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等6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通知
近日,市教育局、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金融办等部门联合发布最新文件——《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通知》。
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校外培训机构是指在本市范围内从事中小学文化学科类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校外培训机构”)。校外培训机构应在本市范围内选择1家银行,开立唯一的培训费资金专户(以下简称“专户”),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二、校外培训机构在银行开立专户时,应与银行签订专户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校外培训机构向学员收取的培训费均应缴入专户管理,银行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办理专户资金支付。银行按照协议约定通过系统对接方式向教育主管部门推送专户信息。
三、因终止办学或合并、分立、变更举办者等原因需变更专户信息的,校外培训机构应按相关规定和程序完成账户变更,并在5个工作日内向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四、校外培训机构开立的专户信息应在“杭州市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公布,公开信息应包括校外培训机构专户的户名、开户银行等基本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校外培训机构应同时在办学场所的显著位置提前对收费项目、标准以及收退费规定、培训合同示范文本、投诉电话等信息进行公示。
五、校外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所公示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严格执行“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的收费要求。
六、校外培训机构在招收学员、收取培训费时应与学员签订培训合同,并明确告知退费规定。当学员向校外培训机构申请退费或部分退费时,校外培训机构应当按培训合同的退费约定立即启动退费程序,及时完成退费,不予退还的费用应书面说明理由。
七、当校外培训机构专户中最低余额或当日(一周)累计提取资金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相关银行应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发出风险预警通报:(1)新设立或设立不足一年的校外培训机构专户内留存最低余额不足10万元;(2)设立一年以上的校外培训机构专户内留存最低余额不足30万元;(3)新设立或设立不足一年的校外培训机构当日累计提取资金超过30万元或一周累计提取资金超过50万元;(4)设立一年以上的校外培训机构当日累计提取资金超过100万元或一周累计提取资金超过200万元;(5)银行认为有必要向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风险预警的其他情况。
八、教育主管部门接到预警通报后,应根据管理职责,立即进行问询,发现异常情况的,应组织人员对该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经营状况、培训费收支和使用管理等情况,开展专项调查和风险评估,并根据调查评估情况,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在限期内及时补充办学资金,规范办学行为,排除办学资金不足风险;若不能继续办学,依法启动终止办学程序,并提前告知学员和教职员工,做好终止办学的善后事宜,最大限度做好风险防控。对经风险评估认定存在办学资金不足甚至无法继续办学风险的校外培训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其列入风险警示名单,及时对外发布警示信息。
九、未执行本通知规定的校外培训机构,由教育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相关部门将认定的有严重失信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及相关责任人计入执业信用档案,其失信信息纳入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杭州市企业信用联动监管平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各区、县(市)要将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工作作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社会风险防控的重要环节和举措,大力宣传资金监管工作的政策要求,积极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分批参与资金监管工作。各地教育、民政等部门要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费收入是否纳入资金监管情况,列入对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和年审年检的重要内容;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对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地金融管理部门应协助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工作,配合做好与相关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工作。
本通知自2020年11月15日起实施。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起来看《通知》的相关政策解读
Q
《通知》的起草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培训的多样化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大批校外培训机构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教育培训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校外培训机构为追逐利益,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管理水平滞后,管理成本增加,造成资金链断裂,不正常终止办学时有发生,部分校外培训机构甚至卷款跑路,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为依法规范我市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切实维护校外培训机构和学员的合法权益,为此,市教育局等6部门联合研制《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通知》。
Q
《通知》起草依据有哪些?
答: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五号 2016年11月7日第二次修正 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二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三是《浙江省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的指导意见》(浙教规〔2020〕7号);四是《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2018〕143号);另外,我们参考了上海等市有关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政策文件。
Q
《通知》的适用范围和有关规定?
答:本市范围内从事中小学文化学科类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应在本市范围内选择1家银行,开立唯一的培训费资金专户,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Q
《通知》中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有什么举措?
答:一是信息公开。校外培训机构开立的培训费资金专户信息应在“杭州市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公布,公开信息应包括:校外培训机构专户的户名、开户银行等基本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校外培训机构应同时在办学场所的显着位置提前对收费项目、标准以及收退费规定、培训合同示范文本、投诉电话等信息进行公示。
二是设置风险警示名单。当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费资金专户中最低余额或当日(一周)累计提取资金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相关银行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发出风险预警通报,列入风险警示名单:
(1)新设立或设立不足一年的校外培训机构专户内留存最低余额不足10万元;
(2)设立一年以上的校外培训机构专户内留存最低余额不足30万元;
(3)新设立或设立不足一年的校外培训机构当日累计提取资金超过30万元或一周累计提取资金超过50万元;
(4)设立一年以上的校外培训机构当日累计提取资金超过100万元或一周累计提取资金超过200万元;
(5)银行认为有必要向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风险预警的其他情况。
Q
《通知》对校外培训机构收、退费情况有哪些规定?
答:一是校外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所公示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严格执行“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的收费要求。
二是校外培训机构在招收学员、收取培训费时应与学员签订培训合同,并明确告知退费规定。
三是当学员向校外培训机构申请退费或部分退费时,校外培训机构应当按培训合同的退费约定立即启动退费程序,及时完成退费,不予退还的费用应书面说明理由。
Q
《通知》对校外培训机构未执行相关规定的行为如何处置?
答:校外培训机构未执行本通知规定的,由教育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并将认定的有严重失信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及相关责任人计入执业信用档案,其失信信息纳入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杭州市企业信用联动监管平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Q
《通知》对有关监管部门提出哪些要求?
答:一是各区、县(市)要将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工作作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社会风险防控的重要环节和举措,大力宣传资金监管工作的政策要求,积极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分批参与资金监管工作。
二是各地教育、民政等部门要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费收入是否纳入资金监管情况,列入对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和年审年检的重要内容;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对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地金融管理部门应协助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工作,配合做好与相关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工作。
// ? END ? //
编辑、制作 / 木幕
青年时报牛通社诚意出品
声明:内容源自“杭州教育发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