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社论: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热烈祝贺中国共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2-12-03
手机版

  重庆日报客户端消息,近年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围绕“双高”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精准就业”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5月27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明国走进《重庆日报新闻会客厅》,与我们分享新《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后,学校如何让人才培养更专业、更高效、可持续。

  关注重庆日报客户端、重庆日报网、重庆日报官方抖音、官方微博及重庆日报官方视频号、重庆日报百家号、新重庆、上游新闻等,均可收看访谈并参与留言互动。

  主持人:一直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咱们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什么样的?

  邓明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第三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第四条也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我校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连续3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7%以上。学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排名一直位居全市同类院校前列,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主持人:那么学校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学生的实习就业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邓明国:长期以来,我们学校坚持“精准就业”理念,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是精准规划职业生涯。将就业教育“关口前置”,为每个毕业班级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导师,结合学生特点,为同学们提供“一对一”的就业辅导,强化学生职业认知和岗位体验,引导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做好生涯规划。将就业教育“课程贯通”,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职场礼仪》《女大学生成长管理》等5门课程,培养良好劳动品质、掌握基本求职技能、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二是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主要特点是“一库多会全联通”。“一库”就是学校自主开发了“智慧就业”毕业生资源信息库,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的双向互通信息服务,常年提供就业岗位超2万个。“多会”是指学校每年除了在5.23和11.23这两天定期举办大型双选会之外,还举办了各种类型、规模不等的就业推荐会、专场宣讲会、供需见面会,积极参与“重庆英才·职等你来”直播带岗等各类“互联网+就业”活动。“全联通”是将学校就业网站与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智联招聘等10余个知名网站畅通链接,做到信息全覆盖、服务不停歇。

  三是精准匹配用人单位。主动与学校开办专业关联紧密的行业企业对接,积极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精准发掘用人单位岗位资源,深度推动“育人”“用才”协同共赢。企业学院、订单培养、深度合作等已由一般的接收学生实习就业,发展到专业共建、文化互融、科技研发、职工培训、技术服务等多领域、多层面、多环节,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双向选择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主持人:在毕业生当中,还存在着一类就业困难群体,那么学校针对这一群体,要怎么实现精准帮扶呢?

  邓明国: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在职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孤儿、残疾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通过与相关部门联动,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服务责任清单,实现就业最困难的学生“一人一档”,逐个标记、逐个销号,确保他们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近3年,已累计帮助1537名困难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主持人:要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其关键所在,是要增强适应性,这也是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的一个痛点。在这个方面,学校又有哪些探索和实践呢?

  邓明国:学校以国家“双高”、市级“双高”、提质培优等重点项目为契机,统一部署、一体化推进,稳步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各项目建设扎实有序。

  一是让行业牵手专业,优化专业群布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建设,建成国家养老产业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加快培养护理、康养等方面技术技能人才。瞄准国家战略性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需要,举办物流工程技术、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专业,布局现代物流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市级高水平专业群。2021年完成首轮34个专业18项评估数据采集统计,初步确定了未来三年(2022-2024年)专业发展规划。

  二是让竞赛促进专业,提升师生实践能力。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近三年,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等科技创新、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竞赛奖项40余项。

  三是让课程赋能专业,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开发使用校企“双元”教材、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拓展“学在渝橙”“云课堂”平台功能,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应用,满足学生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需求。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课程4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9门,省部级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1门。同时,8门微课获得国家级微课教学比赛奖项,24门微课获得省部级微课教学比赛奖项,2门网络课程获得省部级优秀网络课程奖项。

  四是让师资促成专业,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校积极培育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创新团队获批为国家第二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大力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校教师连续3年获得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推动“三教改革”在学校落地生根。

  主持人:围绕“双高建设”,结合当前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的大背景,学校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如何创新改革呢?

  邓明国:我校已步入积极落实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形成高水平发展新格局的历史新方位。

  学校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党建工作的核心地位、教师队伍的关键地位、教学实训条件的保障地位,沉心静气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形成了“能力本位、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构建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相结合、在校成长与在职成长相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成立合作发展理事会,与300多家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构建多元办学格局。牵头组建重庆养老服务产教联盟,汇集养老服务领域优质资源,促进政校企行“四方联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建设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虚拟仿真优质课程,探索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一制三化”卓越人才培养机制。目前,我们每年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已占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60%以上。

  二是强化工学结合。大力推进“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的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定《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工作方案》,申请设立“1+X”考核站点,鼓励学生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现在,书证融通专业覆盖50%以上,学生获“1+X”证书率达到80%以上,每年培养卓越技术技能人才超300人,学生获市级及其以上技术技能类荣誉超100人次。

  三是推动数字化转型。专业群利用互联网+养老等技术手段,实现人才培养信息化。借助信息技术重塑教学形态,改革教学模式,打破课堂边界,推广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建成专业群共享的国家级智慧化教学资源库4个,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

  原标题:名校长面对面②|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邓明国:为城市树人 为民生赋能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上一篇:石河子一小学雏鹰大队受到全国点名表彰
下一篇:轨迹公布!我市新增176例感染者 138例为管控人员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