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天用掉100亿个二维码,如果全用完怎么办?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2-12-11
手机版

  

  作为二维码的上一代,一维码或称条形码使用非常广泛。利用黑白条纹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反射率,当扫描器的光线扫过时,可以读出条形码中的信息。不过,一维的条形码只能包含一些简单的编码信息。

  1994年,在条形码的基础上,日本科学家原昌宏增加了一个维度,发明出了可以存储大量信息的二维码。如今,二维码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者生成二维码,以此来收付款、浏览信息。

  

  据估计,我国现在每年可以用掉上万亿个二维码,全球使用的二维码数量还要再多几倍。估算下来,全球每天使用掉的二维码可达100亿。也就是说,全球78亿人,平均每人每天用了超过1个二维码。要知道,全球大约有36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6%)没有用过互联网。由此可见,二维码的消耗量还是非常大的。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会连上网络,二维码的消耗速率也会越来越快。那么,二维码最终会被用完吗?如果用完二维码该怎么办?

  

  为回答这个问题,先来了解一下二维码的原理。在计算机的世界中,一切的信息都被编码为0和1,这是因为计算机的逻辑只认得这样“非黑即白”的信息。因此,二维码信息也要直观地显示出0和1。

  在二维码中,白点代表0,黑点代表1。信息被编码为二进制的形式,然后再根据某种规律分布在两个维度上。二维码扫描器会按照相应的规则来读取信息,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二维码上面的东西是什么。二维码的自由度更大,可以存储丰富的信息,所以它们现在应用十分广泛。

  那么,二维码总共会有多少种变化形态呢?

  

  目前,标准的二维码共有40种,最小为21×21矩阵,最大为177×177,另外常见的还包括25×25、29×29、33×33、47×47、117×117。这里以33×33版本为例,来说明一下二维码的数量有多少。

  在33×33版本中,总共包含了1089个方块。不过,并不是每个块都能填进去有意义的信息。在二维码中,三个黑色的大方块用于扫描定位,不包含信息。每个用于定位的黑色大方块由7×7=49个小块组成,定位用掉的方块总数为49×3=147块。因此,用于表示信息的方块总数为1089-147=942块。每个方块有两种填充方式,要么0要么1,所以33×33版本的二维码总数为2^942,即3.7×10^283(37后面跟了282个0)。这是什么概念呢?

  

  全世界每天消耗二维码100亿个,则每年消耗3.65万亿个。如果自宇宙在138亿年前诞生以来,人类就开始以这个速度消耗二维码,人类也才用了5.0×10^22个。也就是说,33×33版本足够人类使用7.3×10^260个“138亿年”,或者说10^271年,即1000万亿亿…前后共计33个亿…亿亿年。

  这还只是考虑到33×33版本,如果再算上另外39个版本,二维码总数更加巨大,例如,177×177版本的变化总数高达5.2×10^9386(2^31182)。理论上,如果人类能够在宇宙中存在足够漫长的时间,二维码是可以用完的,但这个时间实在太漫长了,也许就连宇宙本身都等不到那一天。即便二维码真的用完,说不定遥远未来的人类还会继续增加维度,发明出三维码等更高维度的条码,其变化形态将会更多。

上一篇:同讲普通话 共抒爱国情——第2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
下一篇:嘉兴经开:未来教育再添“生力军”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