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开课教细伢子“gǎng”长沙话,有必要不?
“甜酒,小钵子甜酒,先试味后买酒啦,买鸡蛋啵,买鸡蛋啵,收废品哦,收废品哦……”10月20日,在湖南师大附小课后服务选修课——“方言趣味课堂”上,长沙方言爱好者周晟用地道的长沙方言伴着吉他弹唱,碰撞出了神奇的火花。
前阵子,雅礼中学开设方言选修课的视频,在网上争论激烈。而后,湖南师大附小这个学期也在课后服务时间开了“方言趣味课堂”,备受网友关注。
网友评论:“原本长沙人生来就会说的长沙话,为何成为了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这从侧面表露出的一个现象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会说长沙话了。
不论在哪里,方言、乡音根深蒂固,承载着一方水土的集体记忆。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全球超过6700种语言中,40%的语言目前濒危灭绝,平均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在消失。
那么,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是否冲突?方言如何能为长沙文化底蕴深化赋能?方言的历史文化价值,究竟又体现在哪里?跟着橘洲君一起来解密吧!
一
“终于有人教小孩讲长沙话了”“一座城市没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是一件很可悲的事”……上课的视频在网络流传后,迅速走红,网友们纷纷点赞湖南师大附小的做法。
湖南师大附小是一所有着7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一直以来,该校都非常注重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秋季开学,校长李晓玲萌生了在学校课后服务开设“方言趣味课堂”的想法,她认为,推广普通话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普通话是一种标准化的交流方式,在追求标准化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地方语言的包容性,因为地方语言往往是本土文化的载体和根基。
李晓玲把自己的想法与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罗昕如教授交流后,很快得到了罗昕如教授的支持。短短几天,罗昕如教授便牵头组建了一支由方言专家、博士、语保志愿者等组成的教学团队,教授、博士们一起来教孩子们讲长沙话。为了让孩子们上好课,该团队还专门编写了内容丰富的方言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方言趣味课堂》。图源:潇湘晨报
湖南师大附小教师王雅涵向橘洲君介绍,课程以让孩子们了解方言的价值和魅力、了解国家对方言保护的重大举措和成果、培养他们保护和传承的情怀为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多彩方言,请你留步”“什么是正宗的长沙话?”“长沙人‘唆粉’,吃出来的方言文化”“长沙方言词‘谩詑’有2000多岁——方言存古趣谈”等多个专题。授课对象是湖南师大附小三年级学生,上课时间为每周五下午的4:15——5:15。目前该校已有20余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了这门课。
10月20日下午,湖南师大附小校园里一片静谧,方言课程如期开课。三年级学生彭道堃坐在台下认真跟着老师周晟学习长沙方言的发音,遇到不懂之处,便拿起笔做起笔记来。课后,他告诉橘洲君,他的爸爸是湘潭人,妈妈是新化人,家里以普通话交流为主,因此,此次学习长沙方言是妥妥的“新人”。
“当初选这门课程主要是因为我对长沙方言有着浓浓的兴趣。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长沙的方言有6个声调,而普通话只有4个声调。未来我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彭道堃希望主动学习长沙话并传承它。
课堂上,学生认真做笔记。舒文 摄
二
湖南师大附小的创新探索,将长沙话推至流量聚光灯下。“最近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的媒体!”近来,各媒体纷至沓来,让课程主创团队十分欣喜。欣喜并非因为他们本人被关注,而是方言保护话题以爆红的方式被推到社会大众面前。
“许多在广州、上海等地生活的朋友看到新闻后,纷纷给我打电话,表示学校开方言课的做法很好。”在王雅涵等许多“老长沙人”的心中,更多的是在担心方言会不会消失。周晟也有这种忧虑。
周晟是长沙“老口子”,因为工作缘故,“北漂”“南漂”10余年,等到他还乡后,却发现“长沙话变得陌生,很多发音更像普通话了”。
长沙市幼幼小学信息科普社曾做过一项关于《长沙市小学生掌握长沙方言的情况调查》,参与调查的长沙市小学生中,长沙方言说得地道的占36%,会一点的占46%,不会说的占18%。对于说得不地道的原因,20%的同学认为是没有说的环境,18%是看到其他人不说自己也不好意思说,44%是其他原因,剩下的18%是因为没有机会掌握长沙方言。另外,33%的同学觉得长沙市的小学生应该掌握长沙方言,19%觉得不需要掌握,48%觉得无所谓;40%的同学觉得要大力保护和传承长沙方言,20%觉得有需要采取措施,40%觉得无所谓。
