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四川教育鼎兴注入强劲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述评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0-12-24
手机版

“全部劝返!”

今年6月29日,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从黑龙江省返回布拖县,重新坐在了教室里。这标志着凉山州7个挂牌县建档立卡贫困失辍学学生已全部劝返,凉山州控辍保学“战役”全线告捷。

取得这样的“战果”殊为不易。凉山州脱贫攻坚“总攻战”打响后,四川省教育厅牢牢抓住“义务教育有保障”这一核心目标,全厅总动员,由14位厅领导牵头,21个处室参与,组成7个督战组和1个巡回指导组,对7个未摘帽贫困县挂牌督战作战。

凉山彝区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成因极为复杂。这意味着没有哪一项政策措施能“包打天下”,解决复杂问题必须用“非常”手段。

从比对户籍、学籍,走进班级逐一排查,摸清学生底数;到督促区县落实“六长”责任,对失辍学学生动态监控、逐一化解销号;再到督促地方政府落实教育职责,确保义务教育贫困学生都上学、上好学……翻开教育厅近两年赴凉山的“督战”报告,扎扎实实、沉沉甸甸。“决战决胜”的蓝图已经绘就,“挂牌督战”成为打通“堵点”、推动落实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紧紧围绕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新要求,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加快完善符合四川省情、具有四川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机制,坚持督政为首、督学为本、评测为据,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利器”作用,为构筑四川教育“鼎兴之路”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雷波县汶水镇中心校正在上音乐课的孩子们(资料图片)

以“落实”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

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

2019年12月,宜宾市某县政府收到市教育督导办的一张“问题清单”,要求要补齐部分学校办学欠缺的设施设备,特别要求“限期一周将欠拨的549万元教育经费拨付到位。”

一周后,欠拨经费到账。一年后,市教育督导办派出督导检查组,对该县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部分学校办学所需设施设备全部补齐。

教育督导为何有如此“魄力”?

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评价工作,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以“落实”持续推动教育督导,将深化教育督导问责机制改革作为工作重点,持续开展对市(州)政府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把督导结果作为资源配置和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等的重要依据。

例如宜宾市进一步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将教育督导结果纳入区县政府目标绩效考核、表彰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不断增强教育督导权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2020年底,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要构建省、市、县分级教育督导机制,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必须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必须处理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

四川教育督导以“强化落实”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着力打通“中梗阻”、打好“组合拳”,目前,已初步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态势,教育督导抓落实、促整改、增实效作用正持续显现。

以“应变”服务四川教育发展大局

2020年秋期,德阳市旌阳区为了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集中力量办学,将两所农村初中整合,成立“德阳七中东湖校区”。但整合后的学校面临师生人数大幅变化,领导班子重新构建、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差异大,教师工作习惯不同等诸多难题。

该校的责任督学是一名曾在多所学校主持过工作的优秀校长。针对学校的现状和问题,他展开了细致调研。通过反复沟通、协调,他向学校提出了翔实的改进方案,并反馈给上级部门,争取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学校各项工作基本理顺,教职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这背后,督学的作用不言而喻。

2019年以来,四川首次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与民办教育放在同等地位,实施“四轮驱动”发展战略;首次提出按经济规律规划布局和建设学校,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服务新时代国家战略和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教育任重道远。

督学是规范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教育督导的“最后一公里”。各级责任督学还是联系校园与外部环境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肩负着促进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进行“能量交换”的重任。因此,督学必须要有发展眼光、全局视野、战略思维,既要看“硬件”又要看“软件”,既要督“底线”,更要导“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不断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加强督学的聘用与管理,提升督学队伍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督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完善学校督导的政策和标准,创新督学工作机制,通过经常性督导、应急性督导等多种督导方式,督促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升督学专业化水平,提升督学“应变”能力,《实施意见》中专门提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教育督导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督学队伍结构,扩大专职督学比例,各地督学按与学校数1:5的比例配备,部分学生数量较多的学校按1:1的比例配备,定期开展督学分级分类专业化培训。

以科学评估监测驱动发展“主引擎”

每天,满载货物的“蓉欧快铁”从成都市青白江区集装箱中心站出发,一路向西直达波兰罗兹,再分送至欧洲各地。伴随着成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蓉欧快铁”的始发站青白江区,常住人口从2017年的40多万增至如今70万左右,居民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考虑到人口变化和城镇发展趋势,青白江区通过“超前规划、提前布局和优先建设”的“三步走”战略,形成了“优先保障,学位等人”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今年,成都市青白江区与双流区,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如今的成都,人口以每年50万的速度剧增,学前教育体量的急速增长。如何保证每一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成为社会关切的问题。

评估监测,成为成都破解难题的“钥匙”。

评估监测是科学发展教育的重要前提,但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最大的不足是主观评价较多、客观评价较少,部分指标评不了、评不准,评价结果定性的多、定量的少,缺乏可信性、权威性和指导性。

针对这些问题,成都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评价制度,提出了监测督导工作从模糊向数据转变,定性向定量转变,经验向实证转变,率先开展学前教育质量监测。

每年,成都市对全市5岁在园幼儿分别从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查,并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监测结果及建议,积极推动监测结果的转化运用。

坚持以评估促改进、以监测促发展,近年来,四川积极探索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实现了监测、督导常态化。

2018年,四川省基础教育监测评估中心依据国家相关要求,组织研发了涵盖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发展水平的监测工具。按照抽样监测的原则,在全省624所幼儿园组织实施了幼儿社会适应性监测。科学的评估监测,如同“压舱石”和“定星盘”,牢牢把住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

《实施意见》明确,未来,四川省将建立教育督导部门归口管理、第三方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贯通大中小幼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评估监测制度,完善评估监测指标体系,开发监测工具和共享监测平台,为改进教育管理、优化教育决策、指导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十四五”的大幕徐徐拉开,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到2022年,四川将基本建成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高水平教育督导必将为四川教育“由大向强”注入强劲动力。

(鲁 磊)

【来源:教育导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上一篇:儿子买的盐一袋50元?收银员:你家娃睁眼说瞎话,好好教育吧!
下一篇:秉承初心做教育 滴水成海助公益粉笔教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摘登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