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2022版《课标》解读与阅读教学
课程标准一向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依据、第一推动力,也是教育理念的风向标,高屋建瓴地指引着教育的发展方向。
2022 年 4 月 21 日,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 " 新《课标》")正式发布,点灯人教育特邀资深教研员张建军老师,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
1. 2022 版新《课标》主要特点
2. 新《课标》的变与不变
3.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4. 老师如何提升阅读教学能力?
张建军老师将对这些问题做出哪些分析?一起来看。
访谈时刻
Q1
张老师您好,作为一名资深教研员和优秀教师,请问您对新《课标》有什么样的整体感受?
张建军:
2022 版新《课标》可以视为 2011 版《课标》的升级版,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其基础上从诸多方面都进一步做了调整、优化和补充,力求推动新时代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我个人感觉,它有更鲜明的价值取向,突出了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明确语文课程" 为谁育人 ";有更集约的目标指向,聚焦于 " 核心素养 " 内涵,回答语文课程" 育什么人 ";有更具实的实践导向,构建了六大学习任务群的课程内容,丰富了课程实施建议,引领语文课程" 如何育人 ";有更清晰的评价方向,增设学业质量的内容,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建设,描绘出各学段的语文课程的 " 育人 " 蓝图。
Q2
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与 2011 版《课标》相比,新《课标》出现了哪些变化?
与 2011 版《课标》相比,无论是框架结构,还是目标内容,包括语辞表述等,新《课标》都呈现出许许多多的新变化。崔允漷、郑国民、吴欣歆等课程修订组的专家们在各自的学术报告中都有高位、系统的介绍。在此,我想谈一谈个人印象深刻的几点变化。
1. 明确了以 " 核心素养 " 为价值的课程目标内涵
与 2017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一脉相承,新《课标》旗帜鲜明地将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并指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围绕这一概念界定,新《课标》逐一阐述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主要内涵,精准梳理了这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特别说明了这四个方面全面落实的基本准则——"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新《课标》共研制了 9 条 " 总目标 "。第 1 条是 " 立德树人 " 的总要求,其余 8 条分别阐释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其中有一些新的内容或表述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比如 " 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 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等。
新《课标》在 " 学段要求 " 中,保留了识字与写字板块,但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替换了原先的阅读、写话(习作或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还增加了关于整本书阅读、多种媒介阅读、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信息整理和呈现、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等内容,并补充提出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学段要求。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核心素养四方面的统整和融通,还丰富了 " 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 " 和 " 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 " 的路径和方式,科学规划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段要求,有利于促进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和递进提升。
2. 构建了以 " 学习任务群 " 为载体的课程内容序列
我想,新《课标》中最有新鲜感和冲击力的可能就是语文 " 学习任务群 " 了。它 " 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分为 3 个层面 6 个学习任务群:第一层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语言文字积累与数理 ";第二层是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 和 "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第三层是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 " 和 " 跨学科学习 "。这 3 个层面的 6 个学习任务群构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序列。
尽管新《课标》都呈现了每个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意图、内容和教学提示,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基于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真实情境设计主题式、系列化的学习任务,如何组织和推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活动,如何实现学生生活、语文实践和核心素养培育统整的学习任务群目标……
解决这些问题的背后,意味着教与学内容和方式的巨大变革,也意味着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将要改变当下语文教学的惯性思维,这是一个艰难求索的过程。此外,不容忽视的是,语文 " 学习任务群 " 尤其是发展型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对语文教师的阅读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不熟稔各种不同目的和不同媒介的阅读,很容易陷入 " 不知所措 " 的尴尬境地。
3. 研制了以 " 学业质量 " 为标准的课程评价方式
" 学业质量 " 是完全新增的板块。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关注日常生活、文学体验和跨学科学习这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重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较为细致地描述了不同学段的、结构化学业质量标准,这就为语文课程实施的学段进阶和阶段性评价提供了依据和参照。
当下,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语文教学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因此,学业质量标准的出台,能够发挥 " 以考定教 " 的功能,以指挥棒的姿态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那么,如何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开展课程评价活动?在 " 评价建议 " 板块,新《课标》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维度做了较细致的说明。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收集学生课堂关键表现、典型作业和阶段性测试等数据来进行,终结性评价即我们通常所说 " 中考 ",新《课标》也从命题原则、命题规划和命题要求这三个方面提出了规定性的建议。
可以推测,在学业质量标准的助推下,未来基础教育段语文课程评价将会更规范、更适切,更能体现量体裁衣,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生命成长。
4. 提出了以 " 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 为内容的课程研训要求
" 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 也是完全新增的板块,一共提出了 8 条建议,涉及教师的终身学习、教研的问题导向、研训一体化建设等内容。其目的不言而喻,是为了推动教研的效度升级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新《课标》落地落实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库保障。毋庸置疑,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对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以新《课标》为纲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不断积淀、努力提升要成为一种应有的职业生活方式。
除了这四个主要变化之外,还有很多文字细节也有了变化,不一一赘述。至于完全不变的,除了几个附录,其他版块几乎没有。不过。如果我们将新《课标》与 2011 版《课标》对比研读,就会发现,课程总目标和学段要求的变化是很小的。这就说明,无论是新《课标》中的语文核心素养,还是过去所讲的语文素养,其实都是强调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和互促,强调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和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学习相得益彰的课程育人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标》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风向标没有变,变化的只是实践的理念、路径、内容和方式。
Q3
在新《课标》中,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整本书阅读甚至被单独划分为一个任务群。您长期从事儿童阅读教学研究,可以请您给老师们提供一些在新课标背景下进行阅读教学的建议吗?
