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网课?
原创 刘凯 返朴
新学期开始,全国多数地区都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但仍有部分地区因疫情而只能推迟开学或继续实行网课,还有地区在正常复学后又因疫情不得不重返线上教学。虽然社会普遍将网课视作特殊时期下的权宜之计,但线上教学已是网络时代无可避免的趋势。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该怎样做,才能上好网课?本文基于多学科领域对“学习”的研究成果,从几个大方向给出了建议。
撰文 | 刘凯(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早有学者谆谆告诫,坊间流传的许多学习方法往往是错的。事实上,对学习和记忆的实证研究显示,被大众奉为圭臬的学习方法不少其实是无用功。例如,风靡全球的“一万小时定律”号称长期反复练习就能让新手变高手,但它并不适用那些需要思考的科目,甚至有研究发现反复阅读课本通常也是大路上栽葱——白费力气。也有不少学生和家长受到课外辅导机构或畅销书的蛊惑,认为学习或许可以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于是到处购买“轻松提分盲盒”,结果费钱费时效果差。殊不知,所有能够转化为游戏的学习都是浅层学习,教育游戏虽好却引无数英雄“尽折腰”——至今仍无法从中实现深层学习。
未经科学验证的直觉或个体经验往往靠不住,因此我们需要“关于学习的科学”(Learning Sciences)这样一门用科学方法探究学习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正所谓“教学相长”,关于学习的科学不仅是有效学习的“护身符”,亦是有效教学的“指南针”。
大规模线上教学建立了异地同步直播课堂,保障了特殊时期正常教学进度的开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三个主要问题:
① 牺牲了教师对教学的临场管控;
② 增加了实时沟通的时间边际成本;
③ 降低了学习反馈的速度和质量。
对此, “关于学习的科学”的既有研究成果为网课中的教师、学生及家长提供了一些建议。
一
教师怎么“教”会更好?
(1)认真准备教学材料
基本原则:
识记性内容宜“静”(图文),理解性内容宜“动”(视频);
内容分解为多个相互关联的小模块;教学材料呈现很重要。
视频材料:
提倡使用带字幕或第一视角拍摄的视频材料;
视频中如能增加提示线索,对成绩中后段学生大有裨益;
将视频按逻辑拆分播放效果更好,倍速播放效果差。
图文材料:
PPT简洁不花哨,满篇文字要不得;
新知识点呈现,单页不超过4个,宜用图文横排;
多用图形表达内容逻辑关系;
营造学校氛围,课件应统一使用学校背景或Logo。
(2)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基本原则:
应用“技术促进学习”的教学策略,绝不能照搬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避免异步在线教学,争取同步教学。
有效方法:
PBL、角色扮演法、探究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慎用或不用翻转课堂;游戏化教学对小班型或内容简单的课程有效;
教师端的鼠标图标可改为颜色醒目(如黑色或红色)的手指形状。
奖惩手段:
充分创设并利用好虚拟奖励,同时常抓严管作弊行为。
(3)增加有效的教学互动
基本原则:
进行有意义的互动,不为互动而互动;
互动频次不重要,互动深度才重要;
采用多样的互动方式。
面向学生:
宜用“你”而非“你们”指称学生;
克制并减少无意义表述,如“嗯”;
用更有亲和力的口语表达,做到“俗”而不“粗”,如“老铁们,学起来”;
讲授重点内容时配合夸张的表情或增加重复性引导手势,能提高学生注意力并加深理解;
对于需要深入理解的教学内容,应创设情境引导深度讨论,要求学生关注并分享他人观点。
面向师生:
鼓励小组协作,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网课也需中途休息,5分钟即可;
在课程中后段,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更多激励成绩一般和欠佳的学生;
重视学生错误,提供便利沟通渠道并及时反馈。
某款线上教学平台提供的分组讨论功能丨图源:网络
(4)呈现适合的教师形象
基本原则:教师真人出镜能小幅提升学生成绩,能大幅提高在线学习的体验和满意度。
能够出镜:展露上半身(头部+双手)并站在PPT前方的偏侧,双眼尽量注视摄像头,利用表情和手势作为指引线索。否则便无须出境。
不能出境:即使不能真人出境,用本人照片做头像也好过留空或风景。
二
学生怎样“学”会更好?
(1)学习设备
上网课尽量使用电脑而非手机进行学习;屏幕越大观感越好,尽量使用电脑而非手机进行学习;电纸书是个好东东,应大力提倡电子阅读。
(2)学习习惯
重视课前自主学习活动,做好预习;
不管最终正确与否,但请上课时积极回答教师提问;
加速播放视频学习效果很差,如果非得快进,也不应超过1.5倍速;
一定要学会自我管理,在课堂期间严格抵制非学习行为。
(3)生生合作
网课情境下,不论男生女生,积极的个体合作都会迅速温暖整个集体;
同伴拒绝更容易导致网络欺负和愤怒,请对身边人多一分宽容和体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生生互助分享有益于学习效果的整体提升。
(4)情绪调节
维持适度的学习压力,可有效避免学习倦怠;
积极的情绪状态能使网课学习具有更高的保持、迁移、努力和学习满意度;
意志力能有效击败无聊并提高学习效果,网课上同学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加油自控哦。
三
家长怎样“陪”会更好?
网课陪伴是缓解家长自身焦虑的法宝,也是引发孩子情绪波动的直接诱因;
提高家长学习陪伴的质量而非数量,主动改善亲子学业沟通方式,才是网课陪护的正途;
家长在督促孩子完成课业任务之前,请先强制留出1分钟“缓冲期”,回想自己当年是否会比孩子现在做得更好,再尝试以平和心态跟孩子讲话。
四
教委怎样“管”会更好?
在线教学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把更多关注和资源向乡镇学校倾斜;
在线教学备好课不易,要为教师减负,减少与教学无关的事务摊派。
结 语
教育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直饱受争议,学习科学近五十年的发展为教育的科学化之路指明了方向。遗憾的是,不少一线工作者深受教育“艺术性”的浸灌,忽视或抵制教育的“科学性”,导致教学时间的浪费和教学效果的低效。教育本身不排斥艺术,却不能只靠艺术。以上建议既有较强的“科学”操作性,又可灵活组合体现“艺术”创造性。
本文所有建议均来自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CSSCI十六种期刊近十年的数百篇论文(含元分析)的研究结论,在此感谢这些学者的辛劳奉献。
推荐阅读
[1] 彼得·布朗著,邓峰译.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中信出版社,2018.
[2] R. 基思·索耶 主编. 徐晓东等译.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第2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3] 郑旭东 等著. 学习科学:百年回顾与前瞻. 科学出版社,2020.
[4] 约翰·D·布兰斯福特 等 著. 程可拉 等译. 人是如何学习的(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 科拉·巴格利·马雷特 等 著,裴新宁 等译. 人是如何学习的(Ⅱ).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6] 理查德·E 梅耶 著. 盛群力 等译. 应用学习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7] 简妮·爱丽丝·奥姆罗德,布雷特·琼斯 著. 雷雳 等译. 教育心理学(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8] 桑新民. 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学习能力的培养(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出品:科普中国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
原标题:《怎样上好网课?》
上一篇:山东2023年寒假放假时间什么时候? 济南青岛中小学寒假时间安排
下一篇:5G 全新网络时代,开发者的机会在哪里?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