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说法|9岁小学生极端欺辱同学被调查,训诫处罚是什么?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10-17
手机版

  文/杨宏伟

  近日,山西大同大成双语学校发生的未成年极端欺辱事件引发全网关注。一名10岁男孩被同学性欺凌……据其家长控诉,欺凌行为十分恶劣。让网友直呼,“不敢相信,这是两个9岁孩子做出的暴行。”

  26日,官方通报事件调查及处理结果公布,对涉事的两名男孩“予以训诫”。

  什么是训诫处罚?

  通俗点说,训诫处罚就是书面和口头的批评教育。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常莎告诉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训诫既不属于刑罚也不属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其更倾向于是一种行政告知行为;公安机关适用训诫,是对某些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不得再犯的一种处置措施。

  常莎进一步解释,训诫本质上属于教育的范畴。具体的实施措施是根据公安机关收集的相关证据,开具训诫通知书,送达被训诫人进行书面和口头的批评教育。

  调查结果公示后引起网友对处罚力度的广泛讨论。有网友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实则保护了那些犯罪的未成年。在常莎看来,这种说法存在的背后实际上暴露出我国目前在未成年人犯罪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常莎指出,我国目前的法律对于“保护”的理解,更注重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安全保护,忽略了对其行为道德和法律责任的培训。社会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更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理念。《未成年人保护法》不应变成犯法未成年人的“保护伞”,而应该是未成年人树立正确行为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基础。

  未成年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降低刑责年龄可行吗?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趋多元,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2023年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近五年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时指出,2018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32.7万人,年均上升7.7%;其中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

  常莎表示,在当前的普法力度下,大部分罪错少年都知道哪些属于违法行为,但知法犯法。

  犯罪的低龄化趋势引发法律界人士及大众对“是否应降低刑责年龄”“用年龄划分法律责任是否合理”的热议。

  江宁公安人员@江宁婆婆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我们的立法需要跟上时代。眼下最严重的是,当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理滞后的突出矛盾。

  常莎认为,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责任年龄制度采取的是刚性推定,在一些极端行为和极端事件中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处罚力度确显不足。采取一刀切划分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存在一定局限性。这是未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降低刑责年龄并非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常莎认为,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迎合了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也体现了刑罚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功能相结合的功能,但法律不能代替一切社会规则,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还需要慎重对待。她认为,导致犯罪低龄化的根本原因,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缺失,让法律承担教育的责任过于简单粗暴了。

  律师建议引入“恶意补足年龄”制度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英美法系中确立了“恶意补足年龄”制度,即对于犯罪行为极为恶劣,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如果主观恶意大,这种“恶意”可以把自然年龄差的部分补上。以英国为例,英国规定10岁以上不满14岁的少年为“推定缺乏刑事责任能力”,但如果他们知道恶性后果而实施危害行为,则追究其刑事责任。例如杀人后的藏尸行为,贿赂证人行为,嫁祸于人行为等,都具有恶意补足年龄的效力。

  常莎认为我国可以通过引入这种制度,缓和未成年人恶性犯罪趋势,兼顾未成年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同时,她还建议针对未成年人恶劣犯罪,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加大处罚力度。

上一篇: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松江新城展区启幕 演绎“产城融合”发展特质
下一篇:河南固始县一小学旁开游乐场家长称影响孩子学习 园方称非“娱乐场所”,放学时才开园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