新《课标》在 " 教学建议 " 板块提出了 4 点建议,尽管指向的是语文教学,但也覆盖了阅读教学,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并消化的。在此基础上,我也想就阅读教学谈 3 点想法,谈不上建议,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
1. 重视单篇(本)精读,也要落实广泛阅读
经典的作品是需要精读的。所谓精读,不是面面俱到式的教学,而是在有所选择、有所聚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逡巡于语言文字,感受、领悟或赏析作品的独特魅力,促进言语发展和精神成长。在精读的基础上,要开放阅读视域,为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篇目和书目,以文学阅读为主,兼顾非文学阅读,以纸质阅读为要,适当引入多媒介阅读,保障学生正式和非正式阅读时间,落实广泛阅读,推动自主阅读,经营学生的阅读生活,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2. 重视阅读策略,也要凸显阅读审美
统编语文教材使用以来,作为语文要素的核心组成部分,阅读策略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往往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任务。这当然无可厚非。不过,阅读策略包括一些阅读可视化工具只是阅读的手段、支架和方法,因此,其教学不能止步于 " 知道 ",而要通过在学生阅读实践中的反复运用转化为学生的阅读经验,走向知 " 道 "——让学生自觉发挥阅读经验,充分实现阅读审美。只有经历丰富的、持续的阅读审美,才能真正培养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阅读伴随学生生命成长。
3. 重视阅读吸纳,也要引导阅读输出
我个人非常喜欢一个譬喻——" 阅读犹如呼吸 "。这个譬喻不仅体现了阅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且还勾勒出阅读的美好境界——有呼有吸,自然生成。阅读和阅读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吸纳,通过朗读、背诵、批注、摘抄等方式,丰富学生体验,丰满学生记忆,丰厚学生积淀,充分彰显阅读的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另一方面也要引导阅读输出,通过适度的多样化的阅读展示和交流活动,如撰写读后感、编制读书小报、开展班级读书会等,让学生共享阅读收获,共建阅读文化。
Q4
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更高了,相应地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那么,老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
张建军:
从狭义上来说,教学能力属于实践范畴,一般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当然离不开自身实践。
培养和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途径是备课。当今是信息时代,各种备课资源唾手可得,既有利也有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适当地借鉴或援用相关信息或资料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确属明智之举。然而,如果不假思索一味地信奉 " 拿来主义 ",那么,教学设计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个人非常倡导,教师要给自己留有独立备课的空间和时间,严谨而充满理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每一个环节乃至细节都要仔细推敲 " 行不行 "" 好不好 "" 优不优 "。
培养和提升教学实施能力的阵地是课堂。对于教师而言,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实战性的演习。在这过程中,教师尤其要避免 " 掌控课堂 " 的利己意识,敢于挑战教学经验的 " 非舒适区 ",珍视和学生的每一次对话,学会倾听,及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含糊点和不足之处,给予导向性的评价、诊断性的点拨和针对性的引导,让课堂不断回荡预设和生成的交响曲,形成思维和言语共生共长的学习场域。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教学实施的大智慧。
培养和提升教学反思能力的关键是写作。叶澜教授曾经说:"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 "。课堂中的起承转合、得失成败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反思的内容,课堂叙事、案例分析、经验小结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反思的样式。经由写的过程和方式,教学反思可以成为一个对课堂理性审视和客观分析的过程,有助于教师加深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发掘,推动从经验到理念的抽象转变。
在阅读教学的语境下,除了上述三点,培养和提升教学能力还不能忽视一个奠基性的工程——阅读。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当成为身体力行的阅读践行者和阅读领航员,都应当成为学生的阅读指导教师,不仅要读自己喜欢的著作,还要读与教学相关的文学、哲学、教育学等著作。唯有真正热衷于阅读、痴迷于阅读的读书人才能洞悉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奥秘,才能具备非同一般的阅读素养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阅读教学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有一个高频率词汇——" 一名有经验的老师 "。阅读教学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过程,本质上就是阅读和教学经验逐渐累积的过程。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非要提供什么捷径的话,那一定是无限的热爱和坚持。【END】
张建军
张建军,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部副主任,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研训员,高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扬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扬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
精彩预告
新课标更加注重整本书阅读,并提出了诵读、文学阅读、思辨阅读、传统文化教育等任务群,对各学段阅读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
- 腾讯健康:联手迈瑞医疗助推行业高质量普惠发展
- 儿童友好|“红色传承”——金华市站前小学五年级秋季研学活动
- 考生、家长速看!云南省2024年高考11月5日起报名
- 巢湖市城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 10月20日起实施
- 自贡自流井区:密切家校合作 家校共育连心桥
- 防拐骗、防暴力、防意外……武昌水果湖二小这样教学生自护自救
- 七险二金!云南省属国有企业招人啦
- 烟台市区七个口袋公园年底全部交付
- 24日至25日,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部局地可达重度霾
- 自考学位证申请的条件是什么?
- 投资160亿元!德欧中心四川
- 贵州税务: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支持我省企业投入研发、鼓励科技创新起到重要作用
- 高通骁龙 8cx Gen 4 处理器跑分曝光,多核成绩逼近苹果 M2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益阳考区首次开考
- 初级会计证考试都是选择题吗?
- 大国粮仓装满优质粮
- 把课间还给学生,“圈养”并非长久之计
- 江门鹤山:“全链条”保障好“舌尖上的安全”
- 第十届晋江市中小学生“泉州南少林五祖拳健身操”会操比赛圆满落下帷幕
- 北京市开展2023年度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工作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 台庆74周年,广东广播电视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公益活动
- 原创CBA前三轮排名!郭士强压制老东家,新疆上升8位,北控连败露底牌
- 50%职场人群多受腱鞘炎困扰 使用人体工学键鼠有助于预防腱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