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台戏:十指翻飞一台戏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1-05
手机版

  独台戏:

  十指翻飞一台戏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本报通讯员 洪飞飞 摄影报道

  f292de29-28ba-4453-9570-cd5b0fa0fbfc.jpg

  戏台

  ed17aa66-0111-4e5c-b91c-de66119cb37d.jpg

  黄彦芬在练习

  d6badd6f-d58a-4d09-b38b-beed867c33ba.jpg

  黄彦芬(左)和张连锁

  “手打阴阳板,锣鼓闹喧天。打开喜洋乐,歌唱幸福年……”吴桥杂技大世界一个迷你版的戏楼前围满了观众。隐藏在戏台下幕布后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台戏代表性传承人黄彦芬,以一段传统卖口儿开场,表演了一段独台戏《木人杂技——平衡技巧转碟》,引得观众驻足围观。

  小戏台上,扮演夫妻的两个小布袋木偶放声对唱,头戴瓜皮帽的男偶翻着跟头、身着红衣裙的女偶则表演着杂技转碟……那栩栩如生的表演,配以声情并茂的台词、口技及欢庆的锣鼓声,引发观众们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

  而这些复杂的表演,均由端庄大气的黄彦芬一人完成。

  木偶“登台”唱大戏

  “嘟打戏,搭戏台,一个扁担支起来。”这是吴桥民间流传的一句儿歌。“过去,老艺人表演时用一根扁担挑起乐器、道具、舞台等全部‘家当’,就地搭起戏楼。表演时艺人双手操纵木偶,双脚控制锣鼓,连演带唱,十分热闹。”黄彦芬说,正因如此,独台戏又称“扁担戏”“嘟打戏”。

  吴桥的独台戏可以追溯到唐代。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年幼时为解病中的母亲心烦之乱,把大量歌女招进宫中,都没有奏效。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做了10个小木偶套在手指上,配上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简短的故事情节,终于博得了老母亲一笑。因此,有人认为独台戏是从唐朝的宫廷里兴盛起来的,称之为“宫廷戏”,后来传入民间。

  独台戏是一种集戏曲、曲艺、口技、民间工艺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独台戏演出的内容非常广泛,曲目多取材于《西游记》《水浒传》《岳飞传》等一些深受人们喜爱的优秀传统故事。

  “演绎这些故事的道具主要是木偶,同时也看艺人的口技,因为戏里的每一种声音都得由这个表演的人发出来。”黄彦芬说,“独台戏的最大特点是能一人操纵多个角色的木偶,可称得上一双手能‘指挥’千军万马,同时还要用口技和唱腔传达角色的喜怒哀乐。”

  集多项技艺于一身

  黄彦芬出生于杂技世家,13岁时进入吴桥县青年评剧团学习戏曲,后来一直活跃在戏曲舞台上。“我29岁拜张贵轩先生为师,学习独台戏表演。因为有一定的戏曲功底,加上勤学苦练,我很快就掌握了独台戏的表演技巧。”黄彦芬说。

  她的爱人张连锁也是一位独台戏艺人,如今是吴桥杂技大世界的管理人员。夫妻二人都是张贵轩的徒弟。由于几十年如一日的练功和表演,夫妻俩虽年近花甲,却格外年轻干练,讲述着独台戏的艺术特色和传承发扬时神采奕奕。

  “我们的师父张贵轩自幼随他的父亲张凤林学艺,能演出京、评、梆等多个剧种。师爷张凤林曾经组建过大轴戏木偶表演团,是吴桥木偶表演名噪一时的代表性人物,还精通木偶制作。”张连锁说,“我们现在保存的还有不少雕刻精巧、形象逼真的木偶,都是他老人家制作的。”

  “很多时候需要同时出场多个木偶人物,而且这些人物不但要动要静,要大打出手,要翻筋斗、打旋子,还得有兵器的碰击声、雷声、雨声、风声和说唱对话声、锣鼓铿锵声等。这所有的一切,都得凭借表演者的10个手指,一张嘴和两只脚来完成。”黄彦芬补充着。

  谈话间,张连锁从口中吐出一个金属片,拿在手心说道:“这就是表演口技用的‘口噙子’,和吹唢呐时口里含的口噙比较相似。舞台上千变万化的声音就是通过它发出来的。不过,在表演时一不小心将它咽下肚也是新手的家常便饭。”

  “学习技艺没有简单的,也没有一蹴而就的,就是凭着兴趣爱好与脚踏实地去学习。”黄彦芬说,独台戏看着简单,但练起来并不容易,仅压指、劈指等“手指功”就要练很长时间。等练好了基本功,再拿起木偶,学习各个行当的操作技术。

  独台戏还需要演员学会“一心两用”,甚至是“一心多用”的特殊技能。为了让手中木偶与手指动作完美配合,通过指尖赋予木偶鲜活的角色形态,黄彦芬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表演虽说辛苦,但她“苦中作乐”,“挖掘”出了独台戏的美好与乐趣。

  创新表演焕新春

  独台戏在吴桥盛行时,演出班子遍布各个乡镇。“那时,艺人们表演是为生活所迫,纯粹是为了混口饭吃。有的村家家都有扁担戏挑子,成了名副其实的扁担戏村。”张连锁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独台戏出外表演也逐渐冷淡下来。现在独台戏表演艺人已经为数不多。独台戏表演也不再是为了糊口,而是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走进吴桥杂技大世界,走进各地的景区,给人们送去欢乐。张连锁说:“我们以通俗的方法传播演出,用易懂的语言宣扬文化、讲述历史,使人们在戏中能区分善恶,获取知识。经过几代人的演出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体系。我认为,传承和保护独台戏,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传统节目需要创新,适应新时代才能得到好的发展。所以他们也在保留传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如今,在吴桥杂技大世界一进正门的广场上,黄彦芬表演着《猪八戒背媳妇》《卖豆腐》《老虎吃人》等传统曲目,还有与张连锁共同创作的《木人杂技系列》《木人气功》《顶坛子》等短小、逗趣的剧目。张连锁则研究创新,博采众家之长,把失传已久的曲艺、小曲、小调等戏曲流派融入木偶戏中。“我们还尝试着将各种杂技流派融入到独台戏的表演中,在唱、念、坐、打上下功夫,使表演包含风趣、幽默、滑稽的同时,尽可能体现出更多失传的技艺。这也是我们传承人应该做的。”黄彦芬说。指尖轻转,小小布袋木偶灵活摆动,一个个鲜活自然的形象徐徐展现。黄彦芬、张连锁夫妇在挖掘宝贵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将独台戏传入人心,传给青年人……

上一篇:限时5天|300+期《南方人物周刊》电子刊+全网独家内部写作课,来领
下一篇:香山评论 | 高考题被拍照上传,板子不能只打在考生身上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