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教育管理,提升培养质量
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明确界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并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培养坚持同一质量标准,毕业后达到条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并具有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1]。该文件的根部目的在于规范教育管理,提升培养质量,标志着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与全日制教育并轨改革的开始。但是,政策的落实往往决定了政策的成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改革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培养模式同质化、管理思维僵化等现象,唯有深入内部、细究原因、摸索思考,才能转变工作思路,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和管理模式,实现从形式上的并轨转变为实质上的并轨。
1 当前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教研厅[2016]2号文出台以来,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进行了三届招生,在这三年中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招生条件一刀切,招生结果与招生计划出入较大首先是非全日制招考试卷和选拔标准与全日制研究生
一致,导致大量在职考生无法进入复试。其次,招生条件一刀切,并未体现在职人员的主体地位。很多招生单位为了完成非全日制的招生计划,并未在招生条件中对工作年限设限,与应届毕业生考生相比,在职人员毫无应试优势。最后,实际录取结果全日制调剂生以及应届考生占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大多数,在职人员被录取的人数屈指可数。国家设立非全日制研究生首先是为了满足在职人员提高学历和提升专业知识的需求,但这样的录取结果显然是与设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初衷不符的。
1.2 培养模式同质化,缺乏针对性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培养单位的非全日制培养方案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完全一致。2009年教育部将全日制研究生分为专业型学位和学术型学位,是为了“应对新经济形势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巨大缺口,调节人才市场的供需平衡”[2],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生类别和学习需求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怎样充分发挥其实践经验优势的同时弥补基础知识的短板应成为非全日制培养方案的设置特色,而不是一味地向全日制专业硕士看齐。
1.3 管理混乱,思维僵化
当前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构改革滞后、工作思路老化、管理模式混乱。并轨前很多高校的研究生院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管理工作是分开的,在一些招生人数较多的学院,其管理工作也是分开的,并轨后部分单位岗位调整、人员分工不及时,管理人员仍采用老思路,听到“非全”二字就另眼相看,或者心生抵触,认为不在其工作职责范围之内,导致工作滞后,学生利益受损。此外,在学生管理上,部分单位也继续沿用老办法,对非全日制研究生采取“放养式”管理,课程考勤纪律不够严格,学生学习投入不足,导致培养质量大打折扣。
2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政策实施细节悬而未决,培养单位缺乏实际经验。教研厅[2016]2号文在宏观上“明确了精神内核、原则标准和价值取向”[3],但实施细则需要培养单位自行制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均被纳入国家的统一管理,从入口到出口均按统一标准和规范开展,那么和全日制研究生相比,非全日制研究生所独有的特点如何在培养的各个环节体现呢?当前所谓并轨就是一切向全日制看齐的现象正是培养单位面对非全日制复杂的情况缺乏经验的表现。
其次是学生人员构成复杂,学习需求不同。并轨后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可分为在职学习的应届生、在职学习的往届生以及非在职的应届生,其中最后一类的学习需求跟全日制学生基本一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校园学习和科研上,但对在职人员来说,工学矛盾突出导致学习时间不足,他们的根本需求就是提升学历、升职加薪,因此,虽然并轨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数大幅度减少,但学生构成却非常复杂,同一班级学生的开课需求、上课时间等无法统一,显然,原来单一的培养和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培养单位工作思路尚未转变,同质化、一刀切的思维突出。教研厅[2016]2号文明确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原则标准,不少培养单位为了达到统一而采取同一,除了奖学金、校内住宿等方面与全日制研究生有所区别,其他培养和管理模式均直接沿用全日制专业硕士,从而抹杀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特点。
3 几种应对措施对策
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质量为先的工作思路。培养单位在工作中要明确非全日制教育的内涵,摈弃原先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混乱认识,要认识到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既不是创收的渠道,也不是对全日制教育的照搬照抄,它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全日制教育研究生教育同等重要,培养单位要转变思路,强化质量意识,高度重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
其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环节,在确保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可在全日制专硕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非全日制学生的特点,以框架体系一致但形式灵活多样的方式制定与全日制研究生有一定区别度的培养方案,比如针对在职人员的专业实践环节,由本人单位提供证明后可用本职工作代替。在导师指导环节,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其中企业导师着重提升学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在科研成果环节,注重以结合实际生产的课题研究,既突出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优势,又有利于将高校的理论成果有效地应用于企业的产品开发,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最后,在管理上统筹工作,明确分工负责,根据学生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不让基层落实拖顶层设计的后腿。具体来说,实行班主任制度,强化课堂管理,保障学习质量;制定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除了集中授课,鼓励有条件学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起上课,促进学生间交流;加强过程管理,从开题到中期再到毕业环节严把质量关,在学生中树立质量意识;提升服务意识,杜绝学生身份歧视,在诸如宿舍安排、食堂就餐等后勤保障方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供兼顾公平性的服务。
4 结束语
自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改革以来,其意义和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很多培养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管理同质化、工作思路混乱等问题,唯有转变工作思路,结合非全日制教育的特点,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反思整改,才能实现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从形式并轨转为实质并轨、深度并轨。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