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学位之前,“博士”有几个意思?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2-12-04
手机版

  1982年6月16日,中国举行了第一场博士论文答辩。

  “博士”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学位,也指攻读该学位的人。不过,关于“中国博士”有些冷知识你可能就不清楚了。

  博士,图片来源pixabay.com

  01

  “博士”有几个意思?

  中国古代的博士,大致有三个意思。

  《战国策》里记载:“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此处的“博士”,跟“子”差不多,是一种表示尊敬的称呼。

  听完赵王的恭维,郑同接下来告诉赵王,治理国家不能空有理想,还需要了解谋略、兵法等专门的学问。这就牵扯到博士的第二个含义——一种官职。

  从秦朝开始,中国就开始设置“博士学官”,授予某一方面的专家,由这些专家为君王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或建议。

  茶博士,图片来源qq.com

  到了唐宋年间,情况又变了。

  作为中国古代影响力鼎盛时期,唐朝期间的中国不仅幅员辽阔,市民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饮茶就是一种表现。

  陆羽专门写了一本《茶经》,从茶叶的品相特征到茶叶的采摘冲泡,乃至茶具的选择,都一一作了介绍。

  人们佩服他对茶叶的研究,称之为“茶博士”;久而久之,茶博士成了茶馆师傅的普遍称呼。

  02

  在中国,“博士”是什么时候成为学位的?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晚许多。中国本土的博士学位讨论,是清朝废除科举之后的事儿了。

  1906年,学部提出设立学士与博士两级学位制度,而此时的清政府内外交困、自身难保,教育改革根本无法提上日程。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大学令》,规定了博士学位的授予办法。

  首先要求得是大学的学生,其次须有“新发现之学理或重要之著述”,最后,要经过相关机构的评议。

  严格来说,当时博士学位的概念跟今天虽然有些相似,但更接近英国的高级博士学位,是一种荣誉称号。

  大学令,图片来源搜狐

  国民政府时期,留学归来的学者渐渐增多,不同国家、不同培养体制出身的人都自称“博士”,于是,建立学位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国民党也曾“严肃地”讨论过这件事,不过,一开始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在教育部(隶属行政院),没过多久又被考试院(与行政院平级)惦记上。互不统属、彼此争执,最后不了了之。

  03

  我国第一批博士是怎样诞生的?

  博士学位关系教育、关系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有时候甚至关系外交——中国与印尼建交初期,对方就曾问询“你们派来的外交官是将军还是博士?”。

  要想建立现代化的学位体系并不容易。恢复高考之后,邓小平同志指示“要搞学位制度,也要搞学术和技术职称”。

  随后,教育部、国务院科级干部局联合组成了学位小组,在同各部门、高校、科研单位商讨的基础上,拟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至此,中国才真正有了一个科学可行的学位管理办法,建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名单,图片来源chinadegrees.cn

  第一批博士的规格之高,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

  以马中骐为例,他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导师胡宁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教授、曾任学部委员,成名已久;他答辩时,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中科院院士古超豪都有参加。

  04

  第一批博士都干了点啥?

  1982年6月16日,中国举行了第一场博士论文答辩;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第一次博士学位授予大会。

  新中国首批博士名单,图片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第一批博士一共有18位,以理工科居多。

  胡小唐,中国第一位测试计量及仪器专业博士,选择高精度测量作为研究方向。

  人们常说“高精尖”,却常常忽视精度的重要性。造火箭、造飞船、研制电脑芯片,差之毫厘往往谬以千里;而胡小唐准备用三年的时间追赶西方三十年的成就。

  苏淳,中国第一批理学博士学位的获得者,毕业之后一面搞研究,一面搞教育,曾担任第33届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领队和主教练。那一年,中国队不仅总分第一,而且六位队员全部获得金牌。

  现如今,博士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截至2010年,中国已有三百余个博士授予单位,累计培养博士生三十多万。这些人活跃在各个领域,为祖国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心与纸

  点分享

  点点赞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周文化讲座│重塑正统:明太祖时期的社会文化变革
下一篇:大学生迎来好消息!2022年直招军官公告,年薪15万起步还有寒暑假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