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勇往直前还是逆势而行(组图)
糖糖是个不到一岁的小姑娘,除了爸爸妈妈,每天咿咿呀呀喊出来的“话”大家都听不懂。不过,糖糖妈觉得,女儿太有语言天赋了,“今后我要让她最少学两门外语,咱不能耽误她不是?”
徐先生的儿子已近两岁,孩子八九个月大的时候试听了一节早教课,徐先生的爱人李女士当时果断地拒绝了早教机构的“推销”,“孩子太小了,根本没有参与性,你们是在给我上课呢!”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土的、洋的,传统的、现代的,各种各样的早教理念不断刺激着“80后”父母的育儿神经,早教大潮已成汹涌澎湃之势;另一方面,年轻父母们普遍存在着“早教饥渴”,不知道该遵循哪种早教理念,也不知道自己选择的早教方式是不是正确。
于是,在早教大潮的裹挟下,年轻的妈妈们手足无措,要么盲目地追随着市场潮流勇往直前,要么心存忐忑逆势前行。
痛恨应试教育,坚决拥护早教机构宣传的素质教育理念
糖糖妈信奉“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最不喜欢听的就是,“咱们小时候没有早教,现在不也挺好?”
在她眼里,现在国内的教育体制几乎毫无是处,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意人格培养,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情商”都不高。可是,“到他们这一代考个好大学不是难事,成功与否关键还在情商高低。”糖糖妈说,光会学知识的孩子,将来是没有竞争力的。
这些早教机构提出的培养方式和目标非常对糖糖妈的口味。比如,“严格按照婴幼儿早期生命中的敏感期设置课程,运用蒙特梭利等的教育理念,通过简单有趣的游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内在世界的秩序,达到个性与社会性的协调统一,充分开发幼儿的潜能,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糖糖妈说,以前是不知道不了解,现在既然有更好的选择,家长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我的很多朋友都问我有没有效果,”糖糖妈说,培养孩子不能揠苗助长,“非得立竿见影才是有效果吗?”
“死记硬背学知识,最能见成果,可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糖糖妈认同早教机构的宣传理念,能力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哪怕现在看不出来,将来总是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的”。
对教育新理念,糖糖妈深信不疑,决定把100多元一节的早教课进行到底。
把家布置得像幼儿园的教室,妈妈亲力亲为实施早教
在女儿10个月的时候,张女士也去报了早教课,但课堂上妈妈们聚精会神、孩子们自得其乐的局面让她有些茫然,“不知道能学到什么”,后来,工作一忙,都是姥姥带孩子去上课,效果如何更无法检验。
给张女士启示的是同事拷给她的《杰杰妈妈日记》,“真是个神奇的妈妈。”张女士说,孩子培养得好不好,完全看妈妈方法对不对头。
据介绍,杰杰妈妈从怀孕期间就开始培养胎儿的数学才能,孩子出生后,这种培养就更有实践意义。比如,在墙上贴10张A4纸,依次标上阿拉伯数字,再找一些吸引宝宝兴趣的东西,按数字同时附在纸上,每天抱着宝宝经过的时候,就可以念上面的数字给宝宝听,数东西给宝宝看。
而效果也是非常惊人,“6个月的杰杰已经会1到100的数,会10以内的加法,7个月会10以内的减法,7个半月学会了乘法口诀,会两位数加一位数,8个月会除法。”
“看了杰杰妈妈的日记,才知道起步晚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张女士亲力亲为投入女儿的教育事业的决心和热情,她正在一步步地按照日记里的法子,安排她的休息时间,布置家里的家伙什,甚至包括自制教材。
张女士的家里像个幼儿园的小教室,在洗手间外面的走廊里,摆着一块巨大的白板,上面写着儿歌、童谣、唐诗,旁边的角落挂着毛笔书写的《三字经》。除此之外,家里的每件物品上都贴着标签,比如,冰箱上就有宋体加黑的两个大字“冰箱”。
“我觉得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最有效。”张女士是公务员,利用单位废弃的打印纸做成识字标签,倒也不费事,满屋子看上去都是汉字,这样会使孩子对文字越来越感兴趣,“到时候认起字来也不难”。
张女士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女儿像杰杰妈妈日记介绍的那个园园一样,“1岁4个月会说四个字的句子,1岁半的时候已经能背将近100首唐诗,会用疑问句、否定句和比喻句,同时会在他的生活中运用他在唐诗中学过的词汇。”
不过,对一个每周都有两三天要加班的妈妈来说,这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工作,张女士在咬牙坚持着。
对早教机构说“不”的妈妈有点沉不住气了
李女士自认非常理智,尤其在面对一些打着“为孩子好”旗号的商业推销时,基本都能果断地摆手说“不”。
“我看过一则新闻,说是两岁孩子开口背唐诗不新鲜,但孩子会背唐诗不会穿衣服才奇怪,专家说是过度和失当的早教造成的。”李女士说,她和先生都认为不能用成人的功利思想培养孩子。
其实,刚有孩子那会儿,李女士也是茫然无措,“不知道怎么对他才好”,也“从众”地带孩子去试听早教课,但感觉很不好。这些老师一口的专业术语,“给你一种感觉,孩子从这儿出来一定是完美无缺的。”李女士说,商业性的教育机构收费都不低,但每每问他们怎么看效果,“都是顾左右而言他,又给你扯到宣传口号上去了”。
她和爱人徐先生决定一切顺其自然,不给儿子搞什么“脑开发”。别人推荐的,无论是书还是课,她一定会在网上搜搜看,如果是优劣参半,她基本不予考虑,“除非是大家都说好的,我才会试试看,不过确实挺少的。”
可是,马上就两岁的儿子,现在说话还只能蹦词儿,比他大50天的、花了钱去上课的小女孩早就能唱歌、背唐诗了;儿子去翻斗乐园,还不能双腿起跳,那个小女孩已经连蹦五六下……
如今,李女士有些沉不住气了,现在人家的孩子都已经冲出了起跑线,自己孩子还没做好准备工作,差距太大了。
其实,不只李女士,很多妈妈都是因为看到人家的孩子纷纷涌进早教班才不得不跟风的。“我本来也不信早教机构的宣传,但我们小区的孩子几乎都在上课,我最后实在顶不住这种压力,也给孩子报了一个班,先试试吧。”李女士的一个同事最近刚刚开始带一岁多的孩子上早教课,她说,早教这个大潮越来越澎湃,要想逆势而行,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定力,一般的妈妈很难做到。黄海波
上一篇:2016高考真题全国卷III(英语)试题+答案
下一篇:八千余人参加中心市区中考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