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苏轼在北宋绘画中所提出的;士大夫画;理论
导语:
苏轼,大家了解他多是因为其源远流长的优秀诗句。但苏轼不止是在中国诗歌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在中国的美术史上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其所提出的"士大夫画"的理论成为明代董其昌所提出的"文人画"的雏形,对中国绘画理念影响十分深远。苏轼在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士大夫画与工匠画的不同之处。接下来进行系统的阐述。
工匠画的地位
在北宋,花鸟画达到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最高峰的时期,北宋时人民生活富足,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有闲情致趣,所以绘画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这时候就有不同的人群介入到绘画之中,众所周知在北宋之前的绘画史上,绘画的地位不高,在皇室之中一般都是画匠所画,他们的画被苏轼称之为工匠画,认为只是技术上的成熟,并没有加进画家自己的思想在其中。
在当时的地位也是很低的,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画工的低势地位,在唐朝的著名画家李成,现在来说可以是非常有名的,但是却并没有留下什么作品,可以说其是活在画论中的人物。
为何历史上如此著名的画家却并没有画作留下,这是不太符合规律的。这就与其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地位有关555电影网。相传其孙再之后当了朝廷官员,入仕。
因为周遭之人嘲讽其祖上是绘画之人,于是将李成在市场上所流传的画作一并买来,一把火全部毁掉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成本人也认为其画作是有损尊严的事情,于是其孙为了李成名誉将其画作烧掉。两种说法不论是哪一种,都可以体现在当时的年代认为画画是一件没有尊严的事情。
所以在之后还出现了米友仁的"无李"的说法。也就是说,米友仁认为世上并不曾出现李成这个人。从中可以发现当时的画工地位如此之低。
而在宋代,因为有宋徽宗赵佶的影响,绘画的地位不断提升。赵佶虽然作为皇帝受人诟病,但是如果在美术史上来看,赵佶对于绘画所做的贡献是非常巨大且深刻的。
翰林图画院,使得绘画有了一定的体系,在体制内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在宋徽宗赵佶时期,翰林图画院发展最快,成就也最为突出,可以说是古代的体制内的绘画中最为繁荣昌盛的一个时期。但是这也却与苏轼所提出的士夫画理论背道而驰,也就是说翰林图画院所作之画就为工匠画,纯有技术,却无情感。
工匠画与士夫画的区别
苏轼提出的"士夫画"使当时受人崇敬的士大夫们也步入绘画的领域。首先他提出了常形与常理的区别。这是在画的品评上区别了"士夫画"与"工匠画"。他认为工匠画是单纯的追求形似,画中并无神。而与之相对的士夫画的区别就在于此,士大夫所画之画意气勃发。
为何两者有这种差距,因为工匠画是为皇家服务,士大夫画则是为逸趣服务。再之,苏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也就是说如果作画单纯的追求形似那就和儿童一样幼稚了。
苏轼如何评价一幅画
关于如何评论一幅画,苏轼也颇有研究,比如其看唐代王维的山水画说到:"为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就是说,在王维的画作中可以品读出诗的意境,在王维的诗中会欣赏到画作的情景。
着实具有意趣。再例如评价苏轼所作的《枯木怪石图》就不能只从单纯的表面的看具体形相不相似来评论这幅画,而是要从知识分子的情感,从深层次中去理解这幅画的所传达出来的作者的意味。
苏轼的"士大夫画"理论影响深远。在元朝得到巨大的发展,因为元朝的政治局势,文人士大夫们往往选择避世,不再介入仕途。所以当时的"士夫画"发展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元代人们将自己充沛的感情通过画作来体现出来,并且在元代实现了诗书画印一体的局面。
文人们永固绘画来疏解自己抑郁的心情,用绘画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至此绘画的地位有了提高,在这之前中国的绘画大多是为皇家而服务,从苏轼提出"士夫画"理论开始,绘画终于是为自己的内心情感而服务的了。
中国文人的美学思想
在中国的花鸟画题材中,文人士夫们多画深秋残冬,与西方不同。大家观赏中国花鸟画多数都是看到残枝败叶,这又是为何?原因还是归结于中国文人的先进文化传承。中国的美学思想有一条是绚烂之极,释于平淡。
也就是说中国文人有一个忧患意识,一如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达低谷接下来就是希望,当事物到达发展的顶端,就势必会衰落。中国文人所崇尚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碳。士大夫画也多为表现这种题材,一如文同所作的《墨竹图》。
竹子一节一节寓意着有节操,文人用竹子来表示自己高洁傲岸的品格。文同与苏轼为同时期的人物,文同与苏轼为好友,二人经常一位作画,一位题诗,将士夫画的画作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表达了自己的情思。
结语:
士大夫画的提出同时也丰富了绘画的题材风格,因为士大夫画的发展,在山水画中虽然青绿山水依旧为主流,但是水墨山水的地位逐步提升占有了重要的地位。简单扼要的写意画也有抬头的趋势。题材风格的丰富也使得作画技法有所丰富。
这种良性循环使得宋代的绘画异常繁荣。当然士大夫画的理论也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的美术。中国文人所讲求的以画喻情,寓情于景充分的体现出来。也为明代董其昌提出"文人画"思想奠定了基石。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