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育“十四五”规划公布,将在武汉长江新区建设大学城
图源:视觉中国
芥末堆文 湖北省政府官网近日公布《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学前教育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义务教育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全面消除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
《规划》还提到,要优化提升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巩固武汉市全国科教中心地位,在武汉长江新区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大学城,推进圈内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委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成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
职业教育方面,支持8所国家级“双高”院校建设,建设20所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30所以上省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50个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和90个以上省级优质中职专业(群)。建设培育6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5个左右特色鲜明产教融合型行业、40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
《规划》回顾了湖北省“十三五”时期教育成果,包括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9.0%、98.3%、92.3%;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6%在流入地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省级统筹4.2万余名教师充实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等。
《规划》提出12项专项工程,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方面,支持县(市、区)新建、改扩建500所以上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办好1所独立建制、财政拨款、园舍独立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到2025年,全省学前教育毛人园率达到92%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基础教育方面,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每个县(市、区)至少新建1所标准化小学或初中,每个乡镇至少改扩建1所标准化小学或初中,支持“三个课堂”和体育、美育场地、劳动场所建设,全面消除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
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支持各地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推进每个县(市、区)至少改造1所薄弱普通高中。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
职业教育方面,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化类型教育特征,系统构建贯通中职、专科、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教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中职学校布局结构,每个市(州)重点办好2所左右、每个县(市、区)集中力量办好1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
巩固高职教育主体地位,推进高职教育资源整合。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办学层次,组建5所左右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深入实施“职业教育赋能提质专项行动计划”,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帮助社会重点群体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开展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整合“空、小、散、弱”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推进高职院校提质扩容,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施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和中职学校“双优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围绕湖北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绘制产教对接谱系图。建设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标杆行业和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持各地以城市为节点,汇聚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园区。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育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
具体来看,支持8所国家级“双高”院校建设,建设20所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30所以上省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50个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和90个以上省级优质中职专业(群)。建设培育6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5个左右特色鲜明产教融合型行业、40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
高等教育方面,《规划》提出,要优化提升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巩固武汉市全国科教中心地位,在武汉长江新区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大学城,推进圈内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培育提升“宜荆荆恩”“襄十随神”高等教育南北两翼,支持域内高校提升办学实力。支持襄阳市、宜昌市引进国际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创新研究院,组建“两翼”高校合作联盟。
促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委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成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整合资源,加大扶持,支持2-3所省属高校实现一流学科重点突破。
实施“部省高校对口支持合作计划”,建立在鄂中央部委属高校与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对口帮扶机制,实现联动发展。支持高校加强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学科建设,继续实施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研究生工作站。
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双特色”建设工程,开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试点,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打造一批服务湖北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需求的优势特色专业集群,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坚持扶特扶优,建强建优省属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体音美等专业性院校。
坚持以本为本,实施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程,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新时代本科教育创新发展。统筹推进“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深入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
《规划》明确,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建设4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8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建成2500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规划》明确,构建服务全民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高等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建立统一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制度,推动成人教育、开放教育、自学考试等学历继续教育形式融合、创新发展,规范各类继续教育机构办学行为。
鼓励普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提供多样化教育与培训项目,面向全社会开展职业培训。推动高校与部门、企业、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开发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求。
提供多样化终身教育服务。落实企业职工全员培训制度,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技能培训。开展面向特定群体的技能培训,创新农民工技能培训模式和机制,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发就业扶持项目,实施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建立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发展城乡社区教育,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服务体系。扩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吸引社会工作者参与终身学习服务。
完善开放教育保障体系。办好湖北开放大学,完善自学考试,搭建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覆盖全省的终身学习网络和区域性学习中心。以新技术赋能终身学习,建设泛在开放的学习环境。完善终身学习成果转换和认证制度,建设“湖北省教育学分银行”,探索弹性学习和学分积累转换制度,促进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衔接。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主题活动】每天进步一点点,成长足迹看得见——中青未来幼儿园中二班特辑
下一篇:钦南:打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后一公里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