基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年轻一代长沙人对于长沙话的学习与传承重视程度较低,当下对于长沙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
湘语湘言-长沙方言系列视觉设计。图源:站酷网,用户“JSISI”上传
“中国的许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各自展现着不同的文化和个性,其中方言成为城市鲜明个性的符号。然而,现在很多方言变得小众甚至消失,这也意味着一个城市、一个地域的文化个性面临消失。这是文化多样性的损失,文化应该是越多样越好。”罗昕如专注方言研究许多年。她在《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一书中提到,湖南方言发源于楚语,与历史上多次全国人口迁徙相关并受其影响,复杂的历史背景,使其别具特色。在她看来,方言特别有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国家十分重视方言保护。
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旨在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避免其消亡。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提出“保护传承方言文化”。
2015年,湖南省作为国家首批试点省份之一,正式启动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共设立汉语言方言调查点99个,数量位居全国首位。2018年首届世界语保大会在长沙召开,诞生了首个世界语保宣言《岳麓宣言》,向全世界发出宣言:保护语言多样性,保护文化多样性。
三
“以前学校不允许说方言,必须说普通话,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一名网友感叹时代变迁,而背后的逻辑实际在探讨保护传承方言和推广普通话的关系。
教育部曾明确表示,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推广普通话,说好家乡话,更能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普通话是我国官方语言,自从20世纪50年代大力推广普通话以来,普及率已经非常高。
“建国之初,中国的语言国情就是方言太复杂了,互相之间不能沟通,不能交流,这样就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就必须大力推广普通话。经过多年的推广,普通话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则面临失传乃至消亡的局面。因此,当下就应该保护传统文化。推广普通话仍然是大势所趋,但方言也要保护,‘两手’都要抓,这根本不矛盾。”罗昕如说。
王雅涵也结合她孩子的成长经历,说道:“孩子在家一直说长沙话,这并没有影响他说好普通话,正因为了解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他在发音时更加关注普通话的发音。在小学、初中,他都负责主持,能讲一口标准流利不带方言腔调的普通话。”
同时,方言也能让网红长沙“长红”。
2023年国庆假期,长沙总计接待游客695万人次,省外游客占比28.56%。游客对于长沙的文化、语言、美食充满浓厚兴趣。方言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不仅是构成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蕴含着特有的城市魅力与风情。文化作为城市形象的核心,其本身也左右着城市自身的吸引力与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建设一座新时代大城市,就要赋予它独特的发展路线和突出的内在品格。
数字化媒介为城市文化的传播搭建起一个崭新的桥梁,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向外界传递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核,展现当地特有的人文风貌。其中,方言就是一个重要的语言载体。许多网络主播、歌手录制方言视频,传唱方言歌曲,使得本地文化在外地也能畅通无阻地传播。人们要重视方言的保护与传承,认识到长沙方言在城市形象塑造与城市品牌建设这一领域的重要地位。利用方言资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美好的城市文化形象,是长沙作为新一线城市走向国际化都市必经不可的途径之一。
令人振奋的是,据悉,国内首座实体语言资源博物馆——中国语言资源博物馆即将落户湖南博物院。该馆是国家语言文化重大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该馆拟以实体博物馆为特色,立足语言资源传播性、弥漫性、非器物性等鲜明特征,合理运用数智化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探索打造集沉浸展示区、融合展示区、体验展示区于一体的策展新路径,为公众提供沉浸式、交互式的体验,让跨越千年的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永存后世,代代相传。
四
若单从语言交流的实用功能来说,反对学习方言土语,似有一定道理。事实上,随着社会变迁,现在各地城市家庭中会说方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即使偏远农村,很多方言词语也在逐渐消失,被相应的普通话词语所代替。
方言的萎缩现象,从根本上说,就是交流工具的局限性造成的,其在现代社会被淘汰似乎理所当然。可是,方言不只是交流工具,它还是一种生动鲜明的文化地理坐标,是一个地方珍贵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大中小学校开设方言选修课,是对历史文化的主动传承,是维系文化丰富性、多样性的有力举措。
那么,方言的历史文化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方言中流淌着民族文化的基因。跟普通话相比,各地方言普遍历史悠久,可以说是普通话的“上游”。人们常有这样的感触:一些古诗词用普通话去念,并不太押韵,而用方言去读却十分熨帖。比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等,分别用普通话和湖南方言去念,就能体会到哪个更押韵。可见,方言不只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方言中弥漫着游子浓浓的乡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口家乡话,恰如故土给人烙上的“胎记”,一辈子也无法褪去。在异国他乡,一句浓浓的乡音,会让人倍感亲切,勾起人内心深处的乡愁。离故乡越远,这种感受就越强烈。方言在拉近距离、强化认同、连接情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
方言中蕴含着活色生香的韵味。从长沙的“细伢子”到益阳的“漾把戏”,从湘潭的“妹坨”到宜昌的“菇凉”,从上海的“囡囡”到广东的“瓦哈鲁”……丰富多彩的方言词语,就像地里长出来的土特产,耐人细细品味。不仅如此,普通话只有四声,而长沙等地的方言有五六声甚至更多声调,丰富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方言遇到时下流行的短视频,更是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任由方言消失,只留下一种通用的语言,每个人在任何场合都说着一样的腔调,那就如同大花园里只剩下一种花,会少了很多色彩与情趣。正因如此,一些有识之士持续呼吁保护方言。前几年,成都、杭州就相继有高校和小学开设了方言选修课。此次长沙两所中小学校作此尝试,值得期待,值得鼓励。
有论者认为,说年轻人“方言危机”是杞人忧天,因为他们一旦回到故乡,很快就能捡起乡音,母语是最难忘的。但即使如此,也不是反对方言选修课的理由。选修是冲着个人需要和兴趣爱好而来,属于“这个可以有”,而不是“这个必须有”。
在课堂上学习方言,比生活中的学习更系统,更全面,更有理论高度。系统的学习能让学生们意识到普及方言要用正字,如长沙话中的“港话”“恰饭”,实际就该写成“讲话”“吃饭”,只是“讲”“吃”的长沙话发音是“港”“恰”。这对有志于语言、民俗、文化研究的学子,尤属难得机会;对于一方百姓坚定地域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促进。(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舒文 袁云才 编辑:刘丹 校读:李乐)
上一篇:国考报名第六日,总报名人数破104万!专家分析竞争比排名变化
下一篇:豪横!杭州一中学午餐安排了1000多只大闸蟹,老师希望孩子们学习能横着走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
- 腾讯健康:联手迈瑞医疗助推行业高质量普惠发展
- 儿童友好|“红色传承”——金华市站前小学五年级秋季研学活动
- 考生、家长速看!云南省2024年高考11月5日起报名
- 巢湖市城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 10月20日起实施
- 自贡自流井区:密切家校合作 家校共育连心桥
- 防拐骗、防暴力、防意外……武昌水果湖二小这样教学生自护自救
- 七险二金!云南省属国有企业招人啦
- 烟台市区七个口袋公园年底全部交付
- 24日至25日,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部局地可达重度霾
- 自考学位证申请的条件是什么?
- 投资160亿元!德欧中心四川
- 贵州税务: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支持我省企业投入研发、鼓励科技创新起到重要作用
- 高通骁龙 8cx Gen 4 处理器跑分曝光,多核成绩逼近苹果 M2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益阳考区首次开考
- 初级会计证考试都是选择题吗?
- 大国粮仓装满优质粮
- 把课间还给学生,“圈养”并非长久之计
- 江门鹤山:“全链条”保障好“舌尖上的安全”
- 第十届晋江市中小学生“泉州南少林五祖拳健身操”会操比赛圆满落下帷幕
- 北京市开展2023年度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工作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 台庆74周年,广东广播电视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公益活动
- 原创CBA前三轮排名!郭士强压制老东家,新疆上升8位,北控连败露底牌
- 50%职场人群多受腱鞘炎困扰 使用人体工学键鼠有助于预防腱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