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总犯困是为何?着五大因素不能忽视,学生们注意了
在校园里,常常看到学生因犯困被同学调侃“睡神”,然后为了辩驳自己的犯困合理性,他们往往就会说出“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这句话。总之,犯困是正常的一件事。
然而,犯困虽正常,但未必合理。毕竟,除了季节转换,学生在校园里犯困,特别是课堂上犯困,更多的因素还在于学生自身。
(图注:上课总犯困)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下学生上课总是犯困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之后我们再来针对这些原因谈谈如何调整才不影响学业。
一般来说,学生上课总犯困,有以下这些因素造成。
因素1:本身作息不规律导致。有些学生晚睡,早上又不得不早起,作息紊乱,自然在白天上课的时候会犯困。
因素2:身体湿气过重,锻炼少导致。有些学生饮食生活习惯不是很健康,也有些同学居住环境不佳,以及本身不爱体育锻炼等,都容易造成体内湿气重,从而出现犯困。
(图注:遇到学习难点就犯困)因素3:逃避学习思考,一看书就课就犯困。有些同学本身对学习这件事不感兴趣,再加上平时不爱思考,只要上课遇到稍有难度的知识,听到一半往往就走神,进而出现犯困。
因素4:家庭不和睦,心情压抑爱发呆。有些学生因为父母经常吵架,心情压抑,往往爱发呆,这类学生在上课发呆时就很容易出现犯困。
因素5:授课老师教育方式死板又枯燥。有部分老师授课方式过于照本宣科,很无趣,学生知识点听不懂也问不明白,往往就会出现犯困。
(图注:作息不规律也易犯困)基本上,以上五种因素是造成学生上课犯困的原因。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那么作为学生,对于以上这些因素,又应该如何去调整才能确保自己上课不总是犯困,使学业步入正轨呢?
一、严格规范自己的作息规律,养成早睡早起习惯。
很多学生紊乱的作息是因为从小没有养成良好早睡早起习惯,对于作息这件事也没有有意识去规划和约束自己。这里建议学生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早睡早起的计划表。当然,不要设置太复杂,也不要在早上给自己太多学习或锻炼的任务,避免自己因压力大而放弃调整。可以从最简单的计划开始,要求自己在10点半左右入睡,早上6点半-7点起床。只要能坚持一周,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以此类推。当你能做到早睡早起,睡眠充足,上课往往就不会轻易犯困了。
(图注:坚持锻炼有利于学习)二、坚持锻炼身体,一周保持在2-3次的体育锻炼。
平时上体育课,很多学生会偷懒,找各种借口不进行锻炼,甚至有的学生翘课躲在课室里学习。其实这些行为都不利于长远的学习。体育锻炼有利于加快新陈代谢,也有利于学生大脑血液循环,增加供氧量,这有利于学生精神抖擞以及增强记忆力。因此,学生要珍惜每周的体育课,最好保持一周有2-3次的锻炼,可以是打羽毛球,可以是跑步,可以游泳等,一次坚持1小时左右。当你身体健康有活力,在课堂上也就更容易精神集中而不是犯困了。
(图注:课前预习到位可避免上课犯困)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圈出学习难点。
懒惰是人之本性,学习求知需要人克服这个弱点。学生上课遇到知识难点,懒于思考,就容易犯困。因此,这里建议学生每次学习新的内容知识时,要做好提前预习,并把预习中遇到的知识难点圈出,在课堂上向老师求答。这样做的好处是,你知道自己哪里不懂,知道上课听课的重点是什么,有目的性地上课,会让人在课堂上变得积极而不是犯困。
(图注:老师授课方式太枯燥可提出)四、学会与父母、老师坦诚沟通。
对于家庭不和睦而学业受影响的学生,学生要懂得及时与父母沟通,而不是默默忍受。一般来说,父母知道自身情绪失控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学习上的困扰,他们会有所克制。前提是,学生要试图让父母意识到这一点。此外,有些老师上课习惯按照过往授课模式,是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他们的教学模式适合一些学生。如果目前所授课的学生中没有人提出异议,往往他们就会以为这依然适合,从而不去调整自己的授课模式。学生如果觉得老师授课过于死板、无趣、难懂,那么私下一定要跟老师说,请求老师调整下授课方式。
(图注:学会跟老师坦诚沟通)总之,解决“上课总是犯困”这个难题,是需要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上去解决,一方面对自身有多要求并作出改变,另一方面要学会与那些影响到自身状态的家长与老师沟通。只有积极去解决内外因素,才有可能让自己在学习上步入正轨,脱离一上课就犯困的窘境。
————————
作者简介:我是星主,专研教育发展与心理,坚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关于教育成长路上,上到大学下至下学,有困惑来咨询。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