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随笔 | 厕所与小海归
卫蔚/文
国庆假期,同学群的微信里,几个备孕妈妈热火朝天地讨论,商量应该把多大的孩子送到美国留学。可大半夜,在美国“领跑”的好友却抛出一个“重磅”消息:她打算把快要上幼儿园的大儿子送回上海上学,当个“小海归”,理由很简单——为了学校的“厕所”。
虽然奥巴马今年5月才宣布,美国所有公立学校必须允许变性学生使用符合他们自选性别的厕所。但在一向标榜“自由”的加州,早在2014年就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这个规定。换句话说,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被灌输可以自由选择性别。
按照官方给出的理由,这个规定可以保障孩子以“自我知觉”的性别,取代天生性别的所属权利,保护跨性别学生避免受到同龄人骚扰。可是以好友为代表的华人家长,却无法接受这种“拔苗助长”的规定,他们觉得这就是在“诱导”孩子产生错误认知。
按照专家的说法,幼儿园时期是孩子受外界影响波动最大的时期,而幼儿园到小学,又是孩子社交技能与自我管理发展关键的时期,此时在学校里设置“跨性别厕所”,有一种给孩子“这是件时髦事”之嫌,容易引发自控能力尚不完全的孩子跟风。自诩开放的好友说,她完全不会歧视跨性别人士,可是美国的这种“政治正确式”教育就不能“等孩子大一些再说吗”!
好友从2014年当年开始就加入了抗争的行列,希望在大儿子入学前说服政府暂时搁置这个规定。可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今年夏天出现了:加州要把有关同性恋的内容写入小学教材。考虑了两个月之后,尤其是听闻了弗吉尼亚州将更加“限制级”的内容写入小学教材之后,好友终于决定,将孩子送回国内受教育。
中国人“三观”,本质里浸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便是七零后、八零后也深受影响。我们一向重视教育,尤其是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孟母三迁”在当代也屡见不鲜。而美式教育,诚如铺天盖地的网络文章所说,有它的长处;可现实中的确也有很多令中国父母无法接受的伦理“悖论”。对于如何教育子女,一百个家庭有一百个答案。要不要让孩子在幼儿园就质疑或者重新决定自己的性别或者接受有关同性恋的教育,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无法判断孰是孰非,只能套用一句经典广告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