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三中马志民]历史 熟悉课本内容 强化时间记忆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2-12-11
手机版

      南宁市第二次高考模拟考(简称二模)于上周结束了。从试卷反映出来的情况看,老师们欣喜地看到,同学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本报记者在考后采访了南宁二中、三中的老师,他们对同学们在二模中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并热心地给同学们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复习建议

      一步一脚印 成功在前方

      历史 熟悉课本内容 强化时间记忆

      记者 周寒

    

   

   

  学校展示出来的模拟考优秀答卷,吸引不少学生前来学习。本报记者 蒋晓梅摄 

      二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次二模历史科的难度比一模要大,同学们的得分总体上比一模要低。”南宁三中高三历史老师马志民说,在改完本次二模文综的历史科试卷后,他感觉到,经过又一个月的系统复习,同学们对知识的记忆能力、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都有所上升,这是值得庆贺的。

  但是考试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马志民老师结合二模试卷的具体实例,及时进行了总结。

  一、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一些课本上的知识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记忆。比如说选择题第14题和第21题,都是属于课本上小字部分的原文内容,但不少同学没有掌握。特别是第21题,在南宁三中,整个高三年级只有10多位同学答出了正确答案。这道题是:“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不少同学选择了B,但事实上,中共十三大是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而不是“基本纲领”。“基本纲领”是中共十五大提出的。这道考题直接从课本中按原文抽取,是小字部分的内容,但大多数同学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知识点。马志民提醒同学们,在考试大纲中,小字部分的内容也是需要考核的,对于课本小字、图表,还有原始材料、课本上的注解,同学们在后一阶段都要扫描看一遍。

  选择题第17、20、22、23题,都与时间有关,涉及重大历史事件,但从二模的答题中可以看出,同学们没有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时间记忆淡薄。如第22题,4个选项其实是需要同学们根据历史知识判断1930年时中国洛阳、德国、苏联、美国有可能出现的情景,但不少同学没有选对,表明了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还是比较薄弱。

  二、综合题的作答反映出同学们的审题能力、答题技巧都还欠佳,有待提高。比如说第38题和第40题的第(4)、(5)、(6)小问,不少同学面对试题,不懂得如何把课本知识与现有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作答。

  下一阶段复习建议

  马志民老师说,时间进入到5月,同学们经历的考试和测验也很多了,也许有的同学会感到厌烦,会有情绪的波动。他想对同学们说:这次模拟考考得不好,并不能表明你高考考得不好。相反的,现在考不好,正好暴露了你所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让你有时间及时进行弥补。如果你能认识到这一点,这一次考试的成败,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心理影响。相反,它还能提高你学习的劲头。只要高考没有到来,一切皆有可能,不要丧失信心。

  针对以上所提及到的问题,马志民建议:

  一、回归课本。通过二模可以发现,选择题和综合题有很多涉及课本内容,但很多学生未能准确记忆。

  二、看书时根据目录去记忆。每天抽出至少半个小时进行知识的记忆,而且要持之以恒。

  三、在看书和做习题之间,以多看书、增强记忆为主。

  四、在复习中,注意用文明史观和整体观来进行复习。文明史观方面,如不同文明的融合与碰撞、我国古代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近现代中外文明的融合等等。整体史观方面,建立整体的知识框架,通过中国、世界的史实,反映出世界是联系的。如工业革命,在欧洲产生,又扩展到世界,工业革命对欧美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把世界史和中国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并掌握。

  五、关注热点问题。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复习时,要重视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社会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不同时代统治阶级对民生问题的政策、措施,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特征等等。

  马志民说,对考生来说,复习时最主要的还是要把重点落实到课本,落实记忆。课本知识记得越多,记得越系统,信心就会越足,就越能在高考中树立信心,发挥更大潜能。

上一篇:学习身边典型 汲取榜样力量(一)——做一名执着追梦的幼儿教师
下一篇:学编程要先当键盘侠?原来入门python这么简单,难怪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