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舞台上 学生齐绽放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青岛市以“十个一”项目为抓手落实“五育”并举——成长舞台上 学生齐绽放本报记者 孙军青岛开展“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本报记者 孙军 摄青岛城阳区实验中学学生参加舞蹈展演。本报记者 孙军 摄盲文点显器、助视器、听书机……在山东省青岛市盲校,丰富多样的现代化设备帮助学生通过听觉、触觉补偿进行广泛阅读。校长于德生介绍,近3年来,学校投入400多万元,不断优化阅读资源和设施,为盲生打开了阅读世界的窗口。这是青岛市“十个一”项目成果的一个缩影。2018年11月,《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发布,通过一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才能、一本书、一篇日记、一次劳动、一支歌、一首诗、一次演讲、一次研学、一次志愿服务等,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如今,“十个一”项目已在全市各中小学落地,与校本课程、习惯养成、社会实践等深度融合,每个“一”都得到了放大,校园里、舞台上、社会实践基地里都有学生的身影,人人参与、百花齐放的教育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谈古论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文化传承的自觉。日前,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五(3)班学生赵润芊荣获山东省第九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总决赛冠军,这得益于学校开展的“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一系列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由校长马燕担任国学社团“团长”,依托“小夫子学堂”和“快哉吟诵社”,学校开设“1+3+N”国学课程,实现史学、文学与传统经典诵读“三位一体”,为学生落实“十个一”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1”个核心,即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美学修养;“3”项内容,是将《史记》《唐诗宋词精粹与鉴赏》《小古文诵读》等国学经典内容融入课程;“N”条途径,即通过社团课程化、评价人文化、课程普适化等,推动课程实施与创新。莱西市教体局局长崔旭升介绍,结合本市多数学校地处农村的实际,因地因校制宜,发挥资源优势,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学生开设形式多样的社团组织或兴趣小组,把践行“十个一”项目的突破口放在寻找遗失的技艺上。莱西市济南路中学成立“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邀请“莱西木偶”“大沽剪纸”“泥塑”等传承人进校传授技艺。莱西市日庄镇中心小学将玉米皮编织和五瓣火烧制作技艺与美术课程相融合,让学生在手工创作实践中传承与发展传统技艺。强身健体,文体艺术全面开花在文体领域激励学生突破自我,是“十个一”项目的点睛之笔。22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13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8人入选全国校园足球最佳阵容、15人入选各年龄段“国字号”足球队……青岛市市北区耀眼的校园足球成绩,离不开全区良好的校园足球氛围。今年3月,《市北区加强和推进校园足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市北区教体局局长罗东表示,未来3年将秉承“普及+特色+提高”的主旨,创新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校园足球水平,建立校园足球考核体系、联赛机制、后备人才库,加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宣传,推进体教融合发展,实现校园足球在各学段高质量普及。“步伐要配合音乐,撇扇,走……”胶州市河西郭小学操场上,“艾山娃娃”秧歌队的小学生们扭着秧歌,群扇舞动。胶州市以秧歌这一文化艺术形式为主要内容,研制出属于农村孩子的艺术校本课程。2020年,“胶州秧歌、三铺龙拳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全国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培根铸魂,劳动体验助力成长“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青岛市城区各校在校园空地开辟的小菜园、小果园,让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体验耕作的乐趣。“草莓、圣女果已经挂果了,学生还种了黄瓜、茄子、西红柿。”青岛湖岛小学充分利用校园绿地,为每个班级划定种植区,开设“小小种花家”劳动体验课程,让家长走进校园,和学生一起耕地、播种、育苗、收获,并撰写种植日记,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号发布。学校每年6月举办劳动收获节,展示学生劳动成果、交流心得。青岛市天山小学校园里,“名家助成长,柿柿绽精彩”的标语格外显眼。校长卢华丽告诉记者,师生共同种植了几十棵柿子树,从青涩的绿到沉甸甸的黄,结出的是师生辛勤劳动的甜蜜果实。“艾草可以驱蚊,薄荷可以提神醒脑,桑叶可以清肝明目。这边还有学生亲手种植的蒲公英、金银花、桔梗……”青岛上清路小学学生足不出校就变身“小药农”。校长王宁介绍,结合“十个一”,学校在校内开辟中草药种植基地,还将组织学生开展炮制山楂丸、制作草药标本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劳动之乐。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开拓视野如果说校园给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土壤,那社会大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则是成长必需的养分。市内的研学基地逛不够,市外乃至省外的名胜古迹都被纳入青岛市各高中的研学计划。“这次能和同学一起,通过研学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晚上激动得没睡着觉。”今年4月,青岛实验高中2022级学子远赴河南、陕西、甘肃三省,在母亲河畔立下“黄河之约,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明节后,青岛九中组织2022级700余名学生走进江西,开展为期六天五晚的研学旅行。学生在滕王阁前集体背诵《滕王阁序》的视频,铿锵有力、朝气蓬勃,刷爆朋友圈,引来无数网友点赞。目前,青岛市共评审认定147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青岛北京路小学小学生到航海博物馆进行海洋特色研学;城阳区夏庄街道源头小学到夏庄少山社区红领巾实践基地开展生物多样性研学;市北区教体局与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等部门合作,开发各类青少年法治教育资源,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研学……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姜元韶告诉记者,红色教育、环保教育研学在全市已经全面铺开,目前正在开展法治研学的摸排调研,探索将法治教育课程开设在法治教育基地,推出青岛中小学生法治体验地图,以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增强法治教育实效。“‘十个一’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抓手,是全环境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这个抓手,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评价导向,正确引导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观,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疾。实施4年多来,各项目全面落地,学校、学生、家长的育人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姜元韶介绍,为深入推进项目实施,4年来,全市连续召开16次推进现场会,建专职队伍,项目清单式推动“四进”(进课程、进家庭、进社区、进评价)和“四融入”(融入课堂、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成长全过程),取得挖潜增优赋能的累累硕果,截至目前,已建立项目库100多个,各项目库资源7万多个。来源:中国教育报举报/反馈

上一篇:金牌HR
下一篇:新增“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等15个项目举措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