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微笑是无需翻译的语言 热情友善的表达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2-12-16
手机版

  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前几天去“鸟巢”看“好运北京”2008中国田径公开赛,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志愿者的笑容,从在场外坐摆渡车到进行安检,再到入场找座位,都有微笑的志愿者热情帮助。这些志愿者接受的培训中有一项内容就是学会微笑,标准的微笑是嘴角保持“十点十分”的角度,露出八颗牙齿。 但对广大市民来说,微笑在于表达热情和友善,并不在乎露出几颗牙齿。

  微笑是无需翻译的语言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曾说过,微笑是传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最好方式。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如果语言不通就需要翻译帮助;但微笑是不用翻译的,有时彼此微笑着点一下头,就传达了相关的善意。

  2006年多哈亚运会组委会曾经公布了一个数字,亚运会期间,多哈共有3亿个微笑。多哈人口不多,即使把亚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志愿者等统统算上,也就30万人左右。把3亿个微笑摊到每个人头上,每人平均1000个;再按15个比赛日算,每人每天平均笑大约70次,即使每天24小时不休息,每个人一小时得笑3次。“3亿个微笑”也许是热情的东道主表达的一种幽默。组委会不会专设一名负责统计微笑的“微笑官”。即使有,他也不可能每天盯着人家问,今天你微笑了吗?笑够70次了吗?其实,在东道主心里,微笑是他们举办亚运会的态度。为了亚运会,来自亚洲各地的人们把微笑带到多哈,多哈同样用微笑迎接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宾客,一张张笑脸汇聚在多哈。赛场上,运动员带着微笑一次次登上领奖台,也带着微笑面对失败;赛场外,志愿者带着微笑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服务。热情友善的笑脸成为多哈亚运会留在人们心里的美好回忆。

  北京奥运会期间,预计将有几百万世界各地的游客光临北京。除了看比赛,很多人会去北京的旅游景点甚至大街小巷。即使在您家门口,遇到外国游客问路或找卫生间的情况恐怕也不在少数,在别人向您求助的时候,您的微笑能消除对方的紧张感。

  微笑一定要发自内心

  最近英国媒体报道说,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假笑有损人的健康。由此联想到窗口行业的从业人员,按照职业要求,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里有大部分时间都必须保持“职业微笑”,如果这微笑不是发自内心,长时间下来,他们的健康状况岂不令人担忧。

  礼仪专家、中国前驻瑞士使馆教育参赞张祖望教授说:“微笑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是表现亲和和友善。如果有友善、仁爱的心,就一定会在跟人交往的时候发自内心地微笑。”

  微笑服务和板着面孔服务,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微笑时,人的声音悦耳,容颜悦目,语气温和;而板起面孔来,则会显得刻板、生硬、不够友善。窗口行业的微笑,可谓是城市的门面。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让人如沐春风,也才能让中外宾客感受到城市的文明与进步。

  在团结湖街道奥运英语协会活跃着一批自学英语的老年人,他们在英语角和各种活动中跟很多外国友人打过交道。会长夏凤芝对于和外国人交往有自己的心得,“经常有外国记者来采访我们,还有很多外国考察团来看我们老年人上外语课。

  我们对他们都是一样的热情有礼又不卑不亢。有时候记者问我很刁钻的问题,例如一次一个日本记者问我,‘现在物价在上涨,你们这些老年人能承受得了吗?’尽管他的语言里充满了怀疑,我仍微笑着回答了他。还给他讲了北京的医疗保险和低保政策,听得他连连点头。我觉得微笑不仅说明我们的热情,也是咱北京人自信的表现。”

  热情友好也不必见人就笑

  也许有人会说,熟人见面点头微笑我还能做到,见到陌生人还要微笑就不那么容易做到了。那么我们东道主为了表现热情友好,是否意味着见人就笑呢。

  张祖望教授说,“由于个性和年龄不同,让每个人在社会交往时时刻保持微笑,是不现实的。但是在近距离的交往中,例如,在电梯里碰面、排队等候结账的时候,微笑能缩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候,即使不微笑,就用点头示意,或是友好的目光交流,都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友善。”

  张教授说,微笑是人内在的友善和仁爱的外化。一个人如果从不跟人争吵、主动承认错误、时刻把方便留给别人,这样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刻意地微笑,他的表情也是平和、从容和充满善意的。

  你在微笑,是一个人的表情;千百万人一起微笑,就是一座城市、一个社会的表情。让我们从一个微笑开始,用微笑表达情感,用微笑传递友谊,用微笑传播文明,用微笑构筑和谐。

上一篇:第十九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征文启事
下一篇:经济型连锁酒店难走“独木桥”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