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质疑小学课文《尊严》真实性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尊严》可能是一篇假课文。”4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吴兆华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尊严》一文的真实性。

  《尊严》一文大意为:流浪到美国南加州的年轻难民执意用劳动换来食物,镇长杰克逊大叔很是赞赏,把女儿许配给他,预言他将会成功,因为他有尊严。这个难民便是石油大王哈默。

  “许配”这个带有浓厚中国色彩的词引起了吴兆华的注意,她查阅了哈默的相关资料,结果很吃惊。“哈默1898年生于美国纽约,21岁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即接管其父的制药厂,经营有术,成为美国第一个大学生百万富翁。23岁哈默去红色苏联投资办厂,单一个铅笔厂就带来几百万美元的收入。30岁回美国,投资酿酒业和养牛业,均获得丰厚回报。58岁携第三任妻子迁往加州,投身石油生意,一跃成为石油大王。”

  “这样一个实业家,什么时候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地逃难要饭?他的前两任妻子一个是俄国的女男爵,一个来自新泽西州,哪一个是南加州小镇镇长杰克逊大叔许配给他的?”吴兆华认为这很可能是篇假课文。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曹英慧第一时间转发了吴兆华在朋友圈发出的质疑。“小学语文课本不仅关系到语言启蒙与文化传承,还应该让孩子们感受到作者应该对自己的文字负责,不严谨的文字会影响孩子们以后的治学态度和对待文字的态度。”

  今年3月初,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校长张敏质疑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中《爱迪生救妈妈》一文,掀起了一股语文教材“质疑潮”。3月21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网发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小学语文教材有关问题的说明》,表示教育部已编写义务教育《语文》新教材,没有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

  吴兆华又翻阅了其他课文,发现多篇弘扬美德的文章都引用了国外的素材。“《中彩那天》一文,没说哪个国家,时间是‘二战’前,从库伯大叔这名字看又是外国人。诚实、有尊严,这些美德怎么就只属于老外呢?哪怕生编硬造也要安到外国人身上。难道教育孩子这件事,必须得是外国人的言行事迹才能奏效?美德不分中外,不是狭隘到非得教孩子中华传统美德不可。但这么生编硬造扯外国名人做虎皮,还是有点过了,反倒容易伤害我们的自信和尊严。” 浙江在线

上一篇:“期中答卷”让笃力前行的步伐更坚定
下一篇:思政课||少先队基础知识(一)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