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与画上的端午节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2-12-29
手机版

  端午的“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按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而“端五”也就逐渐演变为“端午”。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一个,有重午节、五月节、粽子节、龙舟节、浴兰节等20多种,这和端午节习俗众多息息相关。而在瓷与画上,我们也能见到中国人对这一节日的重视。

  No.1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以举行竞赛龙舟的活动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宋代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诗中写:“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清道光 “慎德堂制”款 粉彩赛龙、凤舟图盘 故宫博物院藏

  “慎德堂制”款粉彩赛龙、凤舟图盘,高5.4厘米,口径28.5厘米,足径17.8厘米。内壁近口沿处以金彩描绘如意头纹,内底以粉彩描绘赛龙舟、凤舟图,水中儿童们正在分别奋力划着一龙舟和一凤舟。龙舟的头、尾上各立一童,均手执令旗呼号指挥,尾部一儿童在鸣锣加油。两舟上的其余儿童们正奋力划桨。岸上站立五位小童,正在燃放鞭炮、呐喊,为双方加油。外壁以粉彩描绘结带折枝花、杂宝纹,杂宝有书画、笔锭、方胜、如意、珊瑚、犀角、铜钱等。外底署矾红彩楷体“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款。

  清道光 “慎德堂制”款 粉彩赛龙、凤舟图盘 故宫博物院藏

  “慎德堂”系道光皇帝在圆明园的行宫,署有“慎德堂制”款的瓷器是道光年间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道光皇帝特制的,以供其居住在慎德堂时使用。从盘上所绘的赛龙舟和凤舟图看,此盘是供道光皇帝在端午节使用的应景物品。

  No.2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因此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张天师,是东汉五斗米道的创立者,教人信奉道教。传说其神通广大,有龙虎护法,能除五毒,辟瘟消灾,因此,民间习俗常在端午节悬挂张天师画像,以祛邪除祟、镇宅佑安。

  明万历 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 故宫博物院藏

  五彩张天师斩五毒纹小盘,高1.9厘米,口径10.6厘米,足径6.6厘米,是万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宫廷烧造的供端午节使用的,图案寓“袪毒辟邪”之意。

  内外青花五彩装饰。内底绘张天师斩五毒图,张天师持剑立于树下坡地上,周围描绘蟾蜍、蝎、蛇等。内壁绘相间排列的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共八组。外壁绘相间排列的菖蒲叶、折枝石榴花、艾草等,间绘以蛇、蝎、蟾蜍、蜈蚣、壁虎等。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款。

  No.3

  民谚曰:“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节时,民间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在门上插艾草或菖蒲,用以杀菌防病、驱瘴辟邪。

  清乾隆 霁蓝釉艾叶形洗 故宫博物院藏

  霁蓝釉艾叶形洗,高1.7厘米555电影网,长15.6厘米,洗呈艾叶形,以艾草叶为蓝本制作而成,洗内随边沿的起伏划出叶脉纹。通体内外施霁蓝釉,釉色深沉匀净。

  No.4

  祥符,是端午节所佩之饰,以五色丝线结成,悬于厅室,或佩于小童身上,俗谓可避灾除病、益寿延年。本品以祥符搭配富贵牡丹,带有明显的端午节气息。

  清道光 端午用 青花祥符牡丹图海棠形茶盘

  此式茶盘自乾隆始烧,历嘉庆至道光,其后渐绝。其中常见有青花及各色地粉彩之作,但均于开光内书写乾隆帝《三清茶》诗,显示其应与三清茶壶、碗搭配使用。本品于开光内改绘祥符牡丹,是为道光御窑少有之创新之作。

  茶盘海棠形,下承四足,底面均匀分布支钉,显示档次非同一般。茶盘内外壁以青花满绘缠枝莲纹,藤蔓绵绵,疏朗饱满,盘心海棠形开光内绘牡丹花开,枝蔓舒卷,其上悬挂端午所用祥符。茶盘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意趣。底心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No.5

  满族人把端午节叫“五月节”,清宫更是非常重视,乾隆十八年曾有谕旨,“以后每年五月初一起挂五毒荷包。” 端午节当天,宫中要开粽席,皇帝喝菖蒲酒,赏众人喝雄黄酒,皇帝使用的是带有艾叶灵符纹饰的餐具,膳后用的果茶是桑椹、樱桃、茯苓等适时的鲜果。

  清嘉庆 黄地洋彩开光 端午节五毒灵符图膳碗 放山居旧藏

  此碗属于清宫专为端午节而烧造的御用器皿,富具节令色彩。其画风具有浓郁的西洋色彩,为典型的清宫洋彩器皿之一。外壁以黄彩为地,匀净妍丽,彩绘缠枝西番莲纹,四面开光之内巧绘五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形象,石榴花插于各式花瓶之中灿然绽放,枝上挂饰一个祥符或是大吉葫芦,迎风飘逸,旁边摆放着时节水果和糕点,或是酒壶,或是童子赛龙舟模具,节日气息浓厚,昭示端午节的内涵。底署“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红款。

  No.6

  钟馗是民间传说中镇鬼辟邪的象征,钟馗像最初在过年时作为节令画张贴悬挂。明末清初,贴挂钟馗像的风俗逐渐移到了端午时节。

  明 戴进 钟馗夜游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钟馗夜游图》绢本,设色,纵190厘米,横120.4厘米。款署:“西湖戴进”。此图画钟馗在众小鬼的拥抬下雪夜巡游的情景,四周山石披雪,草木萧瑟,透出阵阵寒意。运用“钉头鼠尾”描法,线条劲健,顿挫有力。众鬼面目狰狞,形容猥琐,而钟馗目光犀利,有威严镇慑之态。背景大面积以淡墨渲染,突出夜色,并且衬托出山石积雪的状态。

  No.7

  唐 李昭道 龙舟竞渡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龙舟竞渡图》绢本,设色,纵28.5厘米,横29.7厘米。画中运用的石青石绿历久弥新。通过画中所描绘的建筑判断,画中的情景当为宫廷中欢度端午的场面。华丽的宫廷楼阁位于画面的右下角,湖水以留白的方式体现出来,远景为青绿的山峦。画面中,人小如豆却清晰可辨,生动有趣。所绘龙舟亦生动可掬,灵动飘逸。

  No.8

  清 王概 龙舟竞渡卷 故宫博物院藏

  《龙舟竞渡图》卷,王概绘,纸本,设色,纵18.2厘米,横359厘米。此卷由三段绘画组成,以江河为主线,渐渐展开端午时节赛龙舟的场面。画面用笔工细,场面宏大。几艘龙舟昂首翘尾,动感十足。船上人小如蚁,但奋力划桨之势尽显。在构图上,运用大片留白表现水天一色和浩渺的江河,给人以开阔的视野。而江中点缀的渔家小船及岸上人们争相观看的情景,又使画卷平添了几许情趣。

  No.9

  清中期 红漆描金龙舟长方匣 故宫博物院藏

  红漆描金龙舟长方匣,长36.7厘米,宽29.2厘米,高8厘米。长方匣通体采用红漆描金技法,盖面中心描绘两条龙舟在湖面竞赛的热闹场景,边框装饰勾连夔龙纹,匣四壁装饰卍字不到头纹。描金漆绚烂夺目,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

  No.10

  清雍正 郎世宁午瑞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午瑞图》轴,郎世宁绘,绢本,设色,纵140厘米,横84厘米。这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

  虽然画面没有落年款,但根据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此图应作于雍正十年(1732年),属郎世宁在中国的早期作品。

  图中他对静物的表现技法源自欧洲油画,然而其内容反映的却是蕴含华夏民族两千余年文化精髓的风俗。正是由于借助兼得中外、博取东西的折衷技巧与迎合中国皇帝趣味的题材择选,才使郎世宁成为深得雍正、乾隆两位帝王赏识、并且大加重用的西洋画家,他有为数不少的画作存世亦得益于此。款署:“臣郎世宁恭画”,下钤二印,印文模糊不辨。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

  No.11

  清 王时敏端午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端午图》轴,王时敏绘,纸本,墨笔,纵100.8厘米,横40.1厘米。此图是清六家之一、四王中第一代王时敏为端午节所作的节令画,描绘了菖蒲、蜀葵、玉簪以及蔷薇等几种初夏的时令花卉。民间习俗在端午节时将菖蒲、艾草编节,用以薰避蚊虫,因而菖蒲、艾草是端午节的代表物。该图所绘花卉笔墨简练洁净,清新古雅,表现了吉祥喜庆的意境。此图是王时敏较为罕见的墨笔花卉,为其晚年作品。

  举报/反馈

上一篇:简单可爱的小蛋糕简笔画,你最喜欢哪款呢?「图文+视频」
下一篇:新课标 | 如何讲好小学数学中这个新增教学知识点?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