢复独立建制。

  198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应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之请,亲笔为该馆题写馆额——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图书馆也将宋庆龄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为一代代上海儿童带来了欢乐与知识。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南京西路馆,墙上馆额为宋庆龄题写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南京西路馆内景

  2022年7月19日,位于普陀苏州河畔的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正式开馆迎客,位于南京西路的老馆仍然对外开放。至此,“一馆两址”运行模式下的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南西馆+长风馆)成为当年国内体量最大的省级少儿图书馆,同时也成为全国收集少儿出版物语种最多的省级少儿图书馆。

  位于苏州河畔的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

  撰稿:陈超群

  校对:王礼荣

  编辑:陈皓、龚紫珺

  本刊稿件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标题:《见证几代上海人的书香童年,这座图书馆的历史你了解吗?》

  阅读原文

上一篇:高价售出1.5亿!新兴品牌Coterie纸尿裤销售狂飙! | 案例分析
下一篇:72所高校百余名学生走进国际仲裁大厦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