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半,22个孩子“被骗”!家长要注意!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8-08
手机版

  今年暑假开始,

  珠海市反诈骗中心接到

  多起涉及中小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

  已有22个孩子中招,

  被骗金额由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

  骗子们利用

  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交易、

  网络追星、红包返利,

  甚至是冒充好友借钱等进行诈骗。

  01 加明星好友,却被诬告侵权?

  最近,小英(化名)用妈妈的手机上网时,QQ上有一名自称是某明星的陌生人申请添加好友。追星的她出于好奇,立马通过对方的好友申请。可加上好友后,对方没有回复,小英也就没放在心上。

  第二天,对方突然发来消息,怀疑小英偷拍并出售该明星的个人隐私,严重侵犯其隐私权,现在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小英深感冤枉,但对方仍执意要找律师告她,除非配合调查,查明真相便会还她清白。

  慌了神的小英问对方要怎么配合,对方推荐了一个“调查员”让她加QQ好友,然后要求她提供妈妈的某网购平台帐号密码,登录查看有没有出售该明星的个人隐私。

  小英照做后,没过多久,便陆续收到手机银行消费扣款的短信,共计6万余元。这时,小英才发现被骗了,告诉妈妈后一同到派出所报警。

  警方提醒

  “追星”在青少年群体中比较常见,不法分子正是瞄准了这一点,以添加明星私聊、拿明星签名照、参加明星举办活动等为噱头引导未成年人上钩,紧接着就会要求未成年人通过刷单的方式获得机会,或是以涉嫌违法为由进行恐吓,骗取钱财。

  02 免费领皮肤涉嫌违规?

  11岁的小莹(化名)喜欢玩一款“蛋某派对”的游戏。一天,她在玩游戏时有位陌生人主动搭讪称有免费皮肤领取。在好奇心下的驱使下,小莹按对方给出的QQ号添加好友,开始在游戏外与对方联系。

  随后,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让小莹扫码领皮肤。可当小莹扫码后,对方却说系统检测到小莹登记的是未成年人信息,导致账号异常,涉嫌违规领取游戏皮肤,需要用家长的手机来辅助解除风险。同时,对方还威胁小莹说,如果不及时处理,要罚款1万元并拘留15天。

  小莹害怕极了,为了保住爸妈的钱,更不想被警察带走,只好按对方要求拿走了妈妈的手机,并按要求提供银行卡号以及随后发来的短信验证码,最终导致小莹妈妈银行账户被转走近5万元。

  警方提醒

  非游戏官方发布的所谓免费送皮肤、送礼物、送游戏账号“福利”,其实是游戏圈里的常见骗局。

  不法分子吸引未成年人上钩后,会用“未成年人操作涉嫌违规”等理由威胁转账,或者以先完成刷单任务再获得福利的方式,让未成年人一步步掉入陷阱。

  03 返利?刷单?处处是陷阱

  13岁的小雪(化名)刷短视频时看到一则能“赚钱”的广告:充值100可返还888元。小雪想试试“福利”真假,正巧自己拿着妈妈的手机,也知道支付密码,于是用妈妈的微信给对方转了100元。

  正当小雪心心念念等返利时,对方突然称系统检测到未成年人账号,要求她用父母的手机核实身份才能提现。随后,小雪按对方要求操作,提供妈妈的银行卡号以及发来的短信验证码。

  没过多久,小雪便看到银行发来转账的短信,她要求对方退钱,对方却把她拉黑,小雪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1万多元,最后只能如实将遭遇告诉妈妈。

  警方提醒

  “门槛低来钱快”的兼职,对社会阅历尚浅又想赚点零花钱的未成年人有很大吸引力。

  除了小雪碰到的“做任务赚佣金”骗局,不法分子还会在社交平台中散布“红包返利”等活动的消息,诱导未成年受害人添加其为好友。

  随后,不法分子以使用父母手机进行验证才能获得返利为由,指导受害人进行视频通话,再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不断进行扫码付款,并提供虚假的支付凭证。当受害人迟迟未收到钱款时,才发现自己被骗。

  未成年人涉世未深,

  缺乏防范意识,

  各位家长

  不仅需要多跟孩子科普反诈知识,

  增强防范意识,

  提升自控能力;

  更要做好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

  设置安全性相对较高的支付密码,

  别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

  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

  转发提醒!

  素材来源|珠海刑侦

上一篇:你当律师,把法官送进去了?
下一篇:「普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