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文明现场》:生动的中华文明之旅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2-12-11
手机版

  最早的中国在哪里?殷墟的甲骨文写了什么?海昏侯墓为什么那么多金子?长安城最繁华的商业街长什么样?水下考古怎么进行?日前,三联书店出版的《了不起的文明现场》选取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考古遗迹,由一线勘探的考古学者讲述考古现场的发掘经历和文明背后的故事。

  还原文明遗址“现场”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遴选了中国近代以来重大考古发现的代表性遗址,还原了这些考古遗址的发掘现场。

  考古发掘的实证材料,极大丰富了人们对于文字史书的认识,呈现出与古籍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中华文明景观。世人瞩目的殷墟发掘,使中国古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情感和记忆的有形载体;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的发现,使《华阳国志》等之前人们以为的神异传说变为部分可采信的史料;秦始皇陵、海昏侯墓的发现,使人们能更客观公允地看待历史上的争议人物及其精神世界……该书呈现的这些考古发现中的考古遗址现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同时也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蕴涵在内。

  在这“十大现场”中,既能看到最早的江南水乡——良渚古城,也能感受到西域的沙漠风光——小河墓地;既能看到中国考古的起点——殷墟,又能了解中国先进的水下考古——南海Ι号……书中所选十处遗址,涵盖了中华文明从雏形至盛期的不同历史阶段,从中原至边疆、海洋的不同地理空间,大致勾勒出中国历史的脉络和轮廓。

  

  三星堆金面罩人首像

  从书中可见,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其内部的丰富与多样更是引人注目。

  中国的文明经历了从多元到一体的过程,这并不是强权造成的,而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在没有飞机、火车这些交通工具之前,文明之间的互动、交流远比人们想象中更频繁和深入。长江下游地区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古国,其玉琮从最北面的陕北榆林到最南面的广东都有出土。奇特瑰丽的三星堆古蜀文明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中原地区商代的青铜文化关系密切,并且有着明确的传播路径。从新疆小河墓地、汉唐长安城、“南海Ι号”以及敦煌莫高窟,则可以看到古代中国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域外文明的交往。多人种、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的商贸往来和东西文化交流,记录了人类不断迁移、接纳、融合的过程,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样貌和基因。

  在考古一线勘探的学者

  考古学是一门通过田野考古研究历史的科学,推动考古学进入中国的傅斯年称之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20世纪的考古发现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认知,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看法。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中的讲述者,是十位长年负责遗址一线勘探的考古学者:刘斌、许宏、唐际根、高大伦、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段清波、杨军、刘瑞、崔勇和樊锦诗。他们作为遗址考古发掘领队或学科带头人,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工作,亲切地讲述考古发掘经历、前沿进展以及文明背后的故事,给人一种可知可感的“现场感”,拉近了考古与读者的距离。

  崔勇是中国第一代水下考古队员、南宋古船“南海Ι号”考古发掘领队,他笔下的水下考古世界既动人又有趣。从1987年“南海Ι号”首次被发现,到2007年整体被打捞上来,再到最后完成考古发掘工作,他花了30多年时间。崔勇从“南海I号”遗存的动植物推测古代航海人饮食种类,甚至还对他们的精神生活进行想象与考察。比如,在船上发现的“骰子”很可能就是当时航海人的赌博娱乐工具。“沉船是一种特殊遗址……‘南海Ι号’就同一个浓缩了南宋海洋时代的胶囊一般,将那个时代极具代表性的东西和人类生活缩影,统统存封海底,等待未来人将它打开。”崔勇如此讲述考古研究心得。

  

  图为南海一号沉船正射影像。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从20世纪60年代来到敦煌“实习”,见证了半个世纪敦煌的考古历程。她在书中讲述自己初到敦煌的感受,“夜深人静的时候,万籁无声,只听到九层楼的铁马叮当,连缝补衣服的针掉到地下的声音都听得那样真切,这种时候往往就非常想家、想孩子”,从一开始的艰难适应、到对敦煌产生感情,直至亲人前来陪伴与支持,她真正将自己的人生与敦煌融为一体。

  

  莫高窟第57窟说法图局部。

  数十年来,考古学家们用辛勤耕耘与不变初心,一点点揭开历史面纱,带人们触摸奇妙的文明世界。

  如何理解“文明”

  什么是文明?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中华文明的价值、中国考古之于世界文明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文明与考古,人们有着诸多思考与问题。《了不起的文明现场》将中华文明景观鲜活展现,呈现了一种理解文明的视角。

  提起“文明”,我们会想起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其实,早期文明不仅止于这“四大文明”,还分布在全球多个大洲。只不过,多数文明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衰落了。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在该书引言中说的:“这些文明,很多是失落的文明。失落是常态,不失落是意外。”“中华上下五千年”指的是中华文明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在世界范围内,是极为独特的。

  在该书中,对于中华文明的呈现形式,是图文并茂的。考古学者将考古报告中的地图、位置示意图、平剖面图以及出土的重要文物结合起来,再现发掘现场原始情景,并提供背景知识、发现过程、延伸阅读、博物馆展品等信息。中原河洛、陕西关中、四川蜀地、江西侯国、甘肃戈壁、新疆沙漠、南海航船……通过一个个考古发掘故事,可重新审视神州大地上的历历往事,探寻中华文明的来影去踪,找到历史文明与我们自身的密切联结。

  对于“文明”,李零认为有两套衡量标准。一套是技术发明的标准,如金属、城市、文字等,这类要素在有些文明中是缺失的,但中华文明是三大要素齐全的文明。在十大文明中,传播范围最广,连续性最强。另一套是社会组织的标准,如私有制、社会分工、社会分层,以及是否形成复杂社会,特别是有无国家的出现。谈及中国考古,李零表示:“中国考古是世界考古的一部分。我们做中国考古,其实也是在做世界考古。用中国眼光看世界,用世界眼光看中国。”

上一篇:女孩例假平均早了2年
下一篇:呼和浩特:不少学生做暑假作业网上找答